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希望與市場競爭對手如亞馬遜、蘋果、Google、Salesforce在內業者,合作統一格式的開放醫療資訊框架,藉此讓藉由各類裝置蒐集的身體資訊可以互通使用,並且能推動更有效的人工智慧應用。

在此次Ignite 2018期間,微軟提出長達5年的人道主義行動AI發展計畫,其中便包含藉由人工智慧技術讓改善現有服務,而負責微軟健康照護部門的企業副總裁Peter Lee博士在受訪時表示,微軟期望藉由新技術推動數位化醫療應用,同時也也期望透過開放架構讓數位化醫療推廣到更大應用範圍。
如同人工智慧改變人類生活,Peter Lee博士也認為微軟進一步推行數位化醫療應用,將能在更多醫療技術帶來更大發展與突破。
例如將醫療資料與雲端運算結合,透過Azure服務進行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藉此能讓電腦協助判斷病患身體狀況,並且做到前期預測,或是可從現有案例發掘治療改善方式,而這也是微軟期望能藉由全新運算方式改變項目,同時也呼應本身藉由人工智慧改善人類生活的目標。
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過程,微軟認為必須訂定遠程目標,並且與更多市場夥伴攜手合作,而非僅只是憑藉自身力量,畢竟醫療科學研究應用必須仰賴更多數據,但這些數據往往難以透過統一形式取得,其中甚至涉及個人隱私問題,因此要取得符合使用需求的數據,其實往往比想像更難。
因此為了推動更長遠的醫療科學發展,微軟也與各地醫療機構、研究單位攜手合作,例如先前便與西雅圖癌症治療聯盟 (SCCA)攜手合作,藉由分析淋巴細胞研究癌症形成原因。另外,雖然在醫療科學研究與IBM似乎構成競爭立場,但若以推動醫療科學成長角度來看,微軟更願意站在協助、合作角度共同推動技術成長。
至於在算力應用部分,Peter Lee博士提及確實微軟目前已經開始投入運算量更龐大的量子電腦發展,但由於此類技術應用仍處於早期規劃階段,雖然未來必定能成為人工智慧、醫療科學發展重要基礎,但現階段主要還是會結合雲端協作方式投入相關應用,並且與各地區團隊維持密切合作。
而Peter Lee博士針對此次Ignite 2018活動上,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宣布與Adobe、SAP在內業者合作開放資料 (Open Data)架構,認為在醫療科學研究部分也應重視開放資料架構應用需求,例如藉由快速健康照護互通資源(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形式建立的健康記錄或病歷資料,讓更多醫療科學能以此建立更有用的學習分析資料庫,進而推動更多運用人工智慧的醫療技術發展。
站在醫療科學發展的角度,微軟認為應該以更開放心態看待,因此也與市場競爭對手如亞馬遜、蘋果、Google、Salesforce在內業者合作統一格式的開放醫療資訊框架,藉此讓藉由各類裝置蒐集的身體資訊可以互通使用,並且能推動更有效的人工智慧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