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貼手機螢幕保護貼是很簡單的居家修繕
經常看到朋友的手機保護貼破損沒有更換,除了看起來不舒服之外,也有潛在割到手的風險。然而,自己DIY貼螢幕保護貼其實一件不怎麼困難的事情。只要買到合適的保護貼,加上一點基礎工具(通常保護貼套裝會附),和一點點耐心和巧手就可以貼的還算漂亮。
工具材料清單
螢幕保護貼所需要的工具跟材料通常在賣給消費者的保護貼套裝中就有準備齊全。通常情況下,只需要準備噴水用的噴霧瓶或是撒水器(甚至手沾點水灑上也可)
注意:DIY 都有一定的風險,請注意安全。

螢幕保護貼有好多種,貼法有點不同
目前螢幕保護貼的種類按照基材的不同,大致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最傳統的類似犀牛皮或是卡典西德的PET/TPU塑膠保護貼,再來就是目前主流的玻璃貼,最後就是非常適合折疊機的水凝膠保護貼。
PET/TPU塑膠保護貼的難點在於氣泡不好處理,玻璃保護貼容易翹邊,所以需要填縫劑,而水凝膠保護貼的延展性太好,有點容易不小心拉太長造成皺摺或是超出螢幕外緣。
不管是那一種,只要有灰塵,都很不容易處理,所以清潔真的很重要。

主流的玻璃保護貼抗藍光、防窺等附加功能重要嗎?
除了傳統的PET/TPU保護貼之外,玻璃類型的保護貼會有些附加功能的類型,例如常見的抗藍光、防窺、磨砂塗層、鋼化玻璃、藍寶石塗層、疏油疏水塗層等等。我們在這裡稍微說明一下。
抗藍光:跟眼鏡的抗藍光一樣,透過抗藍光塗層將比較容易視覺疲勞的藍光濾除。同時也稍微會影響螢幕的演色能力,筆者自己是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附加功能,如果希望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不如少使用螢幕一點,甚至許多手機可以調整演色表現,讓他的顯示更加接近自然色即可。
防窺:這個很實際的功能,對於經常搭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的讀者來說特別有用。可以隨時保持自己的隱私。強力推薦給注重自己隱私的讀者和年輕女性。
磨砂塗層:這種類型的觸感比較有摩擦感,而且也減少螢幕的反光,長時間閱讀可以降低眼睛的疲勞。有些人很喜歡,例如筆者。但是它也會讓螢幕表現好像透過一個毛玻璃一樣,變得比較霧,算是見仁見智的一種類型。如果您是使用有電磁筆的手機,這種保護貼的質感像是在紙上寫字,很搭配喔。
鋼化玻璃:這種類型跟磨砂塗層剛好相反,可以讓螢幕變得透亮、反光同時也變得很嚴重。手感則是變得異常滑順,好像手上有水一樣的觸感。筆者不太喜歡這種類型,雖然說這種類型特別抗刮,硬度也很高,但是用久了也是容易在邊緣開始逐步崩解的類型。
藍寶石塗層:類似鋼化玻璃
疏油疏水塗層:這種類型的塗層跟磨砂或是鋼化玻璃都可能相容,絕大部分的玻璃類型保護貼都會附帶這個功能,但是部份比較低價的玻璃保護貼會省略這個塗層。代價就是經常性的看到手機螢幕髒髒的,看起來油膩膩。因為人的手指上總是有點油,建議保護貼一定要買具備疏油疏水塗層的,不要省這筆錢。

第一步:去除舊保護貼、清潔和除塵
PET/TPU和水凝膜類型的保護貼只要用指甲摳一下就可以撕下來了。非常容易。
但是玻璃類型的保護貼,真的要小心一點。如果沒有帶眼鏡的朋友,建議戴上護目鏡、戴上口罩,免得不小心撕舊保護貼的時候噴到眼睛或是嘴裡。可以的話建議也戴上橡膠手套或是可以保護手免於玻璃碎屑割傷的手套。
玻璃保護貼請用保護貼附上的Pick或是任意的Pick從側面將舊的保護貼撬起來。並且逐步小心的取下保護貼。由於玻璃保護貼非常容易割傷手,請務必小心。另外,取下之後,也請用廢紙包起來之後拿去廢玻璃回收。
如果您的手機之前沒有貼保護貼,那麼請先用酒精好好的把表面給清潔乾淨。你會很訝異手機螢幕怎麼可以這麼髒。在好好清潔之後,建議先用保護貼附上的眼鏡布或是您找一個全新的眼鏡布來擦。舊的眼鏡布就不要用了,往往可以愈擦愈髒。
擦乾之後,小心呼吸不要噴氣到手機螢幕上,並且準備膠帶,把手機拿起來,從側面看哪些灰塵用膠帶仔細清除。這個動作格外的重要,如果除塵沒有做的足夠徹底,貼上保護貼的時候就會看到永遠消不掉的氣泡。
如果您有防滑墊,最好這時使用。會協助後續貼保護貼的工序做的更加確實。


第二步:噴水、對齊邊緣、貼上膠帶做把手
在徹底清潔和除塵之後,接下來的部份相對很簡單。初學者建議購買附上保護貼協助框架(大陸說法叫貼膜神器) 的玻璃保護貼,基本上只要用這個框架搭配通常會附上的刮卡,就可以輕鬆把保護貼貼好了。
準備工作在已經徹底除塵的螢幕上噴點乾淨的水,保護貼的上層(保護貼與手指接觸面)貼上一段膠帶當作把手。因為我們等等會從內鏡頭這面開始貼,所以膠帶的位置最好是靠近底端,也就是內鏡頭的另外一邊。
接下來將保護貼的下層(保護貼與手機之間)的外膜撕掉。接下來好好對齊靠近內鏡頭這邊的短邊。請注意,這裡對齊有個秘訣,保護貼不要把下層外膜全部撕掉,只要把大約1/4的部份撕開,剩下的部份保持外膜還在保護貼上的狀態,並且將另外一個短邊對齊即可確保沒有貼歪。大部分的玻璃保護貼因為整個是剛性結構的,整個下層外膜大多是一整件,而單價比較高的水凝膜常有已經切好的下層外膜,方便我們只撕下1/4。
如果貼歪了,這時候還來及修正。趕快利用還有水的狀態滑滑的可以移動保護貼,把它對正。



第三步:繼續貼保護貼過程中除去氣泡、除塵
邊貼保護貼邊用刮卡或是塑膠卡片除氣泡,這時要稍微分辨一下,氣泡的產生究竟是單純貼太快產生的氣泡,還是因為灰塵造成的呢?如果是灰塵,這時候就要再拿一段膠帶仔細的把灰塵黏走。並且記取教訓,下次除塵要更徹底才行。
如果是PET/TPU形式的保護貼,盡量要耐心一點,邊用刮卡確認保護貼邊緣,邊除去氣泡,千萬不要心急。如果除塵不夠完美或是呼吸的時候噴氣到保護貼與手機之間,有可能會造成落塵,如果您有吹氣球,這時候可以拿來利用但小心不要讓灰塵吹到黏在保護貼上,但是如果很不幸的灰塵已經黏在保護貼上,這時只能用膠帶協助把灰塵從保護貼上黏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