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藝術(一)成為盟友再提反對意見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藝術(一)成為盟友再提反對意見
日本人從古時候就住在長屋裡,一家挨著一家擠得要死,左鄰右舍哪一戶在自己家裡放個屁,整條街坊鄰居都一起熏到暈......為了能夠好好相處,不起爭執,於是發展出了「能夠長久和諧」的人際相處之道。人際相處的秘訣很多,而神奇裘莉我這次想擷取出來分享給大家的,是日本人的說話之道。(top photo by Ignat Gorazd) -- 所有你不知道的日本人跟日本文化!通通都在「面白日本」~ 立刻幫「神奇裘莉」粉絲團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photo by hiromitsu morimoto) 日本人很會說話。在日語會話
9 年前
膠帶黏香蕉藝術 法國家樂福也跟風
把香蕉用膠帶黏在牆壁上的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作品以12萬美元賣出震驚全球,結果被行為藝術家David Datuna吃掉之後又再次炒熱話題,法國家樂福立刻跟上這股食物藝術的風潮,PO出一則貼文寫著「Avec nos produits bio, l’art culinaire est à portée de tous.」(用我們的有機商品,藝術觸手可及),將一系列蔬果都用膠帶貼起來,網友都紛紛表達讚賞的意味!
5 年前
是[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術(二)說好話不是拍馬屁!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術(二)說好話不是拍馬屁!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說好話的小故事:桌上有半瓶水,描述這個情境時說出「還有半瓶」,和「啊,只剩半瓶了」給聽者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是傳遞資訊,在日語中功能當然不會少,不過另一方面,傳遞感情及氛圍的技巧,更是日本人掌握會話節奏的關鍵。 「說好話」不只是單純的「多鼓勵人,別老是用罵的」這麼簡單,各種生活中的情境都可以應用「說好話」的魔力來改變對話雙方的心情。(top photo by Masahiko Satoh) -- 所有你不知道的日本人跟日本文化!通通都在「面白日本」~ 立刻幫「神奇裘莉」粉絲團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
9 年前
是[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術(四)必學!拒絕人卻不傷感情的訣竅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跟日本人學說話術(四)必學!拒絕人卻不傷感情的訣竅
終於到了拒絕別人的提案這一個篇章,這次的標題讓神奇裘莉我沉吟許久而遲遲難下決定,到底應該寫「拒絕人卻不傷感情的訣竅是『演技』」,還是「拒絕人卻不傷感情的訣竅是『誠意』」呢?我覺得演技太直白,寫誠意又不到位,所以最後只好留一個伏筆,讓大家看完文章之後,自己來填吧。(top photo by Marcela Escandell) -- 所有你不知道的日本人跟日本文化!通通都在「面白日本」~ 立刻幫「神奇裘莉」粉絲團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本篇說的拒絕人的訣竅,應該是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學習的課題。拒絕人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
9 年前
德國 Bauhaus 包浩斯學院百年校慶,將學校變身為公車
學藝術學建築的人,一定都知道「Bauhaus 包浩斯」這所藝術學院,從1919年創立在德國威瑪,到了今年剛好是100年,「包浩斯」這三個字,已經不是單指某一間學校而已,已經是代表一種建築流行或風格的統稱,這所學校除了在建築方面有非常大的影響,另外也影響了平面設計、室內設計、戲劇和當代藝術領域。 建校100年是何等大事,於是包浩斯學院決定將最有主題性的建築物延伸到公車的外觀上,讓公車看起來就像是一棟迷你建築,由柏林建築師 Van Bo Le-Mentzel 設計,並且在全世界進行為期10個月的巡演(預定是四個都市:德國德紹、德國首都柏林、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香港),設計協會 Savvy C
6 年前
nyc1.jpg
用電子元件打造的紐約都市叢林
以3C廢品變化成的藝術品很多,影片作者 Zayd Menk 是一位17歲的高中生,利用電子零件共有27塊主機板、7個電源供應器、11顆CPU、12隻手機…等,參考Google Earth製作出迷你紐約曼哈頓中城。
7 年前
被烹餁擔誤的藝術家,紙上飯菜最高售價3000美金
日本埼玉縣廚師小林一緒先生從18歲開始就有寫「食物日記」的習慣,無論是當日的餐食或是從那裡看來的料理,都會以插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在他46歲時他的廚師生涯因為酒精性神經炎造成行走困難,再也無法從事廚房的工作,於是開始了真正的藝術家生涯。 他整理了過去的筆記及記憶,創作出一系列的作品,就算是紙上飯菜仿佛也色香味俱全。某天一個藝術經紀在藝術展覽上發現了小林的作品驚為天人,安排今年一月在美國紐約非主流藝術博覽會上展出,他的作品現在身價不同,售價從500元美金起跳最高可賣到3000元美金。 這裡看更多。
5 年前
是文史到底怎麼唸?來看看滿分神人的課本就知道了這篇文章的首圖
文史到底怎麼唸?來看看滿分神人的課本就知道了
這一疊配色鮮豔、滿滿塗鴉像是回收紙般的書冊,沒翻開很容易讓人誤會是什麼當代藝術作品,其實這是在日本大學入學考試裡世界史考滿分學生的「作品」。翻開內頁,筆記畫不夠、又貼了便條紙,最可怕的是還有從別本書上截錄的資料,可以說是集結各式考題的精華本。 快要闔不起來了… 還有自製地圖,應該唸到融會貫通了吧… 這才是書的原貌… 這裡看更多。
7 年前
是一張圖就懂艱澀的藝術名詞是什麼風格這篇文章的首圖
一張圖就懂艱澀的藝術名詞是什麼風格
如果去一趟藝術博物館,看到畫下面的說明寫著 “pointillism”(點畫)、“fauvism”(野獸派)這類艱澀的名詞,能夠立即聯想到該流派的特殊元素的人,除了藝術學院的學生、特別有研究的專家之外,幾乎對常人來說都是距離很遠的詞彙,不過有一名插畫家 John Atkinson,將所有藝術流派都畫在一張圖上,用了很簡約的方式呈現,讓人一目了然。(他的官方網站在這邊)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是: →impressionism - 印象派 →pointillism - 點畫(代表人物:秀拉) →art nouveau - 新藝術風格 →fauvism - 野獸派 →expressionism -
9 年前
sculptures-defying-gravity-laws-of-physics-100-5a38c75e6fb2d_700
把看不見的力量和重量表現出來的雕像作品
藝術作品的呈現方式有很多種,抽像是一種、寫意是一種、超寫實也是一種,這裡的作品雖然由硬梆梆的材質雕刻而成,但是把力量和輕盈都表現出來,以看的見的具體來描述看不到的東西,這樣的功力真是了不起。這裡看更多。
7 年前
友站推薦
究竟一件藝術品的「邊界」在哪裡?
關鍵評論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公視《藝術很有事》:《獵人溯源》、《農人帶路》的流域之聲,生態危機即當代感受力的危機
關鍵評論 - TNL特稿
面對AI近乎完美的作品,為什麼我們還是更喜歡人類的藝術創作?
關鍵評論 - 方格子vocus
從羅德曼開始-NBA 聯盟刺青文化的演變(下)
運動視界 - sam32171
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問題不是劇場喜不喜歡你,而是你喜不喜歡劇場
關鍵評論 - TNL特稿
「學花藝不該是把花折來折去」比起技術更看重大自然樣態的年輕花藝師——何豐旭
every little d. - 圈外
用銀藍布料「包覆」巴黎凱旋門:地景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遺作
every little d. - eld editor
植物的反撲?藝術家讓植栽控制握有砍刀的機械手臂
INSIDE - Jocelyn
「澳門語言」重新思考:說葡文是「吾語」時的多難局面
關鍵評論 - 張健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