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稱「大年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常見的習俗有吃團圓飯、守歲、領取壓歲錢等等。2021年除夕的時間為2月11日,傳統上這天要貼春聯、年畫、窗花,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全家團圓,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除夕夜有哪些習俗呢?又有哪些禁忌該注意呢?這篇將一一解答。
除夕習俗:守歲、壓歲錢、吃年夜飯
除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逐除」習俗,也就是在新年前一天擊鼓驅除邪鬼,套用在現代就是放鞭炮驅逐年獸。而因為農曆將每月的最後一天定為「晦日」,因此身為每年最後一天的除夕就稱呼為「大晦日」,不過「晦」並不是晦氣的意思,而是指月亮的陰晴圓缺,朔的前一天為「晦」,晦日當天看不見月亮。
除夕最常見的習俗就是守歲,傳說守歲是防止年獸的侵害,因此人們要在除夕夜裡穿紅衣、點紅燈,徹夜不眠。年夜飯也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之一,菜色會有具有吉祥意義的年糕、不可咬斷的長年菜、有招財涵義的水餃,而「魚」不能夠吃完,要留一點代表「年年有餘」。
▲紅包。除夕的習俗包括贈與壓歲錢,古時候對壓歲錢非常重視,也有將上百枚銅錢串成一串,取其「長命百歲」的祝福意涵。現在則以紅包為主。
除夕禁忌:忌曬衣、在外逗留、打碎器物
通常在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家裡都會留一盞燈直到大年初一,這有帶來前途光明的意義,也和守歲防止年獸侵害有關。而在除夕夜時,在外晾曬的所有衣服都要收進家裡,不可以讓衣服「濕過年」,據說鬼神會在除夕夜纏在衣物上,帶來厄運。
除夕禁忌:
- 忌曬衣。
- 忌在外逗留。
- 忌說不吉利的話。
- 忌打碎器物。
- 忌串門,亦即年夜飯不能讓人打擾,「踩年飯」會讓家人不得安寧。
農民曆:
- 宜:裁衣、合帳、除服、成服、會友、納財
- 忌:祭祀、祈福、移徙、嫁娶、入宅
紅包金額量力而為
包紅包代表送給晚輩祝福,贈與紅包給長輩則是祈求對方能長命百歲,雖然表示心意,但務必量力而為,不需要太過勉強。如果不知道紅包裡要放入多少金額,可以參考「2021年春節紅包行情、金額、禁忌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