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由北藝大辦的「知覺駭客工作坊」(Day1),經過兩場的專題講座(筆者忝為開場講師,演講主題為「穿戴科技何處去」)及一場實作練習後,即進入分組創意設計的重頭戲階段,討論主題是:整合觸覺感知的創意設計。在經過約一小時的腦力激盪後,我們這組從3-4個想法中,一致選出了一個結合科技與社會設計的創意來Demo,還蠻有意思的,來介紹一下,希望有人能夠實作出來。
原創設計:BlindPad
(BlindPad設計概念草圖(由Greg主講,攝影:歐敏銓))
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是:盲人朋友在生活上的一個難題,就是一旦跨出家門,就很難克服對身前世界的不安全感。有沒有什麼裝置能幫他們立即建立起眼前世界的空間感呢?
由於這組成員有三位半是技術咖(我算半個吧),所以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後,聚焦到結合Kinect這類的3D影像感測及能展現立體感的圖片技術,並期望能在一塊平板裝置上來呈現(明眼人有iPad,盲人朋友為何不能有合用的平板呢)。
我們為這台能夠展現眼前「空間感」的平板裝置定名為BlindPad,運作原理如下:
1. 對著眼前景像拍一張3D照片,重要的是取得景深圖(即Depth Map,一般需雙鏡頭,可用平板或未來的智慧眼鏡來拍)。
(Depth Map可透過明暗顯現空間感。)
(若有景深圖,盲人朋友就可以觸碰感知眼前的景像。)
2. 此一平板具有類似Pin Art的功能,能立即秀出此張景深圖,盲人朋友只要用手觸碰,就能在心中產生眼前事物位置、高低遠近的空間感(像點字一樣)。
(Pin Art:由高低的釘子呈現出一個圖像,有機會可成為盲人圖像感知的介面。)
(Pin Art原理)
此外,它還有其他的使用附加價值:明眼朋友「到此一遊」的證明,就是拍張照吧,有了這台BlindPad,盲人朋友以後也可隨時拍照留念,想看時就可以叫出來看(可錄音做Tag)。當然,也可以拍人:拍自己、拍朋友,甚至為自己的新生Baby拍照紀錄~
(盲人朋友也能為自己的孩子拍照做成長紀錄)
這塊由眾多可高低起伏針點組成的板子,既然能夠呈現圖像,當然也可以呈現盲人朋友熟悉的點字,換句話說,這就是盲人用的顯示器。
再想像一下,如果這塊針點陣板能快速流暢的變化,那就能讓盲人朋友用手的觸感來轉換眼前世界的流動變化,或者,播放一部電影呢?
如果,這些針點還能展現R、G、B的差異呢?
嗯,看來還有不少發揮空間,你覺得呢?
(有盲人朋友請多指教,覺得這想法不錯而想實作看看的高人,請快動手,但做出來時別忘了提到我們這個原創出處:原創人-Greg Tsai、WeiCheng Liu、Ken Lin、Owen Ou、N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