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的 Mac 硬碟讀取速度都很快,像是新 MacBook Pro、iMac 等的速度都拉升到 3GB/s 的程度了。但目前依然有不少人還在用舊式的 Mac 主機,像我就還在使用 2009 年的 MacBook Pro 作為我的工作機(之一),而像這樣老舊的 Mac 要提升速度到堪用的程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更換 SSD。
不過老舊的 Mac 有可能還只有 SATA2,就算換了 SSD 速度提升也還是有限;也有可能你覺得一顆 SSD 的速度不夠快,或是覺得 SSD 容量太小太貴,想維持機械硬碟來省錢。如果你有上述的情況,那麼今天這教學就很適合你了!
--
有任何蘋果相關問題都可以加我的 Line@ 問我喔!陳寗真人在線回答~

所謂的 RAID0,意思是將兩顆硬碟合併成一顆大硬碟,在寫入資料時會分散寫入在兩顆硬碟之中。由於資料是分散寫入的,因此讀取時就能同時從兩顆硬碟中讀取分散的資料來合併,讀取寫速度就等於一次用兩顆硬碟工作,理論上可達到單一顆硬碟速度的兩倍。舉例來說,今天一顆硬碟的讀寫速度是 100MB/s,而在 RAID0 加持下,就能提升兩倍達到 200MB/s 的高速。
當然理論跟實際還是有些差距,並不會那麼剛好達到兩倍。不過拜現在電腦性能高強之賜,要達到個 1.9 倍實在也不是什麼難題啊!但 RAID0 要怎麼做呢?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AID0 至少要有兩顆相同容量的硬碟才可製作,如本文首圖的 MacBook Pro 在移除光碟機之後剛好可以塞入兩顆硬碟,因此很適合用 RAID0 來幫你的電腦加速。不過請注意,在製作 RAID0 時會抹除硬碟上的所有資料,請千萬記得要先備份電腦之後才可以做 RAID 喔!
另外,由於你不能在系統碟上直接把系統碟做成 RAID0,因此如果你是要把電腦裡的兩顆硬碟做成 RAID,那麼你就得先準備一支開機隨身碟,用外接開機之後再用安裝程式裡內建的磁碟工具程式製作 RAID。



開啟之後會跳出另一個視窗,這裡面可以讓你選擇 RAID 的模式:RAID0 合併兩顆硬碟分散讀寫,能加快讀寫速度,總容量為所有硬碟的加總;RAID1 則是同時將同樣的資料寫入兩顆硬碟中,就算一顆掛了也還有另一顆可以救援,總容量為單一顆硬碟的容量;JBOB 則只是把兩顆硬碟做成一顆大硬碟,沒有備份救援也沒有分散讀寫,就只是一個...大硬碟而已。
我們這裡要做加速,所以就選擇 RAID0 囉~

接下來我們要選擇想要做成 RAID0 陣列的硬碟,這裡請千萬千萬要很小心,要是不小心選擇了錯誤的磁碟,那可是會把所有資料都給清空的喔!我這裡用的是 AKiTiO 的外接盒來示範,因此很明確得選擇前面標明 AKiTiO 的那兩顆硬碟。





我們測試一下速度~看起來很不錯,雖然是兩顆機械硬碟,但加起來的速度也能達到 SSD 在 MacBook Pro 2009(SATA2)下的 200 多 MB/s,速度提升不少!這樣一來就能用少少的錢獲得 4TB 的超大容量,速度也不會慢太多,感覺也是挺划算的做法。


不過 macOS 內建的 RAID 製作中就是靠軟體處理的陣列,沒有辦法完美地達到 RAID 陣列的最高速度,多少會受電腦影響而折損效能。在電腦中做 RAID 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靠軟體處理;但如果你是要將外接硬碟做成 RAID 陣列的話,千萬記得要購買如上圖這種可以用硬體做 RAID 的盒子,才不會過度折損效能而失去做 RAID 的意義喔!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