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服務 清華大學 衝堂選課 X-Class 衝堂選課不再是問題 清華大學推動「X-Class衝堂選課」機制 有線上教學功能雙課都可選 清華大學新推動的「X-Class衝堂選課」滿好的,學生想選的二門課中只要有一門有線上教學內容,就可以兩門都選。「X-Class衝堂選課」顯示出教育的步伐正在進步,線上課程的出現可鬆綁學生的課程選擇權,另一方面這個想法原本是由學生提出,清華大學接受後推動,也代表清華大學不是只是由上大下的學習體制,整個學習的過程是連學生都可以共同參與調整的。 線上教學發達,影響大學教育生態,清華大學今天宣布推動「X-Class衝堂選課」機制,只要其中一門課有提供非同步線上教學,學生即可同時段修兩門課。 清華大學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動X-Class、微學分課程、T分數等3方案,鬆綁框架,鼓勵學生自主彈性學習。 清 中央社 3 個月前
科技應用 AI 清華大學 台灣科技 AI鷹眼 考試作弊 線上考試 清大學生注意 AI鷹眼系統監控線上考試的各種小動作 清華大學教務處發展中心研發的「AI鷹眼」數位監考防弊系統,可以標註「人臉偏移」、「人臉離開」、「視線離開」、「開啟分頁」等4類異常現象,線上考試想要有小動作也不行喔! 清華大學結合人臉辨識和眼動追蹤技術,研發「AI鷹眼」數位監考防弊系統,可監測人臉偏移、視線離開等異常狀況並示警,且不需事先下載軟體,並支援手機答題。 清華大學今天舉行記者會,分享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研發的「AI鷹眼」數位監考防弊系統,有助於維護線上考試的公平性。 清華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周秀專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全球許多學校採取線上教學,但也因作弊問題而讓大家對線上考試產生信任危機,因此清大整 中央社 1 年前
人物專訪 火星 NASA 清華大學 毅力號 NASA 毅力號 嚴正 噴射推進實驗室 建國中學 火星直升機 正在火星上飛的直升機 團隊是台裔工程師嚴正遠距帶領操作 來自台灣的工程師嚴正,服務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他領導的工作小組負責操控火星探測車「毅力號」(Perseverance)。他24日表示,無人直升機是火星探測的重要突破。 來自台灣、旅居美國的工程師嚴正今天出席僑胞社團活動,分享操縱「毅力號」火星車的原理,談到近日成功飛行的直升機是「從零到一的突破」。 61歲的嚴正在台灣成長,留學美國,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服務超過20年。自2003年開始,參與4次NASA火星探測計畫,他所領導的工作小組負責操控火星車。 看了本篇文章的讀者,又看了「火星生活不是夢:NASA毅力號成功將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自我修復 清華大學 台灣科技 鈣鈦礦量子 清華大學研發鈣鈦礦量子:真自我修復噴霧保護層 這產品如果量產化的話,所有的汽車都會想要噴好噴滿吧!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林皓武透過自行開發的噴霧合成法,在僅有10奈米的鈣鈦礦量子點上均勻地長出一層有機保護層,研發出穩定性極高,還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量子點。 林皓武表示,比起其他的量子光源,鈣鈦礦量子點可在室溫下實現單光子放光,且具有高量子產率、高色純度等優良的光學特性,可應用在高速的計算、通訊及螢幕,近年來在國際材料研究領域受到極大的關注。 林皓武說,鈣鈦礦量子點的缺點是壽命不長,激發發光後只能存活數分鐘,穩定性不足,成為應用上難以突破的障礙。 林皓武指出,其他研究單位過去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的方式是直接將兩種溶液注入混合,他的研究團隊獨家研發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清華大學 黑洞 宇宙深處有兩個黑洞旋渦 彼此捲進對方合而為一 包括台灣的科技部以及清華大學在內,在全球數百個研究機構和學者合作下,一個跨國科學家團隊成功測得人類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雙黑洞合併事件。 美國權威科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於美國時間2日分別發表論文,證實科學家成功偵測得人類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雙黑洞合併事件。這兩篇論文提到,台灣的科技部以及清華大學參與支援有關偵測研究過程。 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旗下「科學雜誌」( 中央社 2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清華大學 電動汽車 Formula SAE 方程式賽車 清華大學打造電動方程式賽車 從頭到尾全台灣製造 雖然不是真正的大型賽車,但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要2.7秒,而且100%全台灣製造非常厲害。清華大學明年將參加學生方程式賽車競賽(Formula SAE),期待取得最好成績。 國立清華大學「賽車工廠」今天發表第三代電動方程式賽車,性能大幅提升,從時速0加速至100公里只要2.7秒,學生有信心在明年的國際大賽創下新紀錄。 清華賽車工廠今天發表由師生自行研發打造的電動方程式賽車,並在校園內「封路」測試,吸引許多學生圍觀、拍攝,車輛衝刺速度感令人震撼。 清大賽車工廠隊長陳子靖表示,今年推出的「清華五號」(TH05)是隊史第三代電動車,經各領域專長隊員一年來努力,重新設計改良電池動力、底盤、空力套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交通大學 顯微鏡 台大 台灣大學 清華大學 果蠅 台清交聯手打造毫米級光學顯微鏡 讀懂果蠅在想什麼 研究果蠅的腦袋要做什麼?原因是果蠅大腦機制與人類相似,藉由了解果蠅大腦運作有益於解開人類大腦的秘密。台灣大學、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聯手打造毫米級光學顯微鏡,利用「深組織超解析光學技術(COOL)」可觀察到果蠅腦內單一神經細胞的電生理動態行為。 為了解人類大腦的奧秘,台大攜手清大、交大成立跨領域團隊,藉研究與人腦機制類似的果蠅大腦,發展出解析度提升10倍的光學技術,不僅能看見神經纖維分布,還能讀懂果蠅思想。 果蠅和人腦神經網路運作機制相近,許多科學家常拿果蠅作為研究對象。在科技部支持下,台大物理系教授朱士維成立跨校、跨領域團隊,與清大電機系副教授李夢麟和教授楊尚達、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吳順吉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AI 無人機 清華大學 人工智慧 台灣科技 果蠅 清華電學研發新晶片 讓無人機可以像果蠅一樣自動閃障礙物飛行 讓無人機可以自動閃障礙物飛行,清華大學借鏡果蠅研發出仿生物視覺神經的AI晶片,讓無人機更加智慧化,未來還可應用在機器手機和無人車、甚至是飛行車領域,非常值得得期待後續發展。以下是中央社全文報導: 延伸閱讀:清華大學用超音波治癒巴金森氏症 目前已經到小白鼠階段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生命科學系教授率領團隊研發仿生物視覺神經的AI晶片,讓無人機模仿果蠅,自動閃避障礙物飛行,未來可應用在無人車、機器手臂等領域。 清華今天發新聞稿表示,無人裝置過去多利用發射並接收反射的電磁波、紅外線等方式避開障礙物,相當耗電,且許多裝置同時運作時易互相干擾,科學家嘗試用光學鏡頭分析影像避障,但需處理的資訊量太大,速率難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巴金森氏症 清華大學 台灣科技 清華大學用超音波治癒巴金森氏症 目前已經到小白鼠階段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玉俊,與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等人,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將對超高頻聲波更敏感的細胞蛋白質注射到小鼠深層腦區,使其能感受超音波並進而活化細胞,成功治癒小鼠的巴金森氏症。 清華大學今天發新聞稿表示,上述是由該校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玉俊與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等人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上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奈米通訊」(Nano Letters),並已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未來也可望應用在人體。 延伸閱讀:巴金森氏症病人專用,「反抖」湯匙報到 林玉俊於新聞稿中表示,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體內都有一種「高頻聽覺壓力蛋白」(Prestin),會對超音波產 中央社 3 年前
娛樂休閒 hsinchu 新竹 科技生活 自造者 Mini Maker Faire 阿特梅Art May藝術季 小村子Mama Team Up 清華大學 機器人競賽 DIT Robotics 清華大學光舞藝術社 Hsinchu Mini Maker Faire 2015 新竹首屆Mini Maker Faire,展現強烈在地風格。 Maker Faire經過幾年的耕耘,在臺灣的規模逐漸成長,除了臺北之外,臺南、臺中也曾舉辦過Mini Maker Faire,新竹在今年終於共襄盛舉,10月3日、4日於清華大學首次登場,在策展方面展現強烈的在地風格與精神。 除了科技展區、講座區、競賽區之外,自造者可能還會注意到一些有別於其他Maker Faire的規劃,例如阿特梅─手作市集、親子互動區、社會企業區和生活市集區等。阿特梅─手作市集聯合清大阿特梅Art May藝術季舉辦市集,阿特梅藝術季是清大每年五月的固定活動,提供校園中的團體或個人在此一展長才,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藝術 MakerFaireTaipei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