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原因確認:太陽系邊緣掠日彗星化身成千萬碎片砸向地球

2021.02.18 11:58AM

恐龍滅絕的理論再一次推進:6600萬年前,木星把長週期的彗星提入軌道,讓彗星非常接近太陽,太陽邊緣的潮汐力量讓彗星分碎裂成約上千碎片,其中就有碎片砸向地球,造成了機率超低的「衝擊性寒冬」,最後導致恐龍在內的地球上3/4物種滅絕。

▲哈佛大學最新恐龍滅絕研究成果(影片來源:Origin of the Armageddon causing comet

一顆巨大星體於6600萬年前撞上現在的墨西哥外海,引發釀成巨災的「衝擊性寒冬」,最後導致恐龍在內的地球上3/4物種滅絕。

兩位哈佛天文學家表示,他們已經解開長久以來關於希克蘇魯伯衝擊體(Chicxulub impactor)的本質和來源之謎。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西拉(Amir Siraj)和羅布(Avi Loeb)本週在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研究分析顯示,墨西哥希克蘇魯伯(Chicxulub)隕石坑的禍首是源自太陽系邊緣冰冷碎片區域的一顆彗星,且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也要為此彗星撞上地球負責。類似規模的彗星撞地球的頻率為每2億5000萬年到7億5000萬年。

他們的論文推翻之前認為這個物體是來自太陽系主小行星帶(Main Belt)小行星碎片的理論。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西拉(Amir Siraj)告訴法新社:「木星十分重要,因為它是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扮演有點類似彈珠台的角色,「把這些到來的長週期彗星踢入軌道,讓它們非常接近太陽」。

所謂長週期彗星來自歐特雲(Oort cloud)。科學家推測歐特雲是一個巨大球形外殼,像泡泡般籠罩著太陽系,由體積至少如山岳大小的冰冷碎片組成。

長週期彗星繞行太陽所需時間約200年,由於通過時很接近太陽,也稱為掠日彗星。

因為來自外太陽系極凍地帶,彗星比小行星還要冰冷,一向以融化蒸發時會產生驚人的氣體和塵埃形成尾巴而聞名。

然而,西拉表示,太陽熱氣對彗星造成的蒸發衝擊,遠遠比不上彗星的一側面向太陽經歷的龐大潮汐力量。

「這些彗星因為經歷如此強大潮汐力量,導致它們本身大部分碎裂成約上千碎片,這些碎片的體積,個個都足以製造希克蘇魯伯等級的衝擊體。」

另一個支持這項彗星來源說的證據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成分是碳質球粒隕石,在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僅約1/10的小行星具備這種成分,而大部分的彗星卻都擁有。

證據顯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和其他類似隕石坑如南非約20億年前形成的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crater),以及100萬年前在哈薩克被撞擊出的扎馬辛隕石坑(Zhamanshin crater)都有碳質球粒隕石的成分。(譯者:劉淑琴/核稿:劉學源)

相關消息

蘋果新聞
《F1》電影將破 3 億美元全球票房 成蘋果史上最高收益電影
Mash Yang
17 個小時前
關於android播放3gp內含AAC無法撥放問題
hanawa
15 年前
Xbox Game「Lips」Model
stoneip
16 年前
達梭系統收購搜尋應用平台公司 Exalead
news.tw
15 年前
HP引領資料中心結構、伺服器延展性和應用程式自動化的新潮流
news.tw
15 年前
快訊
日亞網友一致推薦 3 款 MUJI 收納神器,線材零食都可以收得乾淨
Shopping guide
1 天前
快訊
送給媽媽的夢幻逸品,日本 Vermicular IH 琺瑯電子鑄鐵鍋,現在下單再送專屬食譜書
Shopping guide
2 個月前
快訊
樂維 RK 藍牙無線機械鍵盤只要 2290,CP 未免也太高
Shopping guide
1 個月前
新奇搞笑
貨幣博物館「裝滿百萬美元的展示箱」被認真魔人破解其實超裝55萬
Twelve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