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son 預測 5G 用戶將超過 29 億,固定無線接入與 5G 獨立組網將成電信商獲利關鍵。
Ericsson公布最新《行動趨勢報告》,預測2025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突破29億人,2030年則上看63億人,佔所有行動網路用戶約三分之二,同時預估到2030年底,全球高達80%的行動數據流量會透過5G網路傳輸。隨著生成式AI與AR裝置的蓬勃發展,行動網路正快速進化為新世代運算與連接核心。
報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至2025年第一季間,行動數據流量年成長率達19%,儘管增速放緩,但長期趨勢仍維持穩定攀升。目前已有35%行動數據流量來自5G網路,預期至2030年底將超過八成,而驅動因素來自兩大應用趨勢,包含新型終端裝置 (如AR眼鏡)進一步進入市場,同時也包含支援多模態生成式AI的運算需求激增。
Ericsson表示,AI生成應用不僅在智慧手機上成為關鍵賣點,相關技術也正重塑行動網路的設計與效能需求,而上行鏈路頻寬與低延遲表現,則成為AI應用體驗關鍵門檻。目前全球行動網路平均下行與上行流量比例為90:10,但AI應用中上行流量比重高達26%,使得5G獨立組網 (Standalone, SA)成為實現差異化連接與即時互動體驗的核心技術。
報告同時指出,目前全球已有逾80%電信商提供固定無線接入 (FWA)服務,其中57%更是透過5G網路實現高速FWA應用。5G FWA憑藉佈署迅速、成本優勢及服務多樣性,成為電信商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特別是在缺乏光纖基礎設施的地區,FWA可望有效縮短數位落差、推動社會數位化發展。
台灣Ericsson總經理周大企表示,預計到2030年時,包含台灣在內的東北亞地區5G滲透率將達85%。搭配個人化AI代理服務 (AI Agent)、RedCap輕量化技術,以及5G SA架構導入,未來網路將不再僅僅是「盡力而為」的傳輸管道,而是提供即時回應與差異化效能的關鍵平台。
此外,根據報告顯示,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提供FWA服務電信商,導入「按速度收費」資費模式,相較去年成長11%,反映消費者對穩定高速連線需求上升。亞太地區FWA連線數在全球占比,將從目前的40%提升至2030年的51%,其中台灣也將成為FWA成長潛力關鍵市場之一。
隨著全球電信商加速部署5G SA,2030年全球5G SA用戶數將達37億,報告亦分享多項SA應用實例,包括企業數位轉型、直播製作、場館連線、遊戲、企業專網等。其中台灣電信商已針對直播節目等領域展開差異化連接測試,預期未來1至2年內啟動商用5G SA服務,帶動行動網路服務進入下一波變現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