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QX100、QX10接觸後的心得:更深入容易忽略的資訊細節、含著眼淚有小小遺憾的動手玩以及購買評估

2013.09.05 11:10AM
是Sony QX100、QX10接觸後的心得:更深入容易忽略的資訊細節、含著眼淚有小小遺憾的動手玩以及購買評估這篇文章的首圖


昨天晚上有在考慮要不要搶時間將Sony DSC-QX100、DSC-QX10寫出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因搶時間所寫出來的東西大概跟之前所報出來的資訊不會差太多,等於是再寫一次。今天凌晨大約看了一下國內外網路媒體以及電視相關報導後,所報導的內容面向大概不會差太多,因為剛好有機會摸一下實體(雖然不是很完整Orz),再對照國外一些報導,在體會上也大約能抓到個七、八成。

 

09cdfc53c94bcda3a66e79c814e70c7c

所以這篇我想側重抓一些比較深入的細節的說明,並且提一下可能的購買評估。不過為了完整性所以這產品的特質該說明的地方還是要說明(XD,只好把前面曾經寫的再搬過來一下了),個人分為底下幾點給大家參考一下:

 

一、QX100與QX10的產品名稱是什麼呢?

QX100與QX10可以說是開創性極高的產品,不過該被稱為什麼也是讓我很感興趣的,在之前最主要的稱呼為鏡頭相機、SmartShot(國外也有網站稱為鏡頭模組啦)。不過到正式開牌的時候……,也不能說意外,但總覺得沒有那麼震憾XDDD。

7124f047044a8d74f2a393c76e15f461

廠商稱之為「Smartphone Attachable Lens-style Camera」,如果以中文來看的話,就是「智慧型手機附加的鏡頭型態相機」。不過我想這樣名稱稱呼有點長,台灣正式販售的時候,要嘛就是用原來的英文,要嘛就是翻成中文時簡化一些,若簡化的話,我想「鏡頭相機」是比較可能的,不知道廠商會不會出現更有創意的名稱。

二、實物接觸不完美的動手玩以及鏡頭相機介紹
這一次原本很期待可以能夠玩到鏡頭相機,最重要的是軟體介面以及操作的流暢程度,但很遺憾的是現場只能開機,還不能開放與相機連結測試。所以事實上就只能把玩硬體……哭哭Orz。
 

53f660a94eb42ad9afc5980d7cd6e41e

因為之前QX100著重較多,所以這次特別注意QX10。

 

b1e149ccaee46a927cdcf37c1e9b4cd9

鏡頭相機下面有腳架孔。



368df8f5c63e452f77f115f0f7ef1fab

電源鍵。下面也可以看到「OpticalSteadyShot」,有防手震的機能。雖然沒有實拍,如果是在暗處又是用高倍望遠的焦段來看,即便是有防手震,手晃應該還是難免的。

 

94abee0167b05d0c71af6ceb3664db52

36838cce751534e1bf3952006cfb82d4

電量顯示螢幕(不過老實說,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資訊的顯示)



60cf47d1545b79b929c5c97bf87a18fd

在相機上講吊飾孔會不會怪怪的XD,總之有這個設計是重要的

 

757dd0563e11411bc2d3f4bb942308e8

腳架孔。


6a93254b52e77ec52dba6d00fda21d9c

應該是Micro USB。



85ea0a4b2f37529413f3baf733bed517

變焦杆以及快門鈕。



d91205a18ca839354a16d42878e08474

背面則是放電池之處。

 

bb0a77ebec42d81261fa006d4e3cf88c

所使用的電池為NP-BN。



1dfd4d81332f91c2d300b659428222ef

正面資訊:G鏡頭,10倍光學變焦,以及光圈與焦段相關資訊。

 

4b0975e3782e62a2a65ed16be49b04e3

背面資訊:型號、相關認證、可使用的記憶卡等。



87677352bd1266ec335c4d5f96394146

縮短時。



bd0b752bd7d8cd8309a4a846084a14c2

伸長時。

165fecbc1648f17341de0a18b13212bd

跟Android公仔比一下大小。


以上的部分看過後,再看之前流出的操作說明,我想基本上對於鏡頭相機這樣的產品,應該有很完整的認識。


 

016bdf853df3a848f29be4cc943e7999

  1. 電源鍵
  2. 麥克風
  3. 顯示螢幕
  4. 扣環
  5. 腳架孔
  6. 調整環(DSC-QX100才有,這部分本來有點難想像,不過應該就是調整光圈或是快門的設計了)
  7. 指示燈:綠色代表開機中,橘色代表充電中,紅色代表錄影中
  8. 變焦桿
  9. 快門鈕
  10. 多功能孔(在想像上如果這鏡頭能夠連接電腦的話,應該就是透過這個,但既然叫多功能,會不會有機會接閃光燈或是攝影棚同步線之類的呢?)
  11. 重設鈕

 

三、關於軟體以及操作介面

5f102772ea6a64a9532d51a2e57467ab

這部分參考了官方影片以及國外動手玩來補足,不過應該有足夠的資訊讓你了解這樣產品實際使用的情形。

 

8ab09ac73ee07b29a114474cff987701

透過的程式是PlayMemories Mobile

 

5451180883ae19237d360dc185990a32

使用NFC的機制來進行快速配對。

 

2d13730d9dde39133654758b6587413e

官方影片有特別點出分享這部分,但影片中並不是連續操作的過程,但這部分在國外媒體也沒有看到,這應該是要注意的重點之一,若有考慮購買的朋友,好不好分享應該要列入考量。

 

4e10f1e7b2059460f0761a8beabb9a37

至於軟體操作介面,我是找到了Whatdigitalcamera的動手玩影片,有比較詳細的呈現。看得出來有畫面左上方顯示的光圈先決模式(不過他用的是QX100,而非是QX10)。左下方是光圈(目前是5.6),再下方是快門(顯示為1/400),沒有特別去加減EV值。

底下找了二家國外媒體的動手玩,可以參考一下:

The Verge影片,有兩個地方可以看得到介面操作以及流暢度,一處是35秒至50秒間。另一處是1分06秒至1分37秒開始觀看。

 

Engadget影片,軟體操作有關的部分在1分06秒至3分29秒,在這邊可以感受得到整體流暢度以及等待的時間。
 

Whatdigitalcamera的動手玩影片,軟體操作部分講的不太多,但他有軟體一開始啟動的畫面,從1分處開始。

 

四、那麼配件呢?

ccc1b2cd0df28b67b6396aa2a4ff5738

這件事情真令人遺憾,目前看到的,就只有裝鏡頭的攜行筒(Soft Carrying Case),QX10的要價25美元。

 

4e2bc548ed4159d6eded453ce71fe5cb

而QX100的鏡頭攜行筒呢,要價35美元。

所以想要什麼額外的閃光燈或是連接線什麼的,目前來看應該是沒有什麼很大的機會吧。不過話說這樣定位的產品,用到額外配件的機會應該是不高。

 

五、購買評估:


2b431c036070a251fa188e1fcba37982

QX100要價500美元,台幣落在1萬5左右。



213ae337668d3aab8ebe214f8ec26400

QX10要價250美元,台幣落在7500元左右。

預購時間到9月28日,若沒有意外的話,產品在9月底就可以出了,算是滿快的。

 

73f9eea6ffd69847c1a9f1e8a145054f

如果你問我這樣的價格貴不貴?我會說很有競爭力,雖然其中的QX100要一萬五,已經可以買到很棒的隨身機了,對於一般想要拍照的人而言,實在是不便宜。但老實說這樣的東西並不是賣給初入門想要買一台比較高檔相機的族群。如果你是以買相機的心態來看這個產品,要比CP值很難輪得到QX100或QX10,光是機動性與拍照速度、流暢度就沒辦法與相機比了。

也就是說當你在拿其他相機來與這兩個產品比較的時候,大概就可以猜測可能是傾向不買的機會為高。

 

cb0a2dee83dac501a269bfc1d6217783

這兩個產品最為重大的價值是在於以手機的方式來拍照可以得到很好的相片品質並且分享出去。而目前這樣的產品線是新的,沒有其他產品出現,就價位的考量上大概就是有沒有一萬五或是七千五的預算買下,而不是一萬五或是七千五可能太貴,所以選其他相機。因此可以想像得到現在應該不少人已經出手了。

對於這樣產品,個人的評價很高(可以參考之前的戰略與創新意義文章),就一般上班族而已,花一萬五或七千五買這樣的產品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當然前提是手上有高階智慧型手機)。

 

b0b9d58f4f0a3fe77047863a9d4d6c92

但在另一方面,個人其實有些疑慮。如果你有玩單眼的話應該就會知道,鏡頭買來都會用很久。但這個產品線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電力是使用鋰電池來供給的。就我自己而言,使用Nikon相機的交換鏡頭,其中一顆買到現在也過了好幾年,就算沒有十年,七、八年也是有),QX100與QX10的電池能夠供應這麼久的時間嗎?

想一想消費型數位相機才發展多久吧,不要說太遠。現在還找得到2001年或是2002年發表的數位相機電池嗎?就算是2005年發表的數位相機,現在也很難找到電池了吧。

因此買QX100或QX10應該要以消費機的觀念來看,而不能以鏡頭的觀念來看。也因此就我的觀點來說,這個產品線的價位沒辦法拉太高(我想一萬五應該是個很好的臨界點,消費機也很接近這樣的價位了),也很難像交換鏡頭那樣發展出許多不同焦段的鏡頭(雖然鏡頭相機理論上可以),趨勢走法會比較接近消費機,在賣得好的情況下會出後續機種的概念。也就是說應該是會走成相近常用的焦段鏡頭相機快速汰換,而不是像鏡頭那樣有不同的焦段然後汰換的速度比較慢。

 

920e48816bdfb7e17edf958701eac647

好啦,講是這樣講,但我現在想的是要買QX100還是QX10……尤其是白色那顆,科科。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3 則回應

  • 這就是沒有螢幕的HX9V吧... XD
    2013-09-11
  • 電池問題上我也覺得應該多下點功夫

    我在04年買第一台數位相機時就想過了(因為NOKIA的經驗)

    所以做了朋友眼中的蠢事

    買了台用AA電池的半專業機種(才5MP...哭哭)

    現在他們的被電池迫換了幾台機

    我的還在用,放FB夠用了

     

    2013-09-07
  • 我覺得這兩台定位滿特殊的,

    把中高階DC的嵌入式系統+OS部份簡化並且用Smart Phone取代,

    主要打到的族群應該是想買DC,但是又覺得手機拍照已經不錯了,

    為了價格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買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RX100好貴喔,買QX100就好了"的人啦........XD

    反正這年頭大家都有Smart Phone,這兩台應該還是會賣得不錯吧。

    不過我自己還是比較喜歡手機跟相機分開啦。拿著手機拍照看起來就不專業了啊

    2013-09-06
  • Zi

    http://www.sony.net/Products/di/zh-tw/products/index.html

    智慧型手機外接式鏡頭相機 Cyber-shot

    好長~

    2013-09-06
  • 600mAh??

    2013-09-06
    • spiky wrote:

      600mAh??

      600mAh 可以用很久了,螢幕最耗電,再來是 CPU。
      這「鏡頭」沒螢幕,CPU 也不需要很快,WiFi Direct 因為很近(就掛在手機背面)也不需要很強的 radio,沒什麼耗電的東西。

      當然... 不考慮閃光燈........... = =

      2013-09-09
  • 我覺得它是用來打交換鏡的高階消費機市場的

    像我本來還在考慮我前幾年買的LX3該升級到GF系列了

    結果看到他就發現根本就不用考慮就是他啦

    或許鏡頭交換的優點失去了(我要買GF應該也不會想去買餅乾鏡啦)

    但是多了可以馬上上傳跟檢視的功能

    這樣以後出門旅遊就帶一機(手機)一鏡就夠了

    吊飾孔也是旅遊機必備(官方廣告上有頸繩,但是看起來有點抖...)

    手機螢幕夠大還可以馬上看照片細節

    有的人出國就真的在考慮要帶旅遊機還是直接用可以立刻上傳順便打卡炫耀的手機

    此鏡一出順帶連最近的WIFI相機也打趴了

     

    2013-09-06
    • spiky wrote:

      我覺得它是用來打交換鏡的高階消費機市場的

      像我本來還在考慮我前幾年買的LX3該升級到GF系列了

      結果看到他就發現根本就不用考慮就是他啦

      或許鏡頭交換的優點失去了(我要買GF應該也不會想去買餅乾鏡啦)

      但是多了可以馬上上傳跟檢視的功能

      這樣以後出門旅遊就帶一機(手機)一鏡就夠了

      吊飾孔也是旅遊機必備(官方廣告上有頸繩,但是看起來有點抖...)

      手機螢幕夠大還可以馬上看照片細節

      有的人出國就真的在考慮要帶旅遊機還是直接用可以立刻上傳順便打卡炫耀的手機

      此鏡一出順帶連最近的WIFI相機也打趴了

       

      目前這東西根本打不到高階交換鏡市場
      根據it media的實測

      http://camera.itmedia.co.jp/dc/articles/1309/05/news145.html

      目前QX-100的缺點包括無法自行調整ISO 且取景有延遲又無法連拍
      光是這2點就足以讓高階交換鏡玩家縮手了

      目前這產品大概只適合想買新玩具來玩玩的人
      如果要要求更好更多的實用性只能說等下一代產品比較快

       

      2013-09-06
  •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沒有我期待的資訊。

    ---------------直接告訴我哪裡可以買啊啊啊啊啊啊啊拜託

    2013-09-05
    • chengchunglee wrote: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沒有我期待的資訊。

      ---------------直接告訴我哪裡可以買啊啊啊啊啊啊啊拜託

      還沒開賣,要等九月下旬喔

       

      努力癮科技2.0中!
      2013-09-05
  • 我有想過這產品的定位, 它的目標消費者, 應該不是

    極輕度拍照, 這樣的使用者, 其實用手機就可以達到需求; 也不是重度拍照, 這群消費者, 對畫質、操作手感、功能性要求比較高, 可能還是會用 DSLR 或無反光鏡的 EVIL, 或者是進階的隨身機, 如 GRD 之類

    它針對的應該是, 有一群消費者, 雖然有智慧型手機, 但對於畫質並不夠滿意, 會想要得到更好的相片品質, 但又希望有機動性, 所以在進階隨身機上掙扎許久, 而 QX100 / QX10 就滿足他們的需要, 雖然 QX100 約 15000, 但它是顆蔡司鏡頭, 這樣算來, 其實它價格就切入甜蜜點, 且它又能分離鏡頭與觀景窗 (手機畫面) 讓取景、構圖更有彈性, 甚至未來在手機約滿時更新手機, 鏡頭相機還能繼續使用, 這產品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不過, 希望它拍出來的照片, 真的對得起蔡司這塊招牌, 而且許多廠商中, 大概就 Sony 跟 Samsung 同時有生產相機跟行動電話, Sony 等於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2013-09-05
    • David Lee wrote:

      不過, 希望它拍出來的照片, 真的對得起蔡司這塊招牌, 而且許多廠商中, 大概就 Sony 跟 Samsung 同時有生產相機跟行動電話, Sony 等於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BENQ表示~

      我也是雙管齊下呀XD~~

       

      2013-09-08
    • David Lee wrote:

      我有想過這產品的定位, 它的目標消費者, 應該不是極輕度拍照, 這樣的使用者, 其實用手機就可以達到需求; 也不是重度拍照, 這群消費者, 對畫質、操作手感、功能性要求比較高, 可能還是會用 DSLR 或無反光鏡的 EVIL, 或者是進階的隨身機, 如 GRD 之類

      其實我覺得這個客戶群不包含「用手機拍照就好了」的人,而其他的都包含在內。你所謂的重度拍照,要求比較高的這種消費者在經濟情況許可下,擁有一台以上的照相設備其實也不稀奇,然後根據場合來決定攜帶哪一種照相設備,或是選擇比較輕盈但是可以滿足要求的照相設備隨身攜帶。Sony 這次還推出了 QX10 與 QX100 兩種,如意算排應該就是想要讓涵蓋的客戶群範圍更廣泛。往下往上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