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

2017.06.16 03:51PM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Razer 雖是一家以電競產品聞名的品牌,不過除了硬派的電競硬體以外, Razer 也設法將電競元素融入生活,也推出 Lifestyle 相關的周邊產品,除了服飾、智慧錶/智慧手環外,聲音相關產品當然也是涉及的領域,而 Razer 在今年也推出新版的 Hammerhead V2 系列入耳耳機,其中推出兩款數位介面,這次試用的則是藍牙版本的 Hammerhead BT 。

 

Hammerhead V2 系列耳機皆採用 10mm 動圈釹磁鐵單體,相較第一世代 Hammerhead 的設計,鋁材質的外觀採用更具特色的設計,並且在側面有著象徵 Razer 的三頭蛇標誌,而這個標誌不僅只是圖案,在 Hammerhead BT 中,三頭蛇會在充電時發出紅光、開始時發出綠光,即便身處昏暗處依舊能看到顯眼的三頭蛇。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圖

至於藍牙設計結構上, Razer 並非選擇把組件配置在耳機框體的設計,畢竟若採用框體內置設計,多半就會讓配戴感顯得沉重且耳機明顯外露, Hammerhead BT 選擇把電子機構做在頸後,但卻又不像常見的頸掛式入耳耳機有著近乎頸環般的大尺寸設計, Hammerhead BT 的機構宛若一塊軍牌(狗牌)大小。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圖

而且 Hammerhead BT 的電子機構設計也相當有巧思,雖然 Hammerhead BT 並非鎖定運動族群,不過畢竟走路的時候若位於頸後的電子機構跳動而拉扯到耳機線,就會牽連到耳機框體,此時耳孔就會有被拉扯的感覺; Hammerhead BT 的機構採用兩片式透過磁鐵吸附的設計,可將模組掛在衣領上,避免因為模組大幅晃動影響配戴感。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圖

Hammerhead 的藍牙電子模組內建有 160mAH 的電池,推估播放時間為 8 小時,充電時約約 2 小時,而充電的位置位於靠近左耳的麥克風控制器上,採用 microUSB 設計;藍牙可支援標準藍牙 SBC 以及 aptX 協定,算是主流的規格支援。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圖

Hammerhead BT 提供的配件包括硬殼收納盒與耳塞,與一般耳機的硬殼收納盒較為不同的是 Hammerhead BT 的收納盒還有用於固定耳機框體與電子機構模組的泡棉,這樣一來可減少金屬框體與其他塑料件摩擦的機會;至於耳塞提供一個三節式與三個不同尺寸的單節耳塞,可惜的是筆者耳孔比一般人略大,三節套無法密閉,故以 L 號單節耳塞為使用基準。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圖

此外筆者覺得 Razer 在一些小細節也比一般的品牌更重視,除了造型獨特的收納盒外,包裝內的 microUSB 充電線不只有著 Razer 的標誌,同時端子頭還附上保護蓋,雖說這些都是屬於附加價值的一部份,但卻也讓購買 Razer 產品的使用者感覺他們在產品從小細節到整體的重視。

 

筆者個人強烈建議使用的時候需要把控制模組夾在衣服上,畢竟它不是傳統頸掛式設計,若不把模組夾在衣服上,稍作走動就會因為重量而使耳朵有拉扯感;另外由於筆者外耳殼較深、內耳較淺的關係, Hammerhead 的框體與線材連接部分會較貼近耳內,造成線材壓在耳垂凹槽而由外耳殼自然垂下,不過這就屬個人耳型問題。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圖

聲音的表現倒是有些出乎筆者之外,原本預期偏向街頭潮流的 Hammerhead BT 會一味的加重低頻,不過整體來說雖低頻略多,但還不算是過於離譜的調音,音色算是適合一般主流流行音樂的,聲音的細節資訊也算是水準以上演出,不過在中偏高頻的地方偶而會產生刮耳的聲音。

是不只有型、亦悅耳動聽, Razer Hammerchead BT 藍牙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7圖

雖說目前此價格的藍牙無線耳機不少,但筆者認為 Hammerhead BT 有幾項不錯的特色:合乎水準的音質、精美的包裝與配件、會發光的側面、不會有異物掛在脖子上的設計等,都是這款無線耳機產品的特色,只不過未具備生活防潑水機能,若是要用於運動的朋友可能就要先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