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力推法國文化,呼籲長棍麵包列入世界遺產

by Knowing
2018.01.13 07:30AM
是馬克宏力推法國文化,呼籲長棍麵包列入世界遺產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馬克宏力推法國文化,呼籲長棍麵包列入世界遺產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上個月義大利那不勒斯甩拋披薩榮登世界遺產,讓法國麵包師傅坐不住了,也希望法國代表美食長棍麵包能得此殊榮,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聲援,表示希望傳統的長棍麵包能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的認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

根據《中央社》,馬克宏今天(1/13)加入麵包師傅行列,他在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向一群資深的麵包師傅說:「法式長棍麵包令全球稱羨,我們必須保存其中的精髓與我們的專業,這就是它應該名列世界遺產的理由。」「長棍麵包是法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這種麵包本身也有特殊的歷史。」

為何長棍麵包可以代表法國?

台灣人常說的法國麵包其實是上述的長棍麵包,不知為何,長棍麵包在很多人心中就代表著巴黎。長棍麵包的由來有數種說法,一說是法國的圓形發酵麵包在18世紀後漸漸拉長,一方面是為了善用烤爐空間,一方面是為了讓麵包有更大的表面積,烤出更多法國人愛吃的麵包皮,最後就變成了長棍麵包。另一種說法是長棍麵包源自奧地利,後來傳進法國並大受歡迎,成為法國的傳統美食。

長棍麵包的成分十分簡單,只有麵粉、酵母粉、水跟鹽巴,滋味單純,因此長棍麵包與大部分的佐料、果醬、湯品都很搭,於是漸漸成為法國人的重要食品。馬克宏說,「這(長棍麵包)是個與法國人共度早晨、正午和晚間的傳統。」可見長棍麵包是法國人各餐都經常見到的美食。

因為長棍麵包沒有油脂,長時間放置會變得很硬,所以吃長棍麵包非常講究新鮮度,有些法國人甚至只要捏一下就知道長棍麵包出爐多久。剛烤好的長棍麵包外酥內嫩,是賞味的黃金期,而這正是法國人所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