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生命的又一源泉

2017.06.24 09:43AM
是3D列印—生命的又一源泉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3D-Printed Ovaries Offer Promise as Infertility Treatment

3DD

圖片來源:百度

3D列印的發展勢頭可謂迅速,在此之前,通過3D列印,已經可以製造出組織、器官甚至骨頭。而近日,科學家又帶來一好消息,實驗佐證:3D印表機製作出來的母鼠子宮可以讓母鼠正常孕育生命!這是人工生物領域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對於人類來說,意義也格外非凡:未來,女性的不孕不育症也可以通過3D印表機得以治愈。代孕再也不是解決女性不孕症的唯一方式。

全爲女性組成的科學研究小組日前在接受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采訪時說,小鼠的卵巢是由明膠製成的多孔支架構成。她們表示,這個實驗的關鍵是使人工設計的卵巢結構具有足夠的堅固性,在植入身體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損壞,同時要能容納老鼠卵泡,又具有足夠的多孔性,讓人造卵巢正常工作,並且跟血液循環系統自然融合在一起。作爲卵巢製作材料的明膠是一種膠原蛋白——哺乳動物卵巢中最豐富的一種蛋白質,與天然膠原蛋白相比,明膠更細膩,因此可以製成可用於3D印表機的「墨水」。

用3D印表機將卵巢製成後,研究人員會從另一隻小鼠的卵巢中取出卵巢細胞與人工卵巢相結合(卵巢細胞可以分泌並釋放激素和卵泡,爲卵巢帶來「生命之源」),然後將「整套「器官移植進小鼠體內。

科學家們稱這個3D列印卵巢爲「生物合成器官」,因爲它同時含有生物材料(卵巢細胞)和非生物材料(明膠)。 研究人員表示,明膠是天然生物材料,所以身體對從外界植入的卵巢沒有排異,並會將其識別爲正常的身體器官,所以該合成卵巢可以和正常的卵巢一樣具有完整的生育功能。

目前,該研究小組正在對豬進行試驗,相比于小鼠,豬的大小和生物學特性與人類更爲接近。雖然從小鼠到豬,3D列印子宮的發展又前進了一步,但研究小組表示,用3D列印術製作人類子宮還是一個巨大而艱難的挑戰。光從大小上來說,人類的卵巢細胞是小鼠的好幾個倍,而這也就要求列印出來的卵巢內部支架結構需要大很多,同時精密度必須保證。

科學家們相信,有一天人工合成的卵巢也可以幫助到那些卵巢功能缺失的婦女,讓她們重新獲得孕育生命的機會。相比于現在所采納的注射合成激素以刺激子宮機能的恢複,3D列印的子宮對身體的副作用更小,也更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