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要玩食物?攝影師把食物變成完美方塊這篇文章的首圖
不要玩食物?攝影師把食物變成完美方塊
我們每天吃下肚的食物種類繁多,其實各自都有豐富的紋理。最近有攝影師就把多種食材切割成完美的立方,製造出帶點超現實的效果。 荷蘭設計工作室 Lernert & Sander 最近應當地報紙 De Volkskrant 的特別食物專題,拍攝了這一系列的食物方塊照片。當中包括了水果、蔬菜、肉類等常見的食材,不過就通通切割成爲邊長 2.5cm 的方塊,整齊地排列出來。驟眼看起來還以為是 CG 電腦效果,不過這照片並不是合成照片,而是使用真正食物拍攝的。 以不尋常的角度看尋常的東西,依然會令我們覺得新奇,即使在家煮食,也很少會把食物精細地切割成這個樣子。而照片公開之後,網上也有些人批評他們浪費食
10 年前
是夜晚的守護者,貓頭鷹攝影集這篇文章的首圖
夜晚的守護者,貓頭鷹攝影集
▲ 絕佳的隱匿地點,與樹幹合而為一,相信敵人決不會發現我們的!! 只不過~ 最上面的大哥 你是不是太舒服了一點XD 提到貓頭鷹,大家都會認為牠們相當神秘、是只在夜晚展開狩獵行動的猛禽,但在泰國攝影師Sasi Smith的眼中牠們其實和其他鳥類一樣的活潑可愛,Sasi將他對貓頭鷹的熱愛完整的投射在他的照片中,十分喜歡大自然的他將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拍攝森林裏的鳥類和各樣天然美景上,現在就讓我們透過Sasi 的眼來看看貓頭鷹鮮為人知的一面吧! ▲ 王者的獵食,霸氣。 ▲ 右: ㄟㄟ你靠太近了,這樣我怎麼飛呀~ ▲ 左: 就是想和你膩在一起 ▲ 現在最新流行的眨眼啾咪,我也會唷~ ▲ 咦~ 你在看
10 年前
是不用 Photoshop 後製,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的寶寶攝影!這篇文章的首圖
不用 Photoshop 後製,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的寶寶攝影!
▲ 沒想到才一個多月的Emilia竟然就會站了~ 真是厲害!!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從他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被深深的愛著,當他們呱呱墜地時更是讓父母欣喜若狂,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來自波蘭的新手爸媽Ania Waluda和Michal Zawer就為了出生一個多月的女兒Emilia拍攝了一系列極具創意的超現實嬰兒照,而且保證一切都是真實上演,絕對沒有使用Photoshop後製合成,到底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這可愛又趣味的寶寶攝影作品吧! ▲ 這麼小就能讓爸爸為你做牛做馬,只能說你真的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呀~ ▲ 爸爸說多念點書總是沒錯的! ▲ Emilia快和爸爸一起進
10 年前
是為奸詐形象平反的狐狸寶寶萌照,療癒你的心!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奸詐形象平反的狐狸寶寶萌照,療癒你的心!
▲ 咦!是誰靠近?雖然媽媽不在家,但我們兄弟人數可是不少喔~ 狐狸在寓言故事裡總是被形塑成奸詐、狡猾的形象,而平時我們也會用"老狐狸"來形容一個人老奸巨猾、城府很深;但當真實的狐狸出現在你的面前時,包準會顛覆所有你對牠的成見和既定印象,住在美國紐澤西州的Philip Wang最近就在家後院發現了一群新來的嬌客也就是狐狸寶寶,由於他們實在太可愛了,所以Philip便和女兒Alice在不驚擾牠們的狀態下,拍攝了許多照片,一放到網路上後,立刻萌翻網友,引起大家的關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群療癒感十足的稀客吧! ▲ 暖和的太陽是最好的助眠劑! ▲ 兄弟倆感情好,連睡覺時也不想分開呢! ▲ 不過當有
10 年前
是唐寶寶的飛翔!父親用愛與攝影為唐寶寶創造隱形的翅膀這篇文章的首圖
唐寶寶的飛翔!父親用愛與攝影為唐寶寶創造隱形的翅膀
▲ 透過父親 Alan Lawrence 的鏡頭,William 自在地飛翔,就像長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無拘無束模樣令人感到溫暖與欣慰。 唐氏症是一個大家都聽過但不一定了解的名詞。唐氏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症,大約每一千八百名新生兒就有一位唐氏症兒童,約 80% 是由於母親卵子的第 21 號染色體發生不分離現象所造成的,其引發的症狀諸如智能障礙、白血病或先天性心臟病等等。 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一歲的 William Lawrence 與手足們有些不同,他是一位唐寶寶,而在辛苦成長的過程中,家人不離不棄的照顧當然是最重要的,身為攝影師的父親 Alan Lawrence 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反而是更
10 年前
是讓人好奇「到底想表達什麼呢?」的超現實攝影家 Christopher McKenney這篇文章的首圖
讓人好奇「到底想表達什麼呢?」的超現實攝影家 Christopher McKenney
喜歡攝影或欣賞攝影作品的人,一定都體會過那種,雖然是靜態畫面卻能透過構圖或是某種元素,展現出甚至比動畫還強烈的張力與感動。而每位攝影師都有不同的喜好與專長,例如人物的靜動態、動植物或風景照都是比較常見的,但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卻專注於「超現實恐怖攝影」。​ 出生於美國賓州的Christopher McKenney,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從各種環境中「捕捉其精髓」的能力,也因此許多人會邀請他到演唱會現場擔任攝影。而閒暇的時候他也善用這種能力,從沙漠、公路一直到廢墟,不停到各種地方,捕捉其「詭異蕭瑟」的感覺,再透過Photoshop來完成一幅幅詭譎卻充滿張力的超現實攝影作品。 在一次訪問中,他曾經透露自己是
10 年前
是外置鏡頭新用法?Olympus AIR 變身「火箭砲」這篇文章的首圖
外置鏡頭新用法?Olympus AIR 變身「火箭砲」
如果大家玩過 Sony QX 外置鏡頭,相信都會覺得帶多部相機其實仲實際。不過,日媒測用 Olympus AIR 就用了非常特別工具,即使裝配一支 300mm F2.8 鏡頭都毋須使用腳架,令外置鏡頭原因可以有新用法。Sony 都推出過可更換鏡頭的外置鏡頭,但裝配大鏡頭時就必須使用腳架。不過,日媒使用 Olympus AIR 時就 DIY 組裝一個可放手機的「瞄準架」,裝上附增距器及轉接環的 300mm F2.8 鏡頭 (1,200mm),隨即相機就變成一支「火箭砲」,可放在膊頭上使用,而且最「過癮」係附有瞄準放大鏡,創意十足! SOURCE 你或許會喜歡 今年送給朋友最科技最宅的禮物! 應該
10 年前
是用鐵人膠帶包相機剛剛好~這篇文章的首圖
用鐵人膠帶包相機剛剛好~
還蠻蠢的名字,不過就是給相機、鏡頭用的保護膠帶啦~ 這是台灣製作的,不殘膠、好貼,而且貼起來質感很好一卷這樣要四五百... 冏... 好吧還好很好用加工其實也簡單,就用剪刀剪下適當的長度來施工即可可以稍微利用吹風機來加熱加工,會更服貼,阿輝把自己的 135L 貼一貼的成果第一次貼有這樣的效果算蠻不錯的了!的確好用而且表面處理應該有特別設計,貼在鏡頭上其實還真的蠻合的!... 你或許會喜歡 應該是全國最便宜 iPad Air 的價格了... 今年送給朋友最科技最宅的禮物!
10 年前
是闖入禁地,記錄被遺忘的曾經這篇文章的首圖
闖入禁地,記錄被遺忘的曾經
當然編輯們不鼓勵大家入侵私人用地,畢竟這可是要背負法律責任的。不過,攝影師 Matthew Emmett 就對被封鎖的廢棄場所特別著迷,冒著被告的風險闖進去拍照,用鏡頭留下這些被世人遺忘的曾經。 過去三年,Matthew Emmett 在歐洲各地找尋那些早就被隱藏、棄置的地點,從大型發電設備、發電廠裡的冷卻水塔、鋼鐵廠、地雷區、隧道到學校,都是他取景的地方。「對我來說,他們比官方明訂的世界遺產更吸引人。」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這些建築依然靜靜保有歷史和歲月的滄桑,就拿電廠來說,好像都能夠想像他還在運轉時、供給居民電力的過程,現在卻不再被需要,展現出時代消逝的淒涼。從作品中可以發現,Matthew
10 年前
是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機會,夜遊不一樣的「奇美博物館」這篇文章的首圖
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機會,夜遊不一樣的「奇美博物館」
這次剛好有機會接到 HTC 的媒體行邀約,前往台南參加全球首發的 HTC One M9 記者會,為了呼應 M9 精緻工藝的設計,特定選在 2015 年 1/1 才啟用的「奇美博物館」舉辦,比較特殊的是這座博物館是採用預約制,目前所知的是預約參觀都已額滿,不過這次非常難得的在裡面舉辦晚宴,讓我看見了不一樣、夜晚的奇美博物館。 白天時的奇美博物館人潮非常多,可以看到不少家庭、情侶或是親友相約來此(關於這座博物館的歷史可以參照維基百科),由入口處的噴水池以及站立各種巨型大理石像的大橋就可以預見奇美博物館的主要風格,大量的古典藝術品加上濃厚歐洲風格的主堡,可以想像這次的記者會和以前參加的都很不一樣。
10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