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NIST 密碼 電腦 Bill Burr 15年前發明煩死人的密碼規則 Bill Burr表示抱歉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相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每次碰到這些落落長的要求,心裡就有底,這組密碼防止自己登入的次數將比防止被盜的次數還來得多。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驗呢?當你要設定新密碼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一行提示:密碼長度不得低於8位數、必須同時包含大小寫英文、數字、符號,且相同字元不得重複超過3次、英文或數字間不得連續⋯⋯ 相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每次碰到這些落落長的要求,心裡就有底,這組密碼防止自己登入的次數將比防止被盜的次數還來得多。 那你知道這種規則是誰創造的嗎?一切都始於近15年前,一名叫Bill Burr的美國國家教準技術研究所(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1 個月前
科學新知 NUVIA Armv9 Snapdragon 8 Snapdragon 8 Gen 4 Oryon CPU Snapdragon X Elite Snapdragon Summit 2023 :高通自研 Oryon CPU 微架構單執行緒效能以小博大越級挑戰 x86 HX 級 CPU ,繼行動 PC 後將用於 2024 年的 Snapdragon 手機平台 高通年度活動 Snapdragon Summit 2023 的重點之一即是由 Nuvia 團隊所開發的 Oryon CPU 自研架構, Oryon CPU 除了率先採用於 Snapdragon Summit 2023 公布的 Snapdragon X Elite 行動 PC 平台以外,高通總裁親自宣布將用於 2024 年的下一代 Snapdragon 手機平台。 ▲高通資深研發副總裁、同時也是 Nuvia 創辦人 Gerard Willams ▲對比蘋果 M2 Max 有更高的單核心效能,且僅需 70% 能耗即可達對方峰值效能 ▲對比效能級 x86 處理器不僅效能更高,且僅需 30% 能耗就與 Chevelle.fu 1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創業 IPO 新創 創投 第一島鏈新創英雄會 產業生態系 新創雨林 國家希望工程 智慧島嶼 賴清德 一起走過新創荒漠,「第一島鏈新創對話論壇」10月登場!立即報名,攜手共構臺灣新創雨林生態系 多年來在政府、企業與新創社群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創新創業生態系的發展日漸蓬勃,先前不僅有如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睿能創意(Gogoro)等臺灣在地的新創獨角獸成功登陸日本、美國等資本市場的案例;近年也能看見如曙客(FunNow)、酷遊天(KKDay)等後起的新創團隊開始於國際市場展露頭角。若與十多年前相比,以「荒漠到雨林」形容臺灣新創環境一路以來的變遷也不為過。不過,若想在「以創新驅動成長」的未來世界中站穩腳步,這些轉變只是開始,如何持續創造新創能量的正向循環、走向國際才是臺灣新創永續發展的真正關鍵。 邁向智慧科技島:「環境」是臺灣新創生態系正向循環的關鍵 新創企業就像一顆顆生機蓬勃的種 癮特務 1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機率 隨機 丟硬幣 擲硬幣機率沒這麼隨機 投擲35萬次實驗發現「起始面」朝上機率略高 丟硬幣的結果可能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隨機。一項由國際研究團隊執行的實驗顯示,硬幣最終會以起始時的那一面朝上的機率高達50.8%。 丟硬幣猜正反面,這看似最公正的隨機決策方式,或許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隨機。一項由歐洲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執行的實驗,顯示了硬幣翻轉的結果有著微妙的偏向性。這個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硬幣翻轉實驗,他們總共進行了350,757次硬幣翻轉,並且得出了驚人的結論:硬幣最終以起始時的那一面朝上的機率高達50.8%。 這項研究的結果支持2007年史丹佛大學數學家Persi Diaconis的理論,他指出,硬幣在翻轉前朝上的那一面更有可能在落地時也朝上。這種微妙的偏向性在不同種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1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吸管 馬桶 蜘蛛人 搞笑諾貝爾獎 2023年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死掉的蜘蛛打造出生物機械爪 這世界的蜘蛛將岌岌可危,人們將大規模捕捉用來打造生化機械爪... 利用死蜘蛛抓取物件、研究反覆書寫同一個字時的違和感…調查這些科學界怪奇難題的研究人員們今天獲頒2023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有別於莊嚴慎重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搞笑諾貝爾獎」表彰那些「讓人發笑後再思考」的奇特研究領域,但獎金不如真正的諾貝爾獎豐厚,今年的獲獎團隊將得到因通膨嚴重而毫無價值的面額10兆元辛巴威鈔票。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葉德菲(Te Faye Yap,音譯)和普萊斯頓(Dani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Google AI 數位轉型 雲端 SummitTaipei2023 共慶 Google Cloud 區域在台十週年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邀您智轉未來,邁向下一個十年 生成式 AI 蓬勃發展,在全球掀起世代變革性浪潮。如今 AI 獲得市場關注並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何借助 AI 力量打造己身優勢,便成為眾多企業的首要挑戰。彙整眾多最新雲端技術及趨勢洞察的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將於今年 10 月 17 至 18 日於台北萬豪酒店隆重登場,大會主題緊扣時下熱門話題「御風 AI 創新,築夢雲端轉型」,帶領大家領航雲世代趨勢脈動,聆聽來自 Google Cloud 技術專家所帶來的 Next’23 各式精選雲端科技主題議程,與跨足製造、金融、零售、媒體、醫療等重磅企業客戶同台分享其雲端轉型布局與心法。本次大會將 癮特務 3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幹細胞 器官移植 中國科技 腎臟移植 中國研究成功 透過豬胚胎培育出人類細胞腎臟 雖然感覺有點驚悚,不過如果未來真的能從實驗走到臨床的話,移植器官就不用再等待捐贈了,對許多病患是相當大福因。 另一種可能性:人體移植豬器官可望成真 中國科學家成功在豬的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類細胞的腎臟,創下全球首例,有朝一日可能有助解決器官捐贈短缺的問題。 法新社報導,今天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上述進展,但有專家認為這引發了倫理問題,尤其先前在豬腦中也發現了一些人類細胞。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將焦點放在腎臟上,因為腎臟是人體最早發育的器官之一,也是人類在醫學上最常移植的器官。 研究主要作者賴良學在聲明中說:「老鼠的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NASA 問號 韋伯太空望遠鏡 星系相互碰撞 神秘問號出現外太空 科學家分析可能是兩個星系碰撞造成 雖然科學家把這個問號說明是兩個星系相互碰撞的結果,但可不可以浪漫地認為是宇宙在跟我們對話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最新影像中,有一張照片的背景中出現一個閃閃發光的問號形狀物體,科學家認為這是兩個星系相互碰撞的結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張以近紅外線拍到的原始照片是在7月26日釋出,捕捉到一對年輕恆星赫比格-哈羅46/47(Herbig-Haro 46/47)的影像,問號物體則在照片一角。這對恆星距離我們1470光年遠,位於銀河系內的船帆座(Vela constellation),它們仍在活躍地形成,且運行軌道接近彼此。 自1950年代起,太空 中央社 3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數位轉型 Google Cloud Google Workspace 思想科技 雲端解決方案 Google Maps Platform Google Solution Day 餐旅數位轉型新局面:思想科技如何讓Google解決方案落地場景,解決產業缺工難題 疫情過後百業復甦,各行各業也都面臨到缺工潮襲來。根據 104 人力銀行最新出具的《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中可以發現,五大民生消費產業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 38.2 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餐飲業每月短少 17.1 萬人位居第一,而住宿服務業每月短少 2.7 萬人也緊追在後。 試想,當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必須在現場提供顧客服務時,又要滿足線上等候客人的需求,接著還有各式行銷文案必須處理,焦頭爛額之際卻沒有多餘的夥伴能一起幫忙,你的餐廳/旅宿也有同樣的問題嗎?面對國境重啟、餐飲旅宿業爆發的此刻,人手不足之下,企業究竟能如何應戰? 立即報名 【大缺工時代: 善用數位創新突破餐飲旅宿瓶頸】 思想科技發揮 癮特務 3 個月前
科學新知 Google Breakthrough Energy 美國航空 軌跡雲形成 Google、美國航空和 Breakthrough Energy 基金會合作 希望減少軌跡雲引發的全球暖化 其軌跡雲預設地圖系統可透過AI輔助飛機,避開會形成軌跡雲的飛行路線,希望能有效降低因此造成的全球暖化影響,過去測試結果也顯示軌跡雲形成降低了54%。 Google攜手美國航空,以及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成立的氣候變遷投資基金會Breakthrough Energy,打造一款基於人工智慧運作的軌跡雲預設地圖系統,讓飛機駕駛能選擇避開可能形成軌跡雲的飛航路線,藉此減少軌跡雲影響全球變暖問題。 由於飛機行經高溼度層會在空中形成凝結的軌跡雲,並且可能在當時大氣情況下維持數個小時,導致地面的輻射熱難以被釋放。 而依照論文研究統計,主要由飛機形成的軌跡雲在全球變暖影響約佔35%。 因此Google Mash Yang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考古 台灣大學 台灣豐玉姬鱷 鱷魚化石 台大發現台灣生命史終最大爬蟲類: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 台灣豐玉姬鱷長達7公尺,比目前全球最大的鹹水鱷更大隻,也是台灣生命史中最大的爬蟲類動物。 台大師生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台灣生命史中目前所知最大的爬蟲類、台灣特有物種的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推估體型可長達7公尺。 台灣大學官方臉書近日分享師生的研究成果,台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政修與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卓義揚,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台灣生命史中目前所知最大的爬蟲類、台灣特有物種的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台大表示,鱷魚幾乎不會出現在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討論範圍,但其實1972年就有第1種台灣特有種鱷魚被命名,也就是生存於更新世、已滅絕的台灣馬來鱷;當時 中央社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AI aws 雲端服務 人工智慧 Amazon SageMaker 生成式AI AIGC AI圖片 免費AI應用 免費體驗 AWS 免費雲端生成式 AI 圖片工具「Amazon SageMaker」:登入即用,從無到有快速部屬! 去年底,Midjourney、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橫空出世,流暢自然的文字及圖像生成能力,開創一條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之路。其中「AI 算圖」更是在短短幾個月內不斷突破,初期難以完美呈現的手指、餐具等細節,也在數月的演算學習後得到改善;甚至近期還發展出「拖拉式」修圖的 AI 技術(Drag Your GAN)。依照如此趨勢,相信就在不遠的未來,AI 算圖將能大幅降低圖像製作的技術門檻,在概念發想、簡報製作、文案撰寫等工作場景中,提供更多的幫助。 雲端技術弭平軟硬體限制,電腦小白也能應用 AI 算圖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AI 造成的改變也讓不少工作者感到焦慮 癮特務 5 個月前
科學新知 超導體 LK-99 常溫超導體 金賢卓 超導體低溫學會 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LK-99為超導體的證據不足 到底LK-99到底是不是常溫常壓的超導體,各方的論辯愈來愈激烈,只能期待有更多LK-99的樣本讓全球的學術機構檢測,才能確認這個研究成果的真偽。 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論文席捲全球 作者之一認為論文仍有缺陷已要求下架 韓國研究團隊聲稱找到可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超導體LK-99,真實性受到國際矚目;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今天對此指出,相關論文及影片中顯現特性與超導體應具有的抗磁性不同,認定證明LK-99為超導體的證據不足。 韓聯社今天刊出LK-99研究團隊成員金賢卓(音譯)與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針對這次研究成果的回應,金賢卓主張實驗數據等資料已足以證明LK-99的確是能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 中央社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超導體 LK-99 常溫超導體 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論文席捲全球 作者之一認為論文仍有缺陷已要求下架 超導體LK-99論文出現以來,包括作者間的嫌隙以及是否能真的以不嚴苛的環境打造出超導體,全世界關注的角度已經從學術轉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了。但還是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人類工業將透過常溫超導體又有新一階段的進步。 韓國研究團隊日前透過論文未定稿版本網站arXiv.org發表研究成果,宣稱找到可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超導體LK-99,引起國際學界關注。但無論在韓國或國際上,對於這項研究成果的真實性仍無定論。 該研究團隊7月22日在arXiv網站上傳常溫常壓超導體相關的兩項論文,作者包括量子能源研究所代表李碩裴(音譯)與高麗大學研究教授權英完(音譯)、漢陽大學榮譽教授吳根浩(音譯),以及曾任職於韓國電 中央社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培訓課程 科技趨勢 aws 數位轉型 實體活動 雲端服務 AWS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 免費入場!「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報名開跑中,活動現場再送三重好禮 AWS 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隨著科技的迅速更新與發展,企業市場充滿了各種可能,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也使得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視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回饋、營運效率提升和成本的優化等。 AWS 向來致力於提供創新、快速、敏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例如無伺服器( Serverless )及容器技術,就是幫助企 癮特務 6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