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網站製作了一個東南/北亞食物地圖,列出較具代表性的麵類料理,若讀者有機會到該地一遊的話,一定要嚐嚐的推薦的食物。例如台灣被推薦的就是牛肉麵和擔仔麵;對岸則是四川担担麵及刀削麵;日本則是拉麵等早就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麵料理,但是新加坡為什麼不是肉骨茶麵呢?(抓頭)
看來看去,大多數的烹調方法都差不多:湯麵不外乎是放入蔬菜、肉類,另外加上鮮美的湯頭,但是吃起來想必是大不同,針對這張解說沒有很多的地圖,實在是無法理解太多,就要靠各位的腳來一趟美食探險了。
(註:有些地區沒有翻譯菜名,主要是沒有習慣的中文稱呼,所以還是依原文處理)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3 則回應
印尼的ミーゴレン(Mee Goreng, 印尼話) 中文翻譯為炒麵 (夠普通了吧)
東南亞其他國的食物我沒吃過也不會他們的文字所以就幫不到你了~
因為肉骨茶不是麵類?!
而且馬來西亞巴生的肉骨茶比較有名..XD
順便幫你翻譯一下新馬兩地的麵食:
新加坡的"ローミー" 當地人通稱"羅麵"或"囉麵"
馬來西亞的ラクサ(Laksa) 通稱"叻沙"
プロウンミー(Prawn Noodle)通稱"蝦麵"或"檳城蝦麵" 因為檳城的據說比較出名,湯底多為豬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