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搞奧運為左游泳項目起左個水立方,至今都未回本,仲要花大錢去維修,但其實要搞國際級比賽唔駛用咁多錢,如果識得善用環境及科技,其實都可以好環保。
好似台北市為左搞世大運,本來正路應該要起一個新場館,好大喜功一下來沖喜威威,但呢個新嘅柯市長就有啲傻傻地,佢竟然唔起個個新場館,也都唔翻新,而係直接搞一個臨時游泳池搞掂件事,真係少見。
雖然話就話少見,但其實當年紅館都有呢個功能,有需要一樣可以變泳池,只係今次柯市長係直接係一個本身無咁嘅設備條件嘅場地做就更加驚人。
點都好,大家唔應該再被以往嘅想法束縛,因為你想得到嘅其實都可以做到,睇番條官方片慢慢研究下啦大家。
此文章首發於 TechRitual;標題: 香港大球場都可以變水立方,台北就做了一個「活動式游泳池」來達成目標;內容贊助: ADEL US-100 指紋感應防盜夾萬 - http://anland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