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改」經已執行「海淘電商」一遍混亂,香港水客也許再次活躍

by stoneip
2016.04.09 09:28PM
是中國「稅改」經已執行「海淘電商」一遍混亂,香港水客也許再次活躍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2016 年 4 月 8 日,中國正式執行 2016 年 3 月公告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即所謂的「跨境電商新稅制」。這個「稅改」改變過去兩年多「跨境進口電商」買賣低於 $50 免關稅,超過特定金額僅徵收約 10% 行郵稅的做法。

在新規定下,除了在政府清單名列的貨物根據新方式徵收增值稅(視產品而定不少於 11%)外,其他貨品都必須走回以前的貿易進口通道。由於清單上僅包含 1142 種貨品(例:已磨胡椒與未磨胡椒是兩種貨品),也就意味著這次改變如同把過去「自貿區的免稅政策」取消,僅限部份指定產品。

從政策的角度看,中國政府自 2014 年以來推出「自貿區」、「保稅進口」及「保稅倉」等措施都有利於活化電商,讓電商從過去只是把街上的東西搬到網上去賣,變成把海外的東西拉到網上去賣,而且還比較便宜。

因為這樣政策,「非法代購」的優勢開始消失,各類型的海淘網利用「先存倉後保稅」、運輸快、合法及免稅帶來的價格競爭優勢大幅增長,讓「非法代購」及「跨境水客軍團」的生存空間減少。

根據 iResearch 數據,「跨境進口電商」在這兩年的增長率達到 42.1%,佔進口總額 8.6%,預計 2016 達到 1 萬億元,將上升至 11.7% 的進口總額。

奈何,這樣的政策除了打撃「非法代購」與「跨境水客軍團」外,也同時打撃一眾中國品牌與實體消費,讓本來沒有渠道或無法承受較高價格購買海外品牌產品的民眾轉移至「跨境進口電商」。伴隨著中國近年因貨幣競爭與經濟下滑帶來的壓力,海外電商熱銷也就成為了打撃實體經濟主要環節。

china_custom_product

這次「稅改」背後的意思是什麼?真的是打撃海外進口,搶救中國實體經濟嗎?也許還要多一點時間去檢驗,但「稅改」後,「跨境進口電商」50元以下產品將不能免稅,而 2000元以上的產品將必須按照原來的貿易進口通道,肯定會導致消費者從「跨境進口電商」轉移到「海外購物平台」或「代購」。

另外,這次「稅改」也把各產品的行郵稅增加,按不同產品大概從原來的 10% 上升至 15%、20% 上升至 30%、30% 的上升至 40% – 60% 等等。因此,各類「跨境進口電商」的產品價格競爭優勢也將降低,海外生產貨品的售價與中國生產貨品的售價又將再次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稅改」從傳聞到落實只有一個月時間,而「政府清單」僅在「稅改」實施前三小時公佈,導致多個保稅區出現商家趕緊清倉通關或用盡方法搬離「保稅倉」。「政府清單」上雖然把產品各有分類,但仍然有含糊的地方,特別是當中有部份含糊指稱「其他」讓政策不適用。

考慮到有關貨品的運輸、銷焦與合約等所需時間多於三個月,加上現在「跨境進口電商」因「稅改」導致的損失,也許接下來「跨境進口電商」將會陸續出現違約、倒閉或整合兼拼的情況。

回到香港。雖然香港人淘寶購物屬出口而不受影響,但近年因「跨境進口電商」吸收的「中港水客」需求有可能再度轉移回到「中港水客」與「旅遊代購」,讓本來有緩和跡象的「中港水客」與「旅遊代購」再次活躍起來。

參考資料:

【此文章刊載於石先生部落;標題:中國「稅改」經已執行「海淘電商」一遍混亂,香港水客也許再次活躍;強制廣告:HisTrend.HK 給你不一樣的科技產品】


是別忘記,你看新聞的時候並沒有付錢,所以你也別要求太多的第2張圖
是睡在床上看電影的好方法,你也來打造一個 Cardboard Home Cinema的第4張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