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曾經用過米家第一代掃地機器人,設定在上班時間每天花1小時清掃,下班回到家後赤腳在地板上走幾乎沒有踩到灰塵顆粒的感覺實在很美好。不過讓我最困擾的就是要親手清潔集塵盒,毛髮灰塵容易沾手總覺得很噁心,再加上舊版容易無視電子牆,常常會把電線絞進去,造成清掃中斷,這些都是我後來沒有繼續用掃地機器人的幾個原因。不過小米推出的新款小米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我實際使用了2個星期,完全沒有先前那些讓我卻步的缺點,用完還可以不用親手清潔集塵盒,用起來體驗極佳。
內有2個全新集塵袋 前置設定作業簡單
打開小米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包裝後,取出集塵座主機,還有掃拖機器人本體,以及配件盒,在集塵盒主機裡已經有裝好1個紙製的集塵袋,掃拖機器人本體左右邊也有裝上防撞邊條,和機器人蓋內集塵盒上的紙片也要取出後才能使用。集塵盒的濾網、機器人背後的滾軸也和前面幾代一樣都可以拆卸下來清潔。
掃拖機器人的配件盒中有第2個全新的集塵袋、電源線、水箱、拖布、邊刷和長得像小梳子的清潔工具。邊刷的材質很有彈性,遇到牆壁邊角時可以利用回彈的力量將小型垃圾掃進滾軸內,使用前一定要將邊刷裝到機器人上。盒內的水箱和拖布結構簡單,水箱沒有標示水位,不要裝到水溢出就沒問題,拖布使用前記得要用水沾溼後擰乾再安裝。
▲小米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外包裝體積很大,不過兩側和上方有提把還算好拿。
▲將盒中的內容物取出,就可以大致上看到集塵座、掃拖機器人本體和零件組合包。
▲配件包的部分主要有個全新的集塵袋、拖地的水箱和拖布,還有清潔小刷子。
▲集塵座蓋子掀開後,裡面已經有安裝好集塵袋。
▲集塵袋的設計是向上拉把手,就可以整袋取出,不會弄髒手。
▲取出集塵袋時還會利用紙板結構將洞蓋住,也不用擔心取出過程灰塵又飛出來。
▲集塵座的下方可以看到透明風管設計,若是異物阻塞可以先從這裡簡易排除。
▲集塵座後方有開關按鈕,還有電源孔和集線設計,不用釘牆。
▲集塵座的體積很大,家中會需要特別挪出一點空間擺放。
▲掃拖機器人本體也是全黑色設計,左右邊有防撞海綿,使用前要先拆下來。
▲掀開掃拖機器人的蓋子,裡面的集塵盒也有紙板需要先取下。
▲集塵盒的清潔方式和前面幾代一樣,濾網可以拆下來水洗。
▲掃拖機器人厚9.8公分,上方LDS雷射導航結構高2公分,底部空間不到11公分的沙發、櫃子大概還是進不去。
▲翻開看一下底部,底部的清潔刷也可以全部拆下來清潔。
▲結構和舊款的差不多,如果捲太多毛髮或棉線,可能還是要自己拿剪刀剪斷。
▲配件包裡還有1個全新的集塵袋,總共有2個。
▲配件盒中的水箱,上面有使用方式說明。
▲水箱上面已經裝好拖布,使用魔鬼氈的固定。
▲邊緣則是用筋條插入卡槽的方式固定,優點是滿容易拆卸。
▲裝入掃拖機器人後會長這樣,但其實安裝不需要把機器人翻過來。
▲水箱兩側的按鈕,只要雙手按壓兩側按鈕,就可以輕鬆地把水箱取出。
▲最後將配件盒中的邊刷取出,邊刷很軟有彈性,安裝到掃拖機器人上後就能使用了。
▲組裝好的小米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體積偏大,不過全黑色很典雅。
連接米家App方便編輯室內空間
插電開機之後,開啟米家App就可以看到連接的訊息,連接速度加上更新軟體大概花了10分鐘,接著掃拖機器人就會開始進行掃瞄, 第一次就四處碰撞,將地圖記錄到手機後,就可以正式開始進行清掃,這款掃拖機器人的清掃方式是先小範圍探測,接著清掃,然後再小範圍探測,在進行清掃,所經之處就會是乾淨無塵且拖布拖過地板的。
米家App中的功能很簡單好懂,在清掃時可以主動暫停或讓機器立刻回充,清掃模式也有4種可以選擇,比較安靜輕柔的安靜模式,預設的標準模式,或是有養貓狗、家中落塵較多可以使用的強力與超強模式。水分噴灑模式可以透過App操控出水的多寡,共有3段控制。未裝水箱裝置的情況下,App將不會顯示水量控制按鈕。
在設定的部分還有其他功能可以點選,清掃紀錄可以查看清掃時間與清掃的範圍,區域編輯需要建圖完成才能使用,如果家裡地板的雜物太多,一直無法提高建圖的完整性,這個功能就會無法使用。禁區與虛擬牆的功能只要大致上完成建圖就可以使用了,虛擬牆會以紅色虛線表示,掃地禁區以紅色區塊表示,拖地禁區則是以紫色區域表示。
▲掀開掃拖機器人的上蓋,可以利用上面的燈號看一下是否有連上Wi-Fi,重置孔也在這邊。
▲連上App後,可以先設定擺放的家中房間位置,也可以分享給家人。
▲使用前要先將想清掃的房間地板清空,讓掃拖機器人可以成功進行首次建圖。
▲第一次快速建圖後掃拖機器人就會開始清掃,裝上水箱就會顯示水量設定,可以透過App操作出水量。
▲連接上App後就可以使用設定中的功能,像是清掃地圖、地圖清單、區域編輯等。
▲建圖完畢就可以加強加中區域清掃,這款掃拖機器人終於可以精準地根據設定來清掃了。
▲掃完後就可以查看清掃地錄,我其實沒有特別把家中地板淨空,但是可以看到真的掃得比想像中還仔細。
▲設定中的禁區/虛擬牆功能分得很細,可以只畫虛擬牆或是掃地禁區和拖地禁區,很方便。
實際使用噪音低 1分鐘能掃1平方公尺區域
將集塵座安裝完畢後,打開背後的開關鈕,機器人充飽電就會自動開始進行探測空間並清掃,16500Pa的吸力在清掃時卻意外的滿小聲的,我家的貓出生後第一次接觸掃地機器人,卻完全不怕,我自己也有明顯覺得比第一代掃地機器人小聲非常多,碰撞的次數也僅有第一次探測空間時有稍微跌跌撞撞,之後的清掃在避開障礙物和橫跨地毯,都非常流暢不會被卡住。
電池容量5200mAh,在充飽電的情況下,三房兩廳的老公寓大概可以完整清掃2次。比較粗的延長線電線和拖鞋,都可以精準的繞過,但比較細的像是手機充電線和耳機,地墊地毯就沒辦法偵測到,比較低的沙發、櫃子,也會被判定成無法進入,機器人就會自動迴避。
水箱和拖布設計在集塵結構的後方,當機器人回充時,水箱會朝外,按下兩邊的按鈕就可以輕鬆把整組拖地構造取出,不用將機器人翻面非常方便,拖布只能用清水清潔以免造成結構損傷,只用清水清潔也比想像中好沖淨,不過要自己手洗拖地布還是有點覺得很沾手有點麻煩,但好險不裝水箱機器人依舊可以正常運用,只是變成無拖地功能的掃地機器人。
▲水箱設計很簡約,將水加進補水孔,裝上拖布就能使用了。
▲水箱沒有標示水線,說明書也沒有特別說要裝幾分滿,不要溢出應該就沒問題了。
▲拖完家中一輪的拖布看起來沒有非常髒,但其實我好幾個月沒拖地了。
▲回充中的機器人還是可以拆裝水箱,按壓兩邊的按鈕就可以,不用把機器人翻過來。
集塵座清潔集塵盒比人清的還乾淨
當機器人清掃完畢後回到集塵座回充時,就會自動收集集塵盒內的灰塵,雙通道設計一管將空氣吹入集塵盒,另一管進行快速吸塵,集塵盒內的灰塵就會被完整的吸到集塵袋中,比起以往我自己將集塵盒取出後,用刷子慢慢清還要更乾淨。集塵的過程聲音非常大,但整個流程僅花了約10秒鐘就完成,4L的集塵袋,約可以容納10個集塵盒的垃圾量,居住空間如果不到30坪的人甚至可以2個月後再清。
這個集塵座沒辦法拆開查看內部,但如果將集塵座翻倒,會發現底部有透明的直立式風管設計,如果在集塵流程中有塞住,也可以透過這個風管將垃圾排除,簡易的維修還是可以自己動手,如果有找不到的小物件被機器人掃走,除了可以檢查看看底部轉軸、風管之外,就可能比較麻煩得要挖開集塵袋才能找到了。
▲回充後集塵座就會立刻自動運作,大概會有10秒的超大聲機器運作聲。
▲還沒回充前的機器人集塵盒,明顯看到超級多垃圾在裡面。
▲進行集塵座吸塵後,集塵盒變得非常乾淨,比我自己手工清的還乾淨。
24小時維持地板清潔 養寵物的人必備
用過舊款掃地機器人之後的幾年,都沒有慾望想要購買新款的產品,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清潔集塵盒的過程實在是覺得太噁心了,不得不沾手的情況下還是沒辦法清得很乾淨,而且以往的經驗掃地機器人總是捲住電線、無視電子牆,比人工拖掃的經驗還差。再加上一直都住在滿小的房子裡,所以有時轉念一想用吸塵器吸一吸就可以了,但用吸塵器也有另一個問題,床底或沙發底下縫隙非常難清理,兩者各有優缺點,如果能商品互補使用應該就可以打掃得非常乾淨。
不過在使用小米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後,很明顯地解決了我覺得清潔集塵盒很噁心以及機器人無視電子牆的問題,所有功能都能用App操作非常方便,拖地的結構在吸塵器的後方也確實可以把地板掃拖得非常乾淨,能輕鬆跨越地墊、防止墜落偵測,電池5200mAh可以一口氣把室內全部掃乾淨,最重要的就是不用每次清完就要處理集塵盒,4L集塵袋丟掉時也不會沾手,家中坪數大、有養貓、或是住在馬路附近落塵較多,就非常適合這款掃拖機器人。
但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集塵座非常巨大,所以家中就要空出一小面牆擺放,如果家裡其實坪數很小,就不太需要用到這麼頂規的掃地機器人,上方的空間偵測裝置也進不去一般沙發底部,要清沙發底部可能還是手動把沙發推出來後用吸塵器吸會比較確實,最重要的是價格不算親民,可能就要評估自身居家環境的條件選擇掃拖機器人或是無線吸塵器。Xiaomi掃拖機器人2 Ultra集塵版官網
▲我其實很喜歡白色配橘色的舊款配色,但沒想到黑色的其實也非常耐看,但是貓毛吸附在機器上時很明顯。
▲運作時的聲音也比舊款小聲,清掃時我一邊在旁邊工作,不太會有噪音干擾的感覺。
4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