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梅雨季整天陰雨綿綿,又或是居住在潮濕的北部地區、沿海區域,除濕機已然是台灣生活的重要家電用品之一,合適的除濕機可以避免家具發霉、衣物潮濕、也可以讓家裡不再總是充滿了水氣。不過,在購買除濕機之前,是否評估過這款除濕機能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呢?除濕機運作的原理是什麼、該怎麼依照空間坪數大小挑選呢?本篇將介紹除濕機相關運作原理、挑選原則,也將介紹除濕機正確擺放方法,另外如果民眾購買符合節能效率標準的除濕機商品有機會申請貨物稅退稅補助最高1200元,詳情可參考「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
除濕機原理:壓縮機式除濕機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
依照運作原理不同,除濕機可以劃分為2種,分別為「壓縮機式除濕機」以及「除濕輪式除濕機」。其中,「壓縮機式除濕機」又可以劃分為A式和B式,在台灣以B式最為常見,市面上多數的除濕機都是屬於壓縮機B式。
壓縮機式除濕機的原理和冷氣相同,是利用內部的壓縮機、冷媒、熱交換器將空氣冷卻,讓潮濕的空氣遇冷凝成小水滴,再將空氣中水分凝結成的水滴收集至水箱裡,排出乾燥的空氣。換句話說,當除濕機吸入含有水分的空氣時,因為遇到了熱交換器,水氣會凝結成水滴,除濕機便會將水滴收集至水箱中,再乾燥的空氣則送回室內,也就達到了室內除濕的效果。
至於壓縮機式除濕機的A式、B式差異則包括適用環境的不同,例如A式除濕機的適用環境溫度在15度至35度之間,若低於15度則機器容易因為結霜而難以運轉。至於B式除濕機的適用環境溫度在5度至35度之間,具有除霜功能,因此台灣常見的除濕機大多屬於B式。
但也因此,壓縮機式除濕機的除濕效果和溫度有關,雖然B式可以使用於5度至35度之間,但當環境溫度低於15度時,除濕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壓縮機式除濕機的缺點包括難以應付寒冷又潮濕的環境、以及壓縮機運轉時容易產生噪音等等,不過在台灣容易購買、選項豐富讓它仍然是許多家庭的首要選擇。
壓縮機式除濕機原理:
- 讓潮濕的空氣在除濕機中遇冷凝結,收集水滴後排出乾燥的空氣。
- 優點:容易購買、選項多、耗電量較低。
- 缺點:低溫時除濕效果較差、壓縮機運轉聲音大。
▲壓縮機式除濕機運作原理。將潮濕空氣吸入後,透過讓空氣遇冷凝結的方式吸收水分,再排出乾燥的空氣。圖片來源
▲台灣市面上的除濕機大多是壓縮機B式,A式相對稀少。
除濕輪式除濕機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
相較於壓縮機式除濕機是藉由「冷」凝結空氣中的水氣再排出乾燥的空氣,除濕輪式的除濕機又稱為「吸附式」除濕機,是在內部安裝沸石、陶瓷等材質,透過風扇運轉讓這些材質吸附空氣中的水氣。在沸石等材質的材質吸飽了水氣之後,除濕機內部就會開始加熱,讓水氣蒸發,於是水氣就會被收集至水箱中,加熱後乾燥的空氣排出,除濕輪也就可以繼續吸收水分。
換句話說,除濕輪式的除濕機是藉由內部材質不停地吸水、蒸發水氣、再吸水而達到除濕的效果。也因此,除濕輪式除濕機的除濕效果不會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就算低溫也能有良好的除濕能力,常被使用在終年低溫的地區。
然而除濕輪式除濕機也有其缺點存在。例如在運轉時因為加熱蒸發水氣的關係,連帶空間內的溫度也會上升,還有除濕輪式除濕機的體積通常較大、使用較耗電、也容易有異味產生。
除濕輪式除濕機原理:
- 讓潮濕的空氣吸附在內部材質中,加熱蒸發水氣,排出乾燥空氣。
- 優點:不受外在環境的溫度限制。
- 缺點:體積大、較耗電、容易產生異味。
▲除濕輪除濕機的內部材質會不停地吸附濕氣,並且蒸發水氣後將乾燥的空氣排出,因此除濕效率不受外在環境溫度的影響。圖片來源
▲壓縮機式、除濕輪式除濕機運作原理介紹。
除濕機挑選:坪數大小怎麼挑?除濕能力判斷、省電標準
台灣市面上常見的除濕機以壓縮機B式為主,在挑選時,民眾需注意除濕機的除濕能力。通常除濕能力會以「公升/日」標示,例如1款除濕機的除濕能力為「22公升/日」,代表該台除濕機在最佳狀態下,1天可以除去空氣中22公升的水量。
那麼,該如何依照坪數大小挑選除濕機的除濕能力呢?依據經濟部發展局,民眾可以套用公式「坪數X3.3平方公尺 X 0.24公升 = 每日最大除濕量」來判斷。舉例來說,如果民眾的除濕空間為8坪,則可以挑選「8X3.3X0.24」,也就是最大除濕能力約每日6.3公升的除濕機機種。
不過如果覺得換算太麻煩,民眾也可以直接用坪數對應除濕機的每日最大除濕力,意思就是8坪則選擇「8公升/日」的商品,而10坪則選擇「10公升/日」的機種。不過需注意坪數估算可能會有誤差,且除濕效果也會受到牆壁材質、家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民眾在挑選除濕機時,可以選擇比預估的坪數增加2坪至4坪的款式,在使用時也較有彈性。
至於除濕機是否足夠省電、每年大約需要消耗多少電力,這些資訊民眾都可以前往經濟部能源局網站查詢。民眾可以直接選擇符合經濟部能源局1級或2級能效之除濕機商品,不僅能夠達到省電的要求,也能夠申請最高1200元的貨物稅退稅補助。
除濕機坪數大小挑選:
- 最大除濕力:「公升/日」,在最佳狀況下1天可以除多少公升的水。
- 公式:坪數X3.3平方公尺 X 0.24公升 = 每日最大除濕量。
- 也可直接對應坪數,例如8坪選擇「8公升/日」的商品。
- 建議選擇比預估的坪數增加2坪至4坪的機種。
- 經濟部能源局
除濕機耗電量查詢:
▲如今除濕機商品追求更高的除濕力、更低的耗電量,此外還有些會附加定時、乾衣、濕度智慧偵測等各種功能。圖片來源
▲早期挑選除濕機時,為了確保除濕機是否足夠省電會需要比較EF值,也就是「能源因數值」。不過現在民眾只需要從能源效率分級就可以判斷出商品的節能等級。圖片來源
▲於經濟部能源局網站,民眾還可以查詢到除濕機的年耗電量、年省電金額等相關資訊。不過需注意計算假設條件為每天運轉3小時、每年運轉180天,以及每度電2.57元。圖片來源
▲至於想要瞭解除濕機每日耗電量的民眾,也可以透過能源效率標示上的「額定除濕能力」、「能源因數值」進行計算。圖片來源
▲新購入符合能源效率1級、2級之除濕機商品,除了省電之外也可以享有貨物稅退稅優惠。圖片來源
除濕機該如何擺放才能有效除濕?除濕機正確使用方法
在購入除濕機之後,撇除溫度太低導致除濕效果不佳的問題,除濕機也需擺放在正確的地方才能夠發揮功效。由於除濕機的運作方式是將潮濕的空氣吸入機內、再轉換成乾燥的空氣排出,因此除濕機必須要擺放在空氣流通順暢的空間才能夠真正發揮效果。
使用除濕機時,建議將除濕機擺放在室內空間的中央處、確認該空間的空氣流通,而且地面平坦。避免將除濕機擺放在狹小的閉密空間、容易濺水的場所,且周遭切勿擺放發熱的器具、易燃物等,也要避免除濕機傾斜。至於濕度設定以50%至60%為最佳,或是也可以選擇能夠設定定時開關機的機種。
除濕機使用方法:
- 除濕時將門窗緊閉,打開櫃子。
- 擺放於室內空間中央處。
- 擺放於空氣流通的空間。
- 擺放於平坦的地方。
- 將覆蓋、吊掛在出風口附近的衣物、鞋子清空。
- 勿擺放於狹小密閉的空間
- 勿擺放於容易濺水的場所
- 勿擺放於容易漏油、發熱的器具或是易燃物周遭。
- 建議擺放位置與與牆壁、家俱、窗簾保持至少50公分。
- 台灣電力粉絲團
▲除濕機正確的擺放位置為房間中央,若擺放於角落會因為空氣難以流通而降低除濕效率。圖片來源
▲另外除濕機也可以搭配電風扇、循環扇使用,加強除濕效果。圖片來源
除濕機貨物稅補助最高1200元:線上申請流程、準備文件
至2023年6月14日為止,民眾新購入非二手之電冰箱、除濕機、冷暖氣機,且符合經濟部能源效率分級標示之1級或2級能效之商品,將可以申請貨物稅退稅補助。貨物稅減免補助金額將依照家電級距而有所不同,除濕機最低為500元,最高補助金額為1200元。
在購買符合貨物稅減徵資格的家電後,民眾可以於購買日次日起的6個月內完成退稅申請。申請時所需準備的文件包括購買發票或收據相關資訊、購買證明、商品型號等,詳細貨物稅申請辦法可參考「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而實際申辦流程可以參考「冰箱、冷氣、除濕機貨物稅補助線上申請教學」文章介紹。
2023除濕機貨物稅補助:
- 時間:至2023年6月14日止。
- 額定除濕能力小於每日9公升,退稅500元。
- 額定除濕能力介於每日9公升至12公升,退稅900元。
- 額定除濕能力大於每日12公升,退稅1200元。
- 線上申請辦法
- 實際申請流程
- 線上申辦
▲自2021年7月起,財政部推出了「簡化身分認證」的登入方式,民眾不再需要使用讀卡機就能夠完成除濕機貨物稅退稅補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