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Facebook 新演算法把「閱讀時間」變重要,撰寫文章時要重新思考這篇文章的首圖
Facebook 新演算法把「閱讀時間」變重要,撰寫文章時要重新思考
作為香港首選 Social Media 平台的 Facebook 又將更改演算法,因為他們發現很多讀者在閱讀文章後並不會真正的按讚或留言,但本來用作計算 Facebook Post 的演算法則沒有反映有關情況,這點對於不少分享優質內容的 Facebook Post 來說並不公平。 在 Facebook 有意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消息內容的前題下,Facebook 新演算法也就把讀者閱讀文章的時間計算進去,讀者閱讀時間愈久,演算法上也就把它歸類為優質內容,讓它顯示的機率提昇,反之亦然。 [embedded content] 點擊重要性降低,更在乎逗留時間 Facebook 這個改動對於內容提供者來說
9 年前
是日本 YouTuber 簽名會 0 人參與便代表他沒用了嗎?一切全因誤解需求這篇文章的首圖
日本 YouTuber 簽名會 0 人參與便代表他沒用了嗎?一切全因誤解需求
日本最近有一位 YouTuber「シバター」,其經營的頻道「PROWRESTLING SHIBATAR ZZ」擁有超過 36 萬人訂閱,影片累計的瀏覽次數超過2.2億次,但他舉行簽名會時卻沒有人參加,出現一種令人尷尬的情況。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些人說網路就是虛假,36 萬人都沒有一個人到場;也有人說代表網路紅人都沒有實力,都沒有轉換率,其實我們也要思考一下這類事情的本質。 [embedded content] 這位日本人的頻道「PROWRESTLING SHIBATAR ZZ」點進去,不譜日語的石先生一時之間實在很難理解他分享的內容,但看來都是搞笑或言談之間生活類型的分享。 以這類型題材來看,
9 年前
是【中環街市】Call車App聯盟決戰Uber這篇文章的首圖
【中環街市】Call車App聯盟決戰Uber
Call車App聯盟決戰Uber (作者:科技博客 Stone IP 石先生) 中國 Call 車 App 本來仍在「滴滴」與「快的」二龍爭珠的階段,但一紙合併讓它們的「滴滴快的」佔據了 99% 的中國市場,無法增長也就只能走出去。一個來自中國的 Call 車 App 要走出去毫不容易,但還好「滴滴快的」由騰訊一方號令天下,遂把騰訊那種出錢投資換市場的策略放到「滴滴快的」之上。先投資與 Uber 在美國爭輸了的 Lyft,然後再跟印度的 Ola、服務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 GrabTaxi 共組聯盟,用另一種方式走出去。 根據聯盟的計劃,他們的目標是要讓各家服務互通,讓自家未能服
9 年前
是【RingHK】網際網路手機雖強,但在中國仍然需要依靠實體致勝這篇文章的首圖
【RingHK】網際網路手機雖強,但在中國仍然需要依靠實體致勝
前幾年提到智能手機仍然是高科技,人人在討論技術突破的時代,但 2015 開始進入人人性價比時代,除了 Apple 可以挺住高價外,各品牌的智能手機無不減價或走中低價策略。 2016 年過了四分一,智能手機市場雖然持續發展,但明顯沒有過去兩三年般熱鬧。強如 Apple 也要加強廣告攻勢,以往鮮有的平面廣告愈來愈多,產品也加入售價低一截的 iPhone SE 應市,可見 iPhone 雖無直接對手,但也要面對市場飽和,消費者換機意慾降低的現實。 這邊廂 iPhone 變招應戰,那邊廂的中國網際網路手機更是如履薄冰。「性格比」始祖的小米無法達到年度目標,加入網際網路戰團走多款低價路線的魅族勉強達到
9 年前
是網路宣傳,可以嘗試側線打擊提醒受眾?這篇文章的首圖
網路宣傳,可以嘗試側線打擊提醒受眾?
宣傳一件事情,今天的手法與過去不同,很多時候更應該是要勾起大家對這件事情的情感,多於提醒大家這件事情即將到來。 石先生不知道這樣的影片是否廣告,是否 Disney 或 Marvel 有關方面製作的宣傳項目之一,只是從宣傳攻勢來看,官方早已不斷在各類型的傳統宣傳渠道提醒大家新戲即將上映,若在網上渠道也宣傳同樣的東西則有點太重複。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反之,利用比較新穎,加入一些二次創作元素,把作品用另一方式來描繪一次,把 Iron Man 與 Captain America 變成 Gay 友,讓大家感到好笑之餘,也能夠有一種共鳴,笑笑之餘也
9 年前
是為什麼我們會稱「iPhone」為「iPhone」?而不是「手機」或「Apple Phone」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什麼我們會稱「iPhone」為「iPhone」?而不是「手機」或「Apple Phone」
石先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樣的分別。當我們提起「iPhone」時都會直接說「iPhone」、提起「iPad」時說「iPad」,但我們卻不會把相同的事情放在 Samsung、SONY、HTC、Motorola 及華為手機上,我們很多時候對他們都會說「Phone」或「SmartPhone」,而不會直接說出機型或品牌名字。 或許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看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男主角說「OMG, where is my iPhone」或「give me your iPad」,你不會覺得突兀,但如果男主角說「OMG, where is my samsung galaxy s7」或「give
9 年前
是為什麼我們會稱「iPhone」為「iPhone」?而不是「手機」或「Apple Phone」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什麼我們會稱「iPhone」為「iPhone」?而不是「手機」或「Apple Phone」
石先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樣的分別。當我們提起「iPhone」時都會直接說「iPhone」、提起「iPad」時說「iPad」,但我們卻不會把相同的事情放在 Samsung、SONY、HTC、Motorola 及華為手機上,我們很多時候對他們都會說「Phone」或「SmartPhone」,而不會直接說出機型或品牌名字。 或許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看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男主角說「OMG, where is my iPhone」或「give me your iPad」,你不會覺得突兀,但如果男主角說「OMG, where is my samsung galaxy s7」或「give
9 年前
是「巴拿馬文件」其實同你好近,中間人更易被受罰這篇文章的首圖
「巴拿馬文件」其實同你好近,中間人更易被受罰
提起「巴拿馬文件」,大家一定係醒起好多外國政要涉及其中,大如英國、中國,細如香港各大富豪名門,人人有份,總有一個係左近。 無錯!「巴拿馬文件」講揭秘一定係富豪政要嘅隱藏活動與資產,但其實「巴拿馬文件」對富豪名門影響有限,大不了承認做錯,先補交稅款,再想辦法轉移利潤,例如近年合法又出名稅低的愛爾蘭。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巴拿馬文件」好似毫無關係,但實際上影響之大可能慘過樓股大跌,因為「巴拿馬文件」影響嘅係真錢真交易真經濟活動,唔係一啲泡沫做出來嘅樓股炒賣。 [embedded content] 睇番「巴拿馬文件」,每間公司去巴拿馬之前,總需要去一啲中轉地做下文件,做少少手續,而香港正正就係排名
9 年前
是石先生 2015 年旅遊紀錄:22 次出行、10 個國家、16 個城市這篇文章的首圖
石先生 2015 年旅遊紀錄:22 次出行、10 個國家、16 個城市
一直以為石先生有把 2015 的行程紀錄在石先生部落,但查找一下才發現沒有此事,實在需要把它簡單的整理一下,以免有需要時找不出來。 簡單算一算 2015 年的出行,大概就是以下這些: [embedded content] 1月 京都大阪1月 新加坡2月 台北3月 曼谷3月 北京4月 北京5月 上海5月 台北6月 曼谷6月 北京6月 美國西雅圖7月 東京7月 北京9月 歐洲德國捷克奧地利斯洛伐克9月 北京9月 南京10月 北京10月 溫州11月 新加坡 2015 年出行 22 次、踏足 10 個國家或地區、16 個城市,當中又以北京為前往最多的城市,一共有 6 次,全部都是與科技有關,幾乎每個月
9 年前
是用客製化方式打造護膚品 – ageLOC這篇文章的首圖
用客製化方式打造護膚品 – ageLOC
上文(如果從「物聯網」看美容產品,這個也許就是開始…)提到的科技護膚產品,便是本篇要說的 ageLOC Me。 它的使用概念很簡單,利用搭配的手機 App 檢測皮膚的情況,配合數據庫與過去皮膚狀態資料,然後程式便會提供一個適合皮膚狀況的客製化配方,讓護膚產品更適合我們的真實需要,算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到科技護膚的效果。 [embedded content] 問題很簡單,只要左右滑動去回答就可以 每套 ageLOC Me 會附帶一套基準智芯,當用上兩個星期,我們需要做一個簡單的問卷,而這個問卷乃通過專用的手機 App 進行。打開這個手機 App 後,它會詢問我們很多問題,例如我們平常肌膚接觸環境污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