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自於Ben Jai,他提到:
「警政署警告:工程師們千萬不要用 Line 討論技術規格!韓國已有監聽技術!」
雖然不認識,但個人選擇相信他說的,畢竟像這類軟體被監聽是很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人對於資訊安全方面都會輕忽,不管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不管韓國有沒有監聽,但就技術上來說並不是做不到。同樣的,其他軟體比如說Skype、whatsapp,有沒有這樣的事呢?我們不知道,但提高警覺是很重要的。
就像前幾年MSN流行的時候,同樣也有監控軟體,可以看內部網路中有開MSN電腦的對話內容,總之,對於所使用的軟體工具要小心謹慎呀。
註:相信應該不少人知道,但還是提一下,因為還有人認為Line是日本的。事實上,Line的母公司為韓國NHN,屬於韓國品牌。
Ben Jai提到是他和警政署資訊處開會時所聽到的消息,並同時也提到他並不會傳網路或媒體流言。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2 則回應
原來HTC的技術就是這樣外流三星的歐?......難怪中國品牌被韓國品牌打臉!
from UDN:
LINE是抄襲, 一部分抄襲Bbbler for Facebook在Android上, 一部分抄襲Instagram.
LINE不是好APP. 韓國人不好 拷貝 不創新
小心使用唄 再怎麼說 個資在外就不好 尤其是綁私人電話 移除吧!
不過話說回來,當公司職員使用免費電郵聯絡業務的時候,是否也有同樣的自覺?
這種通訊軟體本來就是明碼傳送...
如果有興趣,拿個 packet sniffer 都可以聽到了。
保密防諜還是要靠 PKI,並且 key 要夠長...
在即時通訊的時代,有些神經過敏的人就發展了 Off-the-Record Messaging 這技術:http://en.wikipedia.org/wiki/Off-the-Record_Messaging
不過官方 Client 基本上都不鳥這東西(沒辦法,站在商業公司的立場他們只在乎能不能賺錢),只能靠第三方的即時通訊軟體。
我有找到一個 for android 的,底層用 Google Talk 的 XM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nfo.guardianproject.otr.app.im
其實感覺起來應該是真實的,畢竟發覺有時候居然很輕鬆的能翻到我的舊留言紀錄,我想應該不是用 P2P 的方式從我有記錄留言的朋友那裏挖回來吧,這些資訊也需要一個地方儲存吧,在 PC 版很容易回挖到舊訊息,反而 Mobile device 有時候不給你挖
其實感覺起來應該是真實的,畢竟發覺有時候居然很輕鬆的能翻到我的舊留言紀錄,我想應該不是用 P2P 的方式從我有記錄留言的朋友那裏挖回來吧,這些資訊也需要一個地方儲存吧,在 PC 版很容易回挖到舊訊息,反而 Mobile device 有時候不給你挖
這也不一定。
例如 Firefox Sync,它就會把你傳送到伺服器上的資料加密,只有擁有 key 的人才可以解:
http://support.mozilla.org/en-US/kb/firefox-sync-data-secure-find-out-more
所以如果你不幸遺失了私鑰,就無法取回原本存在伺服器上的資料(如書籤、瀏覽紀錄、設定... 等等)了。
所以說...「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韓國企業... 不意外! 為了要贏, 不惜在體育賽事中作弊, 所以監聽只是剛剛好而已... XDorz
以前MSN時代, 就有提醒別在裡面留下銀行帳號, 或隱私之類的話語.
現在LINE了, 自己就提醒自己要有那個sense, 別再裡面討論隱私或機密...
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19012415
「只有通聯記錄+及時通集中到我們的伺服器;『非多方通話』的內容並沒有。」
http://yro.slashdot.org/story/12/07/16/175247/skype-bug-sends-messages-to-random-contacts
所以訊息送到第三方手中,也只是剛好而已... XD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52167
大陸的Tom-Skype會另外多一層伺服器,所有的通訊都會經過他。
在大陸,Skype早就被監控很久了,這也不是新聞了。
LINE應該不需要監聽吧,因為所有的對話紀錄跟本就存在伺服器(server)上啊。
在電腦上登入也可以看到在手機上的聊天記錄。 >"<
Ben Jai是台達電的雲端技術中心資深處長
我相信這是真的!
這點以目前技術作的到!(只要有key word的封包都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