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PRO-I 強調 1 吋感光元件拍攝體驗 但恐怕僅能吸引專業影音工作者青睞

2021.11.25 10:52PM
照片中提到了ZEISS、ZEISS、essar T*,跟了索尼有關,包含了索尼DSC、電子配件、鏡頭、移動電話

雖然Sony Mobile強調Xperia PRO-I提供等同Sony專業設備拍攝功能,同時在規格上也確實有更好表現,已經熟稔使用專業設備的影像工作者或許不需有太大使用轉換,對於一般使用者恐怕還是會有一定操作門檻,加上相度較高的價位設定,不少直播主或業餘影音創作者或許會更傾向選擇還算方便攜帶的ZV-E10。

針對從即日起開放台灣市場預購,並且即將在12月15日開放出貨的Xperia PRO-I,Sony Mobile台灣總經理林志遠強調這款手機整合Sony影音技術,不僅延續今年旗艦手機Xperia 1 III的極致影音體驗,更在相機導入1吋Exmor RS感光元件,藉此在手機上實現等同相機般的拍攝效果,預期能吸引更多影音創作者、直播主青睞。

林志遠表示,相較先前推出的Xperia PRO定位在「連接裝置」,主要是透過支援毫米波傳輸功能與HDMI輸入設計,讓現場直播影音可以透過高速的5G網路服務傳遞,藉此作為內容導播、後製使用,此次推出的Xperia PRO-I則是聚焦在影音內容創作,並且藉由外接螢幕、專屬夾具、腳架等配件,讓使用者能藉由手機輕便性更容易用於拍攝。

而藉由搭載與RX100 VII相同的1吋感光元件,即便因為手機機身厚度設計限制,使得實際可使用畫素僅為1200萬,但每單位畫素感光面積依然可對應2.4µm進光量,因此能讓色彩深度有更好表現,同時也能確保手機端原本主打每秒20張連拍,並且對應315組自動對焦點的使用優勢。

因此,林志遠預期在Sony技術加持下,Xperia PRO-I將能吸引更多專業影音創作者青睞。除了專業影音工作者,林志遠也預期Xperia PRO-I同樣能吸引直播主與更多消費族群,並且強調會藉由更多社群平台的意見領袖增加宣傳力度,同時也將配合通路工作人員解說,讓更多使用者了解這款手機,甚至在與電信業者合作資費方案情況下,更預期能透過補貼大幅降低購機價格門檻。

不過,雖然Sony很早久已經推廣以手機拍攝電影級影片內容,但近年反而是蘋果更積極宣傳以iPhone拍攝電影,藉此強調以手機完成拍攝小成本製作電影的可能性,而包含三星、小米等業者也同樣以相同模式宣傳手機拍攝性能,甚至在華為與徠卡展開合作之後,更吸引許多中國品牌手機競相與相機、鏡頭業者合作,進而帶動「手機就是專業攝影設備」的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基於Qualcomm等處理器應用技術成熟,過去需要透過專業設備才能實現的景深移焦拍攝效果,或是影片中聲音能有遠近感表現,甚至像是抽色影片拍攝等,目前都能透過簡單操作即可在手機上完成,部分品牌更提供自動剪輯生成影片功能,讓使用者能快速創作精緻的影片內容。

加上包含蘋果等品牌說故事宣傳效果,使得多數消費者會更容易接受以更簡單方式拍攝精緻影片,因此就更容易留下「iPhone可以拍攝電影」等的記憶印象。

而回到Xperia PRO-I身上,雖然Sony Mobile強調提供等同Sony專業設備拍攝功能,同時在規格上也確實有更好表現,已經熟稔使用專業設備的影像工作者或許不需有太大使用轉換,對於一般使用者恐怕還是會有一定操作門檻,加上相度較高的價位設定,不少直播主或業餘影音創作者或許會更傾向選擇還算方便攜帶的ZV-E10,雖然不及手機般輕巧,但是也能對應絕大多數的拍攝使用需求,甚至拍攝鏡位選擇也同樣豐富。

因此,以目前Xperia PRO-I產品定位來看,顯然還是會成為專業工作者隨手拍攝,或是作為特定鏡位拍攝需求使用設備,多數消費者恐怕還是會傾向選擇使用其他更容易接受的拍攝設備,但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講究日常生活使用拍攝裝置規格,或許Xperia PRO-I的問世也能觸及此類消費族群。

但即便僅能吸引專業影音工作者青睞,其實也代表Xperia PRO-I的定位正確,在原本就鎖定金字塔頂端使用體驗定位的Xperia 1 III基礎上,額外強化更高拍攝體驗,藉此讓更多影音工作者選擇用於創作,顯然也能視為在市場銷售獲得成功。

8 則回應

  • iPhone最新這支拿來炫的電影模式就沒什麼消費者在意了
    2021-11-26
  • 請問....相機開久後會出現相機過熱請關機的畫面嗎?
    2021-11-26
  • 這定價真不知道來幹嘛,一吋也不是什麼很殺手的規格(何況這台上面閹割過的)畫素也低到沒辦法跟他廠做出鑑別。這才是真信仰吧。
    2021-11-26
    • 劉炫廷 影音工作者拿五萬去買台A7III不香嗎
      啊還是說這是一種逆向行銷?
      2021-11-26
    • 合理欸
      貼一點上FF ((X
      2021-11-26
  • 訂首發的音樂教育行業人士路過
    2021-11-26
  • 一般使用者會花48800買這支手機的機率不高吧?
    本來就是針對特定族群開發的機種。
    2021-11-26
  • SONY 真的可惜,看看隔壁棚,人家用專業的價格賣不專業產品的給自以為可以專業的消費者,而且還只是基本軟硬體,要更好效果,請再掏錢~怎能不賺錢!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