Intel 於 IEDM 2023 展示創新 3D 堆疊 CMOS 技術
Intel在國際電子元件會議展出結合晶片背部供電與接觸的先進3D堆疊技術,朝向高效能微處理器發展邁進。 在今年度的IEEE國際電子元件會議 (IEDM 2023)中,Intel展示其結合晶片背部供電與直接背部接觸的3D堆疊CMOS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技術進展,強調在晶片背部供電技術研究突破,率先提出可在相同300mm (12吋)直徑規格晶圓整合矽電晶體與氮化鎵 (GaN)電晶體的大規模3D單晶設計,而非像往常必須透過封裝技術實現。 Intel資深副總裁暨元件研究部總經理Sanjay Natarajan表示:「我們正進入製程技術的埃米世代 (Angstrom era),並且在四年內推
1 年前
OpenAI 與前 Twitter 印度負責人在印度建立 AI 技術團隊
OpenAI計畫在印度市場建立人工智慧技術團隊,並與前Twitter印度負責人Rishi Jaitly合作。 TechCrunch網站報導指稱,OpenAI計畫與前Twitter (現在的「X」)印度負責人Rishi Jaitly洽談合作,藉此協助OpenAI與印度政府就人工智慧政策與監管環境進行洽談,預計在印度境內建立人工智慧技術團隊。 在今年6月時,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曾拜訪印度新德里,並且與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會面,但當時並未對外透露具體洽談細節。不過,印度一直都是OpenAI計畫進軍市場。 在此之前,Rishi Jaitly曾在2007年至2009年間於
1 年前
Zoom 引進 AI 技術 推進企業客戶商業價值
Zoom將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提供進階撥號功能和個人加密,增強客服互動功能,預計於2024年初推出。 Zoom宣布將全面革新其以人工智慧驅動的客戶體驗工具,並且於近期公開全新價格方案。 Zoom Phone與Contact Center產品負責人Vi Chau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去年所推出的全方位聯絡中心Zoom Contact Center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成功吸引逾700家中至大型跨國企業顧客。我們策略性的投資先進人工智慧、工作管理與全方位溝通渠道,為客戶打造有意義的客戶體驗,並且透過全新計畫於各個層面帶來卓越價值,例如在無需額外付費的情況下,讓客戶享有企業級功能。」 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客
1 年前
華為 5nm 製程 Kirin 9006C 處理器 將搭載於擎雲 L540 筆電
華為新推出的Kirin 9006C處理器採用5nm製程,首度搭載於擎雲L540筆電,預計也將用於未來的P70系列手機。 日前推出以中芯國際旗下7nm製程技術精進打造的Kirin 9000S處理器之後,華為稍早再次宣布推出以5nm製程打造的Kirin 9006C處理器。 Kirin 9006C處理器是以4組Cortex-A77 CPU,搭配4組Cortex-A55 CPU構成,最高運作時脈為3.13GHz,並且以5nm製程打造。 而雖然華為並未說明Kirin 9006C處理器採用製程技術細節,但有可能依然是以中芯國際旗下技術生產。 Kirin 9006C處理器目前先用於華為旗下擎雲L540筆電,
1 年前
西北大學用 VR 虛擬實境研究老鼠大腦反應
西北大學使用微型VR虛擬實境裝置研究老鼠面對威脅時的大腦活動。 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打造一款可配戴在老鼠頭上 (或身上)的微型虛擬視覺裝置,藉此研究老鼠面臨各類環境威脅時的大腦活動情形。 此系統被稱為iMRSIV (微型囓齒動物全局VR),不像一般常見虛擬視覺裝置是以頭部配戴使用為主,此系統更像是讓老鼠身處虛擬視覺環境,透過將產生虛擬視覺設備環繞在老鼠周圍,並且讓老鼠活動過程透過此設備產生虛擬視覺。 在此之前,研究團隊也曾構思透過環視顯示螢幕方式呈現環景,但是對於老鼠而言,顯然無法形成逼真的視覺感受,藉由虛擬視覺裝置則更能充分重現老鼠所看見的影像視覺。 而為了讓老鼠產生鳥類從天襲來的視覺,研究團
1 年前
Starlink 衛星網路服務在北極軍用等級測試成功
Starlink完成在北極地區為期9個月的軍用等級極端環境衛星網路測試。 SpaceX旗下衛星網路服務Starlink目前已經在北極完成長達9個月的極端環境軍用等級測試,證明在低溫環境下依然可順利運作。 美國空軍綜合能力研究實驗室理事會首席工程師Brian Bea表示,將地面終端裝置完成固定安裝,讓軍隊變換佈署位置後,能在10分鐘內快速取得Starlink衛星通訊能力,並且順利與後援部隊取得聯繫。 在北極完成測試,更意味能藉由Starlink旗下衛星網路服務在北極等過往難以建置基礎設備環境順利上網,同時也無須像過往僅能仰賴昂貴、通訊頻寬有限的衛星傳輸服務,甚至能依照需求隨時遷移使用地點。 另外
1 年前
Meta 將於 12 月 14 日在歐洲推出 Threads 服務
Meta 預計12月14日在歐洲市場推出 Threads,尚未確定是否覆蓋所有國家。 先前因為隱私法規限制,使得Meta旗下新款社群服務Threads一直無法在歐洲市場推出,但目前若以歐洲境內網路IP連接Threads官網,可以發現一組倒數計時器,而設定時間為12月14日,顯示Threads服務將準備在歐洲境內開通。 另外,若在歐洲境內於Instagram服務搜尋「ticket」,更可透過顯示條碼得知Threads即將上線消息。 目前Meta方面並未對此作任何回覆,同時也尚未確認Threads是否在12月14日當天於歐洲境內所有國家上線,或是僅在特定國家提供使用。 在此之前,Threads服務
1 年前
xAI「Grok」聊天機器人正式提供「X」Premium Plus 用戶使用
xAI推出聊天機器人「Grok」,為Premium Plus「X」訂閱用戶提供新互動方式。 xAI日前公布結合大型自然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Grok」,目前已經準備開始向訂閱Premium Plus的「X」用戶提供使用。 「Grok」是由Elon Musk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xAI打造,以OpenAI旗下ChatGPT為競爭對手,並且應用在前身為Twitter的「X」,以及Tesla旗下輔助駕駛應用服務,初期僅針對訂閱Premium Plus的「X」用戶提供使用。 而此次宣布開始提供使用,「Grok」預期將隨著「X」用戶持續與其互動而成長,本身則是以名為Grok-1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訓練而成
1 年前
Google 展示「Gemini」高效率影片 遭質疑剪輯造假
Google 表示「Gemini」在吸引更多人使用之後,將能藉由持續學習提高其回答準確度與實際反應速度,但透過剪輯手法強化「Gemini」反應迅速的印象,可能會讓許多人以為此模型從一開始就有驚人的表現。 在Google公布大型自然語言模型「Gemini」自12月6日起開放Android平台開發者使用,同時也會開始用於旗下服務之後,相關報導指稱Google用於展示「Gemini」聰明才智的影片實際上有造假,透過剪輯方式讓「Gemini」實際反應表現看起來比正常更快。 TechCrunch網站表示,對比Google在開發者部落格的訓練作法,以及Google用於展示「Gemini」聰明才智的影片內容
1 年前
LG Innotek 推螢幕下鏡頭方案 蘋果 2025 可能有全螢幕 iPhone
LG Innotek的螢幕下鏡頭方案,若能順利突破目前成像畫質與亮度表現的瓶頸,將有望促使蘋果推出全螢幕iPhone。 南韓媒體The Elec引述消息指稱,LG Innotek打造的螢幕下鏡頭設計方案,將可能促使蘋果推出更完整螢幕設計的iPhone機種。 報導指稱,LG Innotek計畫透過特殊自由曲面光學多鏡片系統,搭配LG Display將顯示面板透光度提高的設計,藉此降低螢幕下鏡頭拍攝失真情況,同時也能符合蘋果Face ID臉部識別精度需求,藉此讓蘋果實現推出採用更完整螢幕設計的iPhone機種目標。 不過,目前螢幕下鏡頭技術仍有不少地方需要突破,特別是螢幕下鏡頭成像畫質與亮度表現都
1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