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之父」久夛良木健澄清傳聞 PlayStation誕生跟任天堂反悔無關

2018.07.21 11:26AM
是與任天堂合作破局催生PlayStation? 久夛良木健:沒有關係這篇文章的首圖

市場上流傳已久的說法是,因為任天堂反悔跟Sony合作SFC光碟機,進而使得Sony自己開發了PlayStation。

首圖

在稍早於日本舉辦活動中,有PlayStation之父稱呼的久夛良木健透露,市場多年傳聞PlayStation的誕生起因與任天堂合作光碟機破局,其實是當時媒體穿鑿附會說法,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關連。

是與任天堂合作破局催生PlayStation? 久夛良木健:沒有關係這篇文章的首圖

稍早出席現任媒體內容研究者黒川文雄舉辦的第62次黑川塾講座時,久夛良木健表示市場傳聞PlayStation的誕生是因為當年與任天堂在光碟機合作破局,進而催生Sony自行投入PlayStation主機研發的說法,其實是當時媒體穿鑿附會說法,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關連。

久夛良木健表示當時成功將自己領軍研發的PCM音效處理晶片SPC700推銷給任天堂,並且用於當時計畫推出的超級任天堂主機,而久夛良木健也成為少數可以像任天堂員工進出任天堂工作場合的Sony員工,甚至當時任天堂更採用Sony研發的Unix工作站「NEWS」作為超級任天堂遊戲內容開發平台。

就過去市場傳聞表示,當年Sony計畫與任天堂合作光碟機周邊配件,藉由當時主流可儲存數百MB容量的CD-ROM媒介,與當時NEC禿吹的PC-Engine CD-Rom2、SEGA主導的Mega-CD主機抗衡,而當時合作產品計畫代號便是「Play Station」,分別可相容超級任天堂卡匣,以及針對超級任天堂打造的光碟格式。

不過,當時任天堂社長山內溥在美國任天堂社長荒川實的遊說中,以與Sony簽訂合約將影響任天堂遊戲內容授權管制,因此以片面終止合作情況,在當年CES 1991宣布改與飛利浦合作光碟機,因此讓久夛良木健等人決定排除反對聲浪將原本「Play Station」計畫案以實際遊戲主機產品投入市場競爭,成為後來眾人熟悉的PlayStation,同時也成立子公司索尼電腦娛樂 (後來更名索尼互動娛樂)。

而當時改與飛利浦合作的任天堂,後續其實也因為任天堂仍傾向以卡匣作為遊戲使用媒介,並不信任當時仍無法掌握的光碟儲存媒介,因此最終超級任天堂仍僅維持原本卡匣使用形式,即便到後續推出首款64位元架構設計的Nintendo 64仍維持卡匣使用模式,直到推出Nintendo GameCube才開始採用小型光碟存放遊戲內容。

雖然久夛良木健透露市場傳聞並非事實,同時也認為這樣的傳聞確實讓當時的Sony省去不少行銷費用,但從先前一些說法來看,若當時與任天堂的合作順利完成的話,或許就不會有現今的PlayStation。

11 則回應

  • 結果最終人類還是已體積小且方便的存取的記憶體當作儲存媒介。在那個年頭的確CD是最強大的存取媒介,N64時期還在使用卡夾的老任除了不容易破解以外後期的8cm光碟也是一樣堅持這種冷門的規格。看來看去還是因為老任看不起鬼光碟的發展性,所以Sony自己跳了出來搞。市場沒競爭被任天堂壟斷也不是件好事,只能怪老任自己養了頭老虎
    2018-07-24
  • 那原型交換機是假的?
    邏輯不太對喔
    2018-07-24
  • 看起來還是跟傳聞一樣,有什麼眉角是我沒有理解的嗎?
    2018-07-23
    • 再仔細看,是不是傳聞放棄合約才有PS和澄清先有PS才有終止合約的事。
      2018-07-24
    • 再仔細看,是不是傳聞放棄合約才有PS和澄清先有PS才有終止合約的事。
      2018-07-24
  • 事實上...

    只有 64DD, GameCube, Wii, WiiU 會用光碟

    Switch 用回卡匣🙈
    2018-07-23
    • 其實購物習慣的改變,有些人也不太需要光碟或卡夾,遊戲下載到記憶體媒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8-07-24
    • 當時瓶頸就在這裡, 你無辨法用小體積的晶片充當載體
      2018-07-24
    • 當時瓶頸就在這裡, 你無辨法用小體積的晶片充當載體
      2018-07-24
    • 卡匣的讀取速度更快
      2018-07-24
    • 攜帶型機器考慮到用電、尺寸、讀取穩定度,非碟盤型的媒體載具比較實在。這點在PSP的UMD失敗後就已經被證實了。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