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NASA SpaceX 太空人 波音 被困太空9個月 兩位太空人即將回到地球,挑戰極限的太空生存記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說,兩名被困在國際太空站(ISS)9個多月的美國太空人將於本月18日晚間返回地球。 法新社報導,魏摩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將與另1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俄羅斯太空人一起乘坐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乘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返回地球,太空船在今天凌晨抵達國際太空站。 由於原定接送這兩名太空人的波音(Boeing)星際飛機(Starliner)太空船出現推進系統問題,評估不適合將他們送回地球,兩名太空人自去年6月以來一直滯留在國際太空站。 NASA在今天晚間的聲明中說,已將太空人預計在佛羅里達州海岸 中央社 1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溏心蛋 煮蛋 法國研究 不愧是美食大國!法國科學家用流體力學破解水煮蛋完美煮法 無論是全熟蛋、溏心蛋還是水波蛋,如何煮出各種不同熟度的水煮蛋是一門學問。科學家聲稱已破解烹調雞蛋的完美方法,並指烹調出來的蛋最美味且最營養。 法新社報導,由於蛋黃與蛋白凝固的溫度不同,使得煮蛋成為一門精巧的技藝。蛋黃於攝氏65度開始凝固,蛋白則是85度才開始。 根據1篇今天發表在「通訊工程」(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期刊的研究報告,作者表示,為避免蛋黃或蛋白沒煮熟,廚師必須選擇一個「妥協的溫度」。 以全熟蛋為例,通常是讓雞蛋在攝氏100度的水中煮12分鐘,這時蛋的所有部分最終溫度達到100度,但已遠高於理想的煮熟溫度,尤其對蛋黃而言。 若是以溫度介於攝氏60和70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創業 IPO 新創 創投 第一島鏈新創英雄會 產業生態系 新創雨林 國家希望工程 智慧島嶼 賴清德 一起走過新創荒漠,「第一島鏈新創對話論壇」10月登場!立即報名,攜手共構臺灣新創雨林生態系 多年來在政府、企業與新創社群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創新創業生態系的發展日漸蓬勃,先前不僅有如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睿能創意(Gogoro)等臺灣在地的新創獨角獸成功登陸日本、美國等資本市場的案例;近年也能看見如曙客(FunNow)、酷遊天(KKDay)等後起的新創團隊開始於國際市場展露頭角。若與十多年前相比,以「荒漠到雨林」形容臺灣新創環境一路以來的變遷也不為過。不過,若想在「以創新驅動成長」的未來世界中站穩腳步,這些轉變只是開始,如何持續創造新創能量的正向循環、走向國際才是臺灣新創永續發展的真正關鍵。 邁向智慧科技島:「環境」是臺灣新創生態系正向循環的關鍵 新創企業就像一顆顆生機蓬勃的種 癮特務 1 年前
科學新知 大腦 塑膠 美國研究 大腦中也有聚乙烯奈米塑膠 甚至比肝腎還多! 根據國際期刊,美國與哥倫比亞研究團體發現,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濃度可能比肝、腎中更高。台灣學者說明,比較2024年與2016年樣本,大腦中微塑膠含量增加約50%。 美國和哥倫比亞團隊的新研究發現,微塑膠(塑膠微粒)和奈米塑膠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濃度可能比腎臟和肝臟中更高,需要更好的研究以瞭解人體組織(尤其是大腦)中,接觸、攝食和清除塑膠的途徑以及塑膠對健康的潛在影響。相關內容在今年2月3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中。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發文說明,此研究使用屍檢樣本,詳細研究了塑膠顆粒在人類大腦中的分布,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bmi 肥胖 糖尿病 春節吃太多怕胖?全球專家提出2個肥胖新標準:「臨床肥胖」和「臨床前肥胖」 全球專家團隊今天提出新的「肥胖」定義與診斷標準,除將肥胖分為2類,也建議減少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診斷依據,希望更精準找出因高體脂併發症須接受治療的患者。 綜合法新社與美聯社報導,這份報告由全球50多名專家共組委員會撰寫,今天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報告中指出:「將肥胖視為疾病的概念,是現代醫學中最具爭議且分歧極大的核心議題之一。」 報告建議,不應單以BMI作為肥胖與否的依據,而是要結合腰圍等其他測量方法,以及過重衍生的相關健康問題來判定。因為體脂過高的人,BMI不一定超過30,而肌肉量高的人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Google AI 數位轉型 雲端 SummitTaipei2023 共慶 Google Cloud 區域在台十週年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邀您智轉未來,邁向下一個十年 生成式 AI 蓬勃發展,在全球掀起世代變革性浪潮。如今 AI 獲得市場關注並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何借助 AI 力量打造己身優勢,便成為眾多企業的首要挑戰。彙整眾多最新雲端技術及趨勢洞察的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將於今年 10 月 17 至 18 日於台北萬豪酒店隆重登場,大會主題緊扣時下熱門話題「御風 AI 創新,築夢雲端轉型」,帶領大家領航雲世代趨勢脈動,聆聽來自 Google Cloud 技術專家所帶來的 Next’23 各式精選雲端科技主題議程,與跨足製造、金融、零售、媒體、醫療等重磅企業客戶同台分享其雲端轉型布局與心法。本次大會將 癮特務 1 年前
科學新知 阿拉斯加 美國科技 金蛋 春節好喜氣 美國大氣總署在阿拉斯加深海發現「金蛋」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探索阿拉斯加外海的未知深水棲地時,發現一只金黃色、質地柔軟的「金蛋」。科學家坦言不知此為何物,推測可能是某種神祕生物的卵殼外膜。 「華盛頓郵報」報導,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於8月23日起在阿拉斯加灣執行「海景阿拉斯加5」(Seascape Alaska 5)探索任務,派船以遠端遙控載具下潛,再用多波源聲納搜索從200到6000公尺深的水層,「探勘深海珊瑚、海綿、魚類棲地,精進以往的認知並進行可能的探險」。 科學家們在任務反饋的即時直播時,稱8月30日發現的「金蛋」令他們既興奮又迷惑,坦言被難倒;看線上直播的人開玩笑說,搞不好這是一枚外星生物或掠食者的蛋。 專家們對 中央社 2 個月前
科學新知 醫療科技 台灣科技 人工皮膚 電子皮膚 中興大學研發出有觸感的人工皮膚「人工默克爾盤」 國立中興大學研究團隊今天宣布,成功開發出模仿人類觸覺機械受器的人口裝置「人工默克爾盤」,為智能裝置開啟全新的觸覺感知時代,人工裝置正逐步擁有與生物相似的感知能力。 這款革命性的人工觸覺裝置以二維材料為基礎,由興大生醫工程所教授林淑萍與物理所教授林彥甫領導,兩人在今天的記者發表會中宣布,這項成果發表於高影響因子國際知名期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 研究團隊說明,默克爾盤是人類皮膚中負責精細觸覺的感受器,可以感知輕微的壓力變化,如盲人藉由指尖默克爾盤來辨識點字。過往電子元件要達到仿生觸覺功能,電路板尺寸要將近手機螢幕大小,團隊將元件超微型化, 中央社 3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數位轉型 Google Cloud Google Workspace 思想科技 雲端解決方案 Google Maps Platform Google Solution Day 餐旅數位轉型新局面:思想科技如何讓Google解決方案落地場景,解決產業缺工難題 疫情過後百業復甦,各行各業也都面臨到缺工潮襲來。根據 104 人力銀行最新出具的《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中可以發現,五大民生消費產業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 38.2 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餐飲業每月短少 17.1 萬人位居第一,而住宿服務業每月短少 2.7 萬人也緊追在後。 試想,當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必須在現場提供顧客服務時,又要滿足線上等候客人的需求,接著還有各式行銷文案必須處理,焦頭爛額之際卻沒有多餘的夥伴能一起幫忙,你的餐廳/旅宿也有同樣的問題嗎?面對國境重啟、餐飲旅宿業爆發的此刻,人手不足之下,企業究竟能如何應戰? 立即報名 【大缺工時代: 善用數位創新突破餐飲旅宿瓶頸】 思想科技發揮 癮特務 1 年前
科學新知 4D 台灣大學 清華大學 人工智慧 台灣科技 國科會 超高速4D顯微鏡 台大清大發表超高速4D顯微鏡 結合AI觀察腦神經運作 在國科會支持下,台大與清大等學術單位組成計畫團隊,今天共同發表超高速4D顯微鏡技術,結合人工智慧(AI)提升腦部影像清晰度,觀察腦神經運作,研究團隊指出,藉由了解腦細胞之間如何溝通,將協助科學了解腦疾病成因。 國科會今天舉行學術成果記者會,由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朱士維、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吳順吉、台灣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組成跨領域團隊,發表首創超高速4D顯微鏡揭開腦神經運作成果。 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表示,腦科學和AI非常有關聯,因爲AI的硬體、GPU的運算或是AI模型都在模擬大腦如何運作,也期待AI技術能有突破,探究更多腦運作法上和改善AI軟硬體上的架構。 朱士維介紹,理解腦 中央社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NASA 探測器 太陽探測器 NASA帕克探測器創離太陽最近歷史紀錄:600萬公里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派遣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抵達較以往地球派出的任何物體更接近太陽的位置。 美聯社報導,NASA為近距離觀測太陽,於2018年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探測器於3年前成功飛掠日冕,即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成為第一個「接觸太陽」的探測器。 帕克探測器任務的下個里程碑將是抵達最靠近太陽的位置。按照計畫,它將於24日迅速衝過熾熱的太陽大氣層,經過距離太陽表面600萬公里的位置,創下史上最近紀錄。 NASA太陽物理學部(Heliophysics Division)主任魏斯特雷克(Joe Westlake)以美式足球來做比喻 中央社 4 個月前
科學新知 AI aws 雲端服務 人工智慧 Amazon SageMaker 生成式AI AIGC AI圖片 免費AI應用 免費體驗 AWS 免費雲端生成式 AI 圖片工具「Amazon SageMaker」:登入即用,從無到有快速部屬! 去年底,Midjourney、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橫空出世,流暢自然的文字及圖像生成能力,開創一條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之路。其中「AI 算圖」更是在短短幾個月內不斷突破,初期難以完美呈現的手指、餐具等細節,也在數月的演算學習後得到改善;甚至近期還發展出「拖拉式」修圖的 AI 技術(Drag Your GAN)。依照如此趨勢,相信就在不遠的未來,AI 算圖將能大幅降低圖像製作的技術門檻,在概念發想、簡報製作、文案撰寫等工作場景中,提供更多的幫助。 雲端技術弭平軟硬體限制,電腦小白也能應用 AI 算圖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AI 造成的改變也讓不少工作者感到焦慮 癮特務 1 年前
科學新知 東京大學 死亡 細胞 三途川 東京大學發表以數學定義細胞死亡的論文,論述細胞跨越三途川的定義 日本以「三途川」作為形容陰、陽兩界的界線,作為敘述死亡的名詞;東京大學理學系研究科公布一篇論文,以數學的方式解釋細胞之死,用數學的方式定義細胞的死亡與確認細胞死亡的方法,並將區分細胞生與死的界線敘述為三途川。 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目前進行細胞死亡的實驗與判定細胞死亡的標準相當多,不過多是以基於細胞生命活動的面向,但對於細胞死亡沒有一個基準,也缺乏對於細胞死亡的理論研究;該團隊聚焦在如何利用數學定義死亡的現象,把重點放在控制細胞狀態與環境條件的可能性,能夠控制回到細胞活著的狀態定義為活著,無法返回的狀態稱為死亡,作為界線的正是日本習俗的「三途川」。 在研究中以專注「催化反應不改變平衡狀態」的催 Chevelle.fu 5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恐龍 拍賣 恐龍化石 草食恐龍 巨型草食恐龍骨架「火神」2億600萬新台幣拍賣售出 未來將在博物館展示 根據媒體得自兩間拍賣行的消息,長達22公尺的巨型草食恐龍骨架「火神」(Vulcan)今天以600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600萬元)售予一位匿名收藏家。 法新社得自波卡吉(Collin du Bocage)與巴巴羅薩(Barbarossa)拍賣行的消息指出,一位匿名收藏家以原先470萬歐元,後來升至600萬歐元的金額取得在美國出土的迷惑龍(Apatosaurus)骨架,此數字包括相關費用。 波卡吉拍賣行表示,買家承諾允許「火神」在博物館展出,「我們很高興買家打算將它出借給機構」。 這具巨型草食動物的骨架由原始骨骼的75%至80%組成,距今大約有1億5000萬年的歷史。 拍賣商巴巴羅薩在網站上表示, 中央社 5 個月前
科學新知 培訓課程 科技趨勢 aws 數位轉型 實體活動 雲端服務 AWS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 免費入場!「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報名開跑中,活動現場再送三重好禮 AWS 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隨著科技的迅速更新與發展,企業市場充滿了各種可能,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也使得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視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回饋、營運效率提升和成本的優化等。 AWS 向來致力於提供創新、快速、敏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例如無伺服器( Serverless )及容器技術,就是幫助企 癮特務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