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18 - 氬Ar

2017.07.10 04:56PM
是元素18 - 氬Ar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聽起來很不起眼的氬氣
卻是地球大氣層中第三名多的元素
惰性氣體的它
懶也可以懶出價值!
元素18,氬Ar,Argon,化學,實驗,元素周期表
Photo credit: Thomas Hawk via. flickr. CC BY NC 2.0
氬氣英文稱Argon,源自希臘文的An(否定)+ergon(工作),就是不工作的懶蟲的意思,無色無味,也是惰性氣體的一員,穩定的它,目前知道的化合物只有﹝氟氬化氫﹞,是2000年由一群芬蘭化學家發現的,他們利用了人工加工而成,但溫度只要高於-256度C就會分解成<氬>跟<氟化氫>。

簡單介紹一下惰性氣體,若分子最外層為八個電子,它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易與其他元素化合,而且又是氣體,就會被統稱為 惰性氣體(Inert Gas)稀有氣體(Rare Gas)。如氦,氖,氬,氪,氙和氡。

* 002元素-He氦 : http://www.lifechem.tw/blog/141116
* 010元素-Ne氖 : http://www.lifechem.tw/blog/150408

元素18,氬Ar,Argon,化學,實驗,元素周期表
高純度的銫Cs利用氬氣保存 Photo credit: Dnn87 via. wikipedia CC 3.0

另外氬在地球上之所以那麼多,是因為具有放射性的鉀,釋出放射性的衰變後就會產生氬。鉀有兩個同位素,分別是鉀39跟鉀40,鉀40具有放射性,釋出放射性有89%會變成鈣40,11%則可能變成氬40。

※ 目前判斷火成岩相關石頭的形成年代,就是使用鉀氬定年法(Potassium-argon Dating),像是:火星探險結束帶回的岩石,就是這樣判斷年代。

而18氬與19鉀、52碲與53碘、27鈷與28鑷、90釷與91鏷都是這樣等等都是這樣的關係,科學家也會利用半衰期的原理,來測定不同物質存在的年代。

元素18,氬Ar,Argon,化學,實驗,元素周期表
Photo credit: Heartlover1717 via. flickr CC BY NC ND 2.0

氬因為產量多,價格親民,常被用在生活大小事;像是常被用來充填在需要保存的氣體。在貴重金屬的保存內、高科技的電板加工、博物館典藏、燈泡等,都會加入氬氣來增加壽命。

特別的是,通電的氬會產生藍色或藍紫色,部分霓虹燈會使用氬氣填充的燈管,通電後產生紫光;市面上曾出現盜版的紫外線燈,就是用氬燈來欺騙消費者!(小編深深覺得,廠商也是滿厲害的)
元素18,氬Ar,Argon,化學,實驗,元素周期表
Photo credit: Royal Institution via.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都知道地球大氣層中元素含量第一名元素是氮、第二名是氧,卻不知道第三名的氬氣。它默默的為不能添加防腐劑保存的物質延長壽命,是個很重要的元素!現今多數用高壓及溫度控制下,將氬氣變為<固體>氬來保存。


By 以後就可以說,好想跟氬氣一樣懶洋洋的Ivy小編

延伸閱讀:
010元素-Ne氖

資料來源:
●改變世紀的化學故事 王力 / 可道書房出版
●看得到的化學 / 大是文化
●元素圖鑑 左卷健男,田中陵二;朱佳仁/審校/聯經出版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
霓虹燈博物館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