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YOTA 的 Concept-i Ride
未來交通會變什麼樣子呢?之前來台演講的德國工研院副所長 Walter Ganz 就推測,隨著 AI、電動科技越來越進步,未來車輛可能也因微型共享興起,跟現在汽車外貿有著極大差異。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東京車展上,各大廠如何各自想像未來世界吧!本文圖片皆獲 Reuters 正式授權。

Concept-i Ride 的鷗翼式設計。

Concept-i Ride 跟個人智慧代步機 Concept-i Walk。

以 86 為基礎的概念車 Toyota GAZOO Racing HV Sports

膠囊式造型的 Toyota Wonder-Capsule,號稱以共享交通為前提設計

TOYOTA 的燃料電池公車。

ISUZU 輕型概念貨卡 FD-SI,蜂巢狀設計十分前衛。

Isuzu 的電動充電站

TOYOTA 的子公司 Toyoda Gosei 也發表了自己的概念車 Flesby,可以電子橡膠來改變其形狀並保護乘客。

Flesby 的內部構造。

YAMAHA 的三輪電動機車 MWC-4。

YAMAHA 另外一台類似滑板車的三輪電動車 Tritown。

YAMAHA 的次世代電動仿賽機車 MOTOROiD

INSIDE 之前也有介紹過這台福斯電動小巴。

Honda 的多功行動機器人 RoboCas Concept

Honda 搭載 AI 的自動除草機器人 Miimo,是不是讓人想到 Zenbo?

模特兒正坐在個人載具 ChairMobi 跟 Miimo 互動

Subaru 的 XV Fun Adventure,上面甚至可以架帳篷....

同時具備科技與風野風範的 Suzuki e-SURVIVOR 電動越野車

續航力號稱有 600 公里的 Nissan IMx zero e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