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頻繁嘗試Google推出的AI筆記服務NotebookLM,和ChatGPT不同的地方是,NotebookLM在每個筆記本都能上傳50個文件,文件包含PDF、文字檔、網址網址甚至是Youtube影片都可以。
每當使用者在對話框內問問題,NotebookLM除了自身的語言模型外,還會從這些文件中找資料幫你解答,就好像在寫論文的時候,這些資料成為你的參考指引。最棒的是這些資料沒有語言限制,你上傳英文的資料用中文詢問,NotebookLM可以尋找後用中文回答並標注引用英文資料的來源。
書籍加NotebookLM猶如跟作者諮詢
這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每年大概可以閱讀40-50本書,但常常在想一件事情,在這個時代人們不願意讀書,除了有更多有趣的事情來爭奪讀書的時間以外,是不是感受不到看書的價值。另外看完書後卻不知道怎麼實際應用,也是無法體現書籍價值的原因。
然而NotebookLM的出現,就可以試試看將數位版本的書籍上傳到NotebookLM中,並試著透過自己的問題,讓書籍的知識為我們解決方案。於是我把原子習慣這本書放入NotebookLM中,並寫下以下的提示詞(註:本人並沒有傳播翻印原子習慣書籍的行為,電子檔僅為自己掃描保持使用):
我現在體重從80.5公斤降到74公斤,想要進一步減重,主要的減重方式是不吃早餐,早上走路40分鐘,午餐和晚餐澱粉少量。請用「原子習慣」書的方法制定減重方案。
輸入完成後,NotebookLM就給我一個完整的制定計劃如下圖:
▲NotebookLM為我制定的減重計劃。
我想了一下這不就是諮詢顧問在做的事情嗎?如果一個營養師每小時的諮詢費為新台幣2,000元,每週一次就等於每個月8,000元。那原子習慣加上NotebookLM的價值每個月就超過8,000元了。最棒的是讀者其實不用真正讀完書籍,可以先問再讀就可。
對NotebookLM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最簡單的NotebookLM教學影片
人的麻煩就是科技業者的機會
如果NotebookLM威力這麼強大,那每個人應該都鋪天蓋地來使用,但事實上並沒有,因為光要掃描書籍或整理資料上傳到每個AI筆記本中,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所以一般人根本不會去做,人不做是因為麻煩,但對科技業者就是一種機會了。
除了Google這樣的科技巨頭,其他如微信讀書、Kobo以及台灣的Readmoo電子書出版平台,手上都握有大量的書籍數位化資料。
其中特別是微信讀書App,只要每個月固定費用幾乎可以瀏覽大部分的書籍,包括832頁厚的馬斯克傳。而且微信讀書已經在App裡導入了語言模型的做法,可以在書籍每個章節透過AI為讀者整理大綱。
既然如此的話,微信讀書可以讓每月付費的使用者訂閱開始類似NotebookLM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加價選購,微信讀書可以根據語言模型調用書籍內容的次數分潤給出版社,就像是Spotify根據歌曲播放次分潤給音樂創作者一樣,而這樣的做法Google早就驗證了成功之處:
Google為了獎勵愈多人願意將真實世界的知識放到網站上,發展出了Adsense廣告的做法,網站擁有者向Google申請廣告資格,網站上就會出現Google聯播網,當搜尋某個關鍵字進到網站中,如果網站內容旁的廣告剛好符合搜尋者的需求者,就會點擊那個廣告,這樣網站主獲利了、廣告主得到使用者、Google也賺得廣告了(當然第一頁搜尋的關鍵字廣告更好更貴)。
Google自己也透過Google圖書早就掃描了全世界的書籍,當然也可以做到一樣的事情,只要在Google圖書中開啟服務就可。
期待科技巨頭以及電子書出版平台能夠推出這樣的功能,這樣對圖書創作者、讀者和平台業者都能得利,說不定是下一個書籍復興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