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al Robots 透過協作機器人推動台灣半導體升級,提升自動化水平。
由隸屬於Teradyne Robotics的Universal Robots (UR,優傲科技)舉辦Collaborate Taiwan 2025協作機器人 (cobot)大會活動,今日 (5/8)吸引約500位半導體、電子、金屬加工、醫療製藥等關鍵產業專家、合作夥伴與終端用戶參與,同時也說明將以新款協作機器人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同時也計畫擴展台灣半導體產業升級。
Teradyne Robotics亞太區銷售副總裁陳培東說明,協作機器人並非用於取代傳統人力,而是協助企業加速轉型,並且讓人力資源能更有效率運用。同時也說明Universal Robots推動的協作機器人更強調實現物理上的人工智慧實質應用,透過人工智慧與人協作,或是進一步與機器人之間執行工作任務。
而Teradyne Robotics台灣業務總監鍾秉光更指出,目前Universal Robots投入協作機器人發展已經相當多年,同時產品也已經發展至第六代,更與NVIDIA等業者進行合作,因此能比其他競爭對手有更豐富產業應用經驗,更預期能藉由不同規格設計的協作機器人深入不同產業應用,進而加速台灣在地產業轉型,尤其在作業精密度越來越高的半導體產業,協作機器人更預期是不可或缺的應用資源。

在Universal Robots新版協作機器人設計中,已經與NVIDIA以Jetson AGX Orin開發平台為基礎的加速器整合,並且能透過直覺訓練方式讓協作機器人學習如何作業,並且廣泛應用在產線組裝、拆卸、搬運,或是進行品管控制、測試等場景,目前合作夥伴則包含空氣清淨機業者Dyson、半導體設備製造商Lam Research (科林研發)、西門子與JVC Wood等,目前亞馬遜在其貨運配送中心也導入Universal Robots旗下協作機器人,藉此加速貨品運送效率。
此次於台灣舉辦活動中,Universal Robots展示其包含UR3e、UR5e、UR10e、UR16e、UR20、UR30等協作型機器人,分別應用在半導體、電子零件、金屬加工、智慧物流、醫藥產業應用場景,強調以協作機器人高精度、高度可靠性等特性完成各類工作,例如精準進行產線上下料、精密組裝、加工,或是穩定搬運貨品、分貨,另外也能用於需要一致操作品質的藥物檢測、分裝等操作需求。


針對接下來在台灣市場佈局,鍾秉光表示將持續與台灣在地業者合作,並且推動更多產業升級、轉型,同時也能透過協作機器人改善人力短缺等問題。至於針對當前美國政府提出關稅政策、技術出口等影響,陳培東則表示目前還不會有明顯影響,同時對中長期發展深具信心,而Universal Robots Cobot產品管理總監Eric Andersen則進一步說明協作機器人的另一項優勢在於佈署應用彈性,因此在當前地緣政治、政府政策影響之下,可讓製造業者能快速遷移產地,並且以協作機器人快速重新建置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