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肥胖悖論」嗎?體重稍微超標的心臟病患存活率反而更高

by Knowing
2018.04.15 06:13PM
是聽過「肥胖悖論」嗎?體重稍微超標的心臟病患存活率反而更高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圖片取自pixabay)

在上世紀90年代,一名在美國紐奧良的心血管研究所擔任心臟病復健與防主治醫師的卡爾拉維(Carl Lavie)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較高、脂肪較多的心臟病患其於發病後的存活時間竟然比較久,顛覆了心臟病患要控制體重才能活得比較久的普遍認知。

後來拉維又做了大量的病例研究,更加肯定心臟病患的存活率與其體重有正相關的關係,為此他發表了一篇論文。不過,當時醫學界普遍將他的看法當作笑話。

德不孤必有鄰,雖然聽起來不合「常理」,但之後又有數項研究發現,體重較重、脂肪較多的病患術後的恢復情形較好、存活率較高,比如心臟病患的血管修復手術、肺炎病患的癒後狀況等等。

這就是所謂的「肥胖悖論」。這不是說體內脂肪越多越好,一般來說脂肪過多是有害的,但如果身體產生一些疾病,體重稍微超標反而能提高存活率。對此悖論,科學家一直在尋求解釋,主要的解釋之一是,脂肪其實有助於抵禦疾病、助於復健,至於為何?目前仍未有一槌定音的解釋。或許是脂肪能提供能量,有益於復元;或是皮下脂肪可在身體生病時提供緩衝,增加存活率。

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天差地遠

並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是壞的,堆積在內臟的脂肪容易導致糖尿病與其他重大慢性病,但皮下脂肪不僅不像內臟脂肪那麼壞,還有些好處。

關於肥胖悖論,有專家認為,或許是那些體重過重的人得知罹患心臟病後積極從事有氧運動或重訓,結果將內臟脂肪轉化為皮下脂肪,反而有助於健康。

相撲選手超胖,但超健康

日本相撲選手的體重是一般人的2~3倍,身體有大量的脂肪,但他們普遍都很健康,除非是退休後不再訓練與運動,身體健康自然會迅速惡化,不然其血糖與三酸甘油脂的數值都很正常,甚至連膽固醇指數也很低。

對於相撲版的肥胖悖論,曾有日本研究團隊做過研究,發現他們雖然脂肪很多,但大多儲存於皮下,而非內臟或胃壁等處,其內臟脂肪僅有一般內臟肥胖患者的一半,因此罹患代謝疾病的風險較小。

有些人就是有本事胖得健康

後來美國發現一種由脂肪製造的蛋白質 ─ 脂聯素,它能誘導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脂肪分子轉化為皮下脂肪,也能清除血液中的神經醯胺,減少神經醯胺導致的胰島素阻抗、發炎等情況。

有些人天生體內擁有較多的脂聯素,因此他們攝取過多的糖份與脂肪不易堆積於內臟,這種人儘管變胖,身體仍比一般的肥胖人士健康;一般人可透過運動增加體內的脂聯素含量,而劇烈運動也有助於減少內臟脂肪。脂聯素的發現,也能用來解釋相撲版的肥胖悖論。

體內堆積過多脂肪基本上是不好的,但關於脂肪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目前的科學界仍未能研究透徹,才會有難以解釋的肥胖悖論。

相關消息

蘋果新聞
《F1》電影將破 3 億美元全球票房 成蘋果史上最高收益電影
Mash Yang
17 個小時前
關於android播放3gp內含AAC無法撥放問題
hanawa
15 年前
Xbox Game「Lips」Model
stoneip
16 年前
達梭系統收購搜尋應用平台公司 Exalead
news.tw
15 年前
HP引領資料中心結構、伺服器延展性和應用程式自動化的新潮流
news.tw
15 年前
快訊
日亞網友一致推薦 3 款 MUJI 收納神器,線材零食都可以收得乾淨
Shopping guide
1 天前
快訊
送給媽媽的夢幻逸品,日本 Vermicular IH 琺瑯電子鑄鐵鍋,現在下單再送專屬食譜書
Shopping guide
2 個月前
快訊
樂維 RK 藍牙無線機械鍵盤只要 2290,CP 未免也太高
Shopping guide
1 個月前
新奇搞笑
貨幣博物館「裝滿百萬美元的展示箱」被認真魔人破解其實超裝55萬
Twelve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