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 文化論】呱吉的民主開箱、公開透明,真是新政治嗎?

2018.11.14 08:45PM
是【YouTuber 文化論】呱吉的民主開箱、公開透明,真是新政治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是【YouTuber 文化論】呱吉的民主開箱、公開透明,真是新政治嗎?這篇文章的第2圖

呱吉宣布要選議員來民主開箱的時候筆者曾經對此抱有很深的期待。因為大多數年輕人對政治其實還是保持種拒絕了解的厭惡態度,並期待呱吉的民主開箱可以打破這種現況;這不僅是對呱吉個人的期待,更是對 YouTube 作為新媒體的期待。

包裝成「擺脫傳統」的傳統選戰

呱吉很喜歡在每次行動後面強調「捨棄傳統」、「不同於舊政治」,但是除了披露媒體業配這一塊,呱吉的選戰非常普通、傳統,也就是站路口、上戰車宣傳政見、政見交流、訊息傳遞而已。呱吉的行動其實就只是一個會網路行銷的無黨籍候選人。

議員很重要的活動是跑紅白帖,傳統的選民很重視議員勤不勤勞、在地方上看不看得到你。這些呱吉並沒有做很勤,但這跟他要擺脫舊政治無關,因為新人及小黨根本沒資源做這些行程。所以區公所查得到的活動像是送車、社區活動,以及誰都可以做的辦活動、站路口曝光、強調選舉經費少,說那些既有議員資源多這些無黨籍或小黨候選人常做的舉措,呱吉做的事情也就是這些。

承認吧,呱吉並沒有呈現新的東西。要嘛是包裝,要嘛呱吉其實也沒空好好企劃。總之,對選戰來說呱吉的作為稱不上對症下藥,投票日在即支持者和聲量都還是很低迷。都是在吃過往自己經營個人頻道和上班不要看成功的人氣而已。

以 YouTube 企劃來說也毫無亮點,沒有呈現既有政治結構,也並沒有為民主真的開箱到什麼,口口聲聲的公開透明也是一別的後選人早就做過的事情,像是公開經費甚麼的,所有的影片型態和內容都只是談心和紀錄 vlog 而已。

新媒體業配與舊媒體廣編

呱吉在這次民主開箱中最廣為人知的兩個揭露,其實也是唯二的揭露,就是民報未經查證的錯誤報導,以及新聞業配。當時激起了非常廣泛注意,也為了民主開箱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

不管觀眾承不承認,呱吉用了很清高的姿態在「教訓」這些舊媒體,但這不一定對,因為從自台灣媒體演進的整個進程來看,YouTuber 業配之所以普遍開門見山,並不是因為 YouTuber 比較誠實,而是趨勢。YouTuber 受眾非常討厭商業行為,經典案例是這群人拍了廣告之外受到退訂閱重創,所以改開一個創意廣告的頻道;現今 YouTuber 觀眾只接受公開承認業配的短片,假分享真業配一次被發現就難以翻身。如果不是這種趨勢,我們很難保證 YouTuber 會像現在這樣全部自揭有業配。

但當然不代表舊媒體業配是因為觀眾能接受,電視和報紙則具有一個程度的權威感,假新聞真業配應該要招致更大的道德譴責。差別在於電子和報紙媒體的受眾比較難有管道意識到他們其實被業配了,久而久之大多人習慣,也就變成了一種歷史共業。我們當然期盼自媒體去討論揭露這一塊,但在這次的開箱,呱吉並沒有把這個部分呈現清楚,反而變成一種「YouTuber 比較清高」的表現手法。

青年策略和傳統選戰

1124 是最多年輕人出戰的一次,選舉有所謂的水戰、陸戰、空戰,呱吉在行銷、新媒體這塊無異是佼佼者。他掌握了網路 Know How,讓他的視覺、網站 UI、網站流暢度是所有候選人裡面最漂亮、最成熟、最有水準的。但一樣不過是包裝成「擺脫傳統」的傳統戰略,全部平台的所作所為就是定時傳傳政見和候選人行程資訊。

如果不夠具體,有一個可以做的比對觀察是台中中西區候選人黃守達,黃守達的選區是台中市舊城,平均人口年齡較高,文化也傳統守舊。因為受眾的關係,所以黃守達在視覺和政見上理所當然不能有太大的突破。但如果仔細觀察他的視覺和戰略非常巧妙,例如挑了橘色和藍綠色作為主視覺,所以他的號碼 LOGO 做成橘色,既顧到了年輕人自身對視覺的要求,也不至於挑釁到地方長青族群的價值觀。同時在 IG 策略上用甜點文化來呈現自己對舊城區的情感和熟悉,如果說呱吉是「包裝成擺脫傳統的傳統戰術,而黃守達則像是隱藏於傳統包裝下的青年策略。是本次議員選戰中相當有意思的一號人物。

呱吉在利用影片來宣傳政見,由於本身的專業整支影片的流暢程度和表達節奏都非常精準易於了解,但其實利用影片來宣傳政見並不是甚麼新鮮事。呱吉的新鮮戰略是聊天機器人,而且也有不少行銷人在討論這件事。但公布多少人會投呱吉,對選情完全只會造成棄保效益,只會讓青年選民認為「原來呱吉選不上,我還是投吳崢吧」。

是【YouTuber 文化論】呱吉的民主開箱、公開透明,真是新政治嗎?這篇文章的第3圖
▲公布多少人會投自己,恐怕只會造成棄保效益

順道一提,此戰術的數位擴散的狀況也不好,但這很難預期嗎?呱吉明明自己就分析過,青壯年的這個年齡,呱吉的粉絲本來就是青壯年男性,這點他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他的粉絲就是對於按讚分享和表態比較躊躇的一代,所以本來就比較不會幫擴散。

而且呱吉公布選戰即時戰況不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的狀況比他在登記參選時預期的兩三千票少非常多,我最後一次觀察還不到一千票。

呱吉的目的如果不是選上,只是想所謂「屌打」舊政治,那他的策略當然正確,但如果此舉是為了能選上或增加選票,那就完全背道而馳。

最後一次民主開箱就是 11/24

選舉不是電商,也不是廣告投放。所以電商或是廣告投放的行銷策略在選舉都不代表轉換率,在議員、里長層級更加明顯。但連 Google 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Google 在選前有做了一個關於選舉的網路行銷課程,邀請許多候選人前往,但課程中的觀念其實是電商策略,並不適用里長和議員這種地方性連結強的選戰,足見現代社會中的人和選舉文化的真實面其實真的非常脫節。

同時,廣義的太陽花族群參選者眾,所以新人的粉專按讚數和追蹤數,不但不代表轉換率,很可能還是負指標。因為,可能都是同溫層的幾千人在按,所以看起來每個人的粉絲都很多很黏著,可是不但是同批人,而且都還不是自己選區的人,如果不察,分析選情時還很可能被這些數字矇蔽。

呱吉的 120 萬募資成功其實有不代表眾志成城,因為其實只有七百多個人捐,只是代表他的粉絲都比較有經濟能力。根據他自己公開的即時選戰來分析,這七百多個人裡面大概不到十五分之一是松信選區。這樣看下來,呱吉這個企畫的最後一次開箱就是開票,就是他這樣的選戰到底可以拿到多少票,很可能甚至是一個松山信義的空氣票到底有多少的指標。

雖然不是很支持這種莽撞的撒錢行為,但呱吉除了會講一些黃色笑話個人比較難以接受之外,將這樣的人送進市議會,是真的會對舊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擾動,因為他不是不能做,從他以往的行徑來看,呱吉就是不爽做或是沒空做。所以他不會對一些年輕人早已經看不慣的舊政治妥協,即便機會渺茫,仍然是本次值得進入市議會的候選人之一。期待他進入市議會,並且對那些瞎話大爆炸,市議會質詢難得終於可以直播了,呱吉絕對有能力讓這些直播變得更有看頭。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Inside」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是【YouTuber 文化論】呱吉的民主開箱、公開透明,真是新政治嗎?這篇文章的第1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