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org 宣布設立 1500 萬美元亞太 AI 機會基金,支持台灣等非營利組織及區域 AI 發展。
Google透過旗下慈善組織Google.org以1500萬美元作為亞太AI機會基金,協助亞太地區境內藉由AI發揮更大潛力。而在第一階段由亞洲公益創投協會AVPN選出,並且獲得亞洲開發銀行ADB支持、獲得資助的49個社會影響力組織,其中包含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將推動、提升弱勢群體AI素養的「AI麻瓜共學團」,以及國立台南大學專注於強化南台灣AI技能、建立教育創新生態的培訓項目,另外也包含透過母語教學,讓東南亞移工學會如何運用AI技能的One-Forty。
「透過 Google.org 亞太AI機會基金,我們得以打造『AI麻瓜共學團』這個開放共學的生態圈。夥伴們在此從AI新手變為種子講師,跨界協作,並且將所學帶回各自的社群與角落。我們相信,這種學員蛻變、帶動擴散的模式,能讓技術真正回應社會需求、成為更公平的力量。」─ 蔡淑芳,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我深信AI不該只屬於科技菁英,而AI的力量更能為資源相對有限的南臺灣帶來改變。感謝 Google.org 的支持,讓台南大學有機會發展AI 成為在地學生、工作者都能掌握的工具,從貼近需求的教學模式出發,打造南部AI教學樞紐,連結全球經驗,為地方注入AI轉型的新動能。」─ 曾憲立,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兼 EMBA 執行長
「在AI的時代,語言與資源隔閡不該阻礙80萬東南亞移工參與技術革新。感謝Google.org 支持,讓One-Forty能結合十年的經驗,以母語教學、量身課程與學習社群,幫助移工善用AI。我們相信,當他們擁有AI自信與能力,不只安居台灣,更能返鄉帶動家鄉發展。」─ 陳凱翔,One-Forty創辦人
亞太區擁有20億快速增長的勞動人口,而且語言、文化和經濟的背景極其多元;而獲得基金的這些組織,將會為最需要的人提供在地化的AI培訓和資源——從印度鄉村地區的「個人企業家」 (solopreneurs)、新加坡的家事移工,到日本的身心障礙者以及他們的照護者。這些計畫包括針對各個在地市場量身打造、實際的AI應用,提供更用得上、更有效的培訓。這種目標明確的方法將有助於弭平現有AI相關勞動力發展的差距,確保沒有人會在這波浪潮中被遺漏。
Google.org同時宣布擴大「Google.org亞太AI機會基金」,額外挹注1200萬美元,希望協助更多勞工、小型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在他們的社群中充分運用AI。
其中包括額外提供AVPN 1000萬美元,幫助他們持續協助亞太區的勞動人口適應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目標是為整個區域培訓72萬名勞工以及10萬家微型和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是亞太經濟的支柱,佔所有企業的96%,也僱用了高達80%的勞動人口;然而,研究顯示,許多中小微企業由於培訓機會有限、缺乏數位基礎設施以及財務資源受限,在發展AI技能時面臨困境。
其中也包括一筆200萬美元的款項挹注Infoxchange,用來為亞太區1萬家非營利組織提供AI培訓和工具,包括最近在「Google非營利服務」 (Google for Nonprofits)中推出Gemini的相關功能。這會協助這些組織運用AI促進社會公益,並且在他們的社群中創造正向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