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在2025年推出多款NUC 15世代新型小型電腦,其中搭載Core 200H處理器的NUC 15 Pro +雖然看似延續NUC系列方正的7公升級小型主機設計,然而不僅只有處理器平台升級,銀色的鋁質機身導入更便利的免工具擴充設計,同時在散熱架構使用嶄新的設計,不僅更寧靜也能更全面的幫助系統元件散熱,同時還支援提供vPro商用版本以及具備MIL-STD 810H軍規。
以NUC 14 Pro+設計進化的簡約鋁製外殼



NUC 15 Pro+與前一代的NUC 14 Pro+有著相似的機身設計,I/O布局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機身正面及後方I/O的布局與位置等;然而不同於NUC 14 Pro+可自正面看到最底下一層的塑膠件底座,NUC 15 Pro+上半部的金屬機身則完全覆蓋到機身側面,僅有將主機翻至底下才會看到機身底板。後方的I/O設計也具有不錯的排列方式,將2個Thunderbolt 4與2個HDMI分別位於兩側,也有助連接多螢幕使用減少纜線的糾纏。




NUC 15 Pro+延續NUC 14 Pro+的免工具擴充升級設計,但在機構部分經過重新設計,不同於前一代僅需打開兩個物理式的扣具即可拆卸,NUC 15 Pro+則需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安全扣才能卸下護蓋,雖然在意義上不算是真正的免工具,不過筆者推測可能是原本的機構可能會有因意外鬆脫或是拆裝後忘記扣上的問題,才改為僅有單一安全扣但利用螺絲加固的底板快拆設計。

此外,雖然NUC 15 Pro+並為原生VESA支架鎖點,不過盒裝同樣附贈VESA支架的轉換器,把轉換器鎖在螢幕後方,並把兩個專屬螺絲鎖在NUC後,即可將NUC15 Pro+掛在螢幕後;且設計上使用凹槽的方式提供可快拆的便利性,一方面支架設計能夠使NUC15 Pro+不至於緊貼在螢幕後方影響底部進氣,另一方面需要維護與升級時,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將NUC 15自螢幕後方取下。
卸下1根螺絲即可擴充 支援M.2 2280與M.2 2242插槽


打開底蓋後,可看到NUC 15 Pro+內部布局;NUC 15 Pro+在散熱的方式採用與NUC 14 Pro+相同的概念,藉由處理器上面覆蓋延展至左右兩側的散熱片,再由底部的大型風扇將熱自兩側導出機身,同時由於風扇位於裝有記憶體、儲存的PCB反側,也連帶能使包括SSD、網路模組、記憶體等獲得額外的散熱。不過不同於NUC 14 Pro+的風扇模組是額外安裝在支架上,NUC 15 Pro+的風扇模組則固定在底蓋,等於卸下底蓋就可看見底下電路板。

NUC 15 Pro+提供提供兩個DDR5 SODIMM插槽,以及1個預先安裝系統的M.2 2280 SSD,還有1個M.2 2242的M.Key插槽,推測並未支援主流M.2 2280規格可能是PCB佈線已經很難找到充裕空間,2個SSD插槽皆具備免工具的固定方式,也能避免在使用小型平頭螺絲固定不易或螺絲掉落機構內的問題;另外散熱模組亦針對第一條M.2 2280 SSD具有導熱設計,不需添購額外的散熱片。
達65W cTDP的高規格Core Ultra 9與支援PCIe Gen 5插槽


規格部分,NUC 15 Pro+採用Core 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筆者借得的測試機為Core Ultra 9 285H處理器,採用6P+8E配置,另在I/O DIE另有2個LP-E Core,P Core最高可達5.4GHz,E Core最高可達4.5GHz,結合CPU、GPU與NPU共具備99 AI TOPS的AI算力,預設TDP為45W、最大Boost TDP為115W;在NUC 15 Pro+採用65W的cTDP設定,故在理論純性能可能有著媲美Core Ultra 5 245甚至以上的表現。不過由於僅有Core Ultra 9版本採用65W cTDP,故變壓器是大於其它機型標配120W的150W,但除非同時購買多個版本機型否則不用擔心搞混。
不僅效能穩定且也未有惱人噪音

以往這種微型系統在高負載最常面對的問題就是顯著的噪音,畢竟像是NUC這樣的微型電腦受到空間限制以及機頂不適合開孔的關係,多半散熱器採用一體式,風扇與散熱片位於同一平面的鼓風散熱設計,風道多為L型的一進一出,同時由於需要在同一層容納風扇與散熱片,風扇尺寸需與散熱片爭奪;但NUC 15 Pro+沿用前一代機種的概念,在處理器上方搭載大型散熱片並延伸到主機板兩側,在藉由底部的大型風扇一並為散熱片與主機板反面散熱。

























就結果來說,NUC 15 Pro+在高負載時可維持出色的峰值效能,同時也由於大型的風扇設計能以相對傳統鼓風扇更低的轉速實現更出色的風力,進而降低高負載的運作噪音,在高負載的風扇噪音遠低於傳統設計,同時包括SSD、記憶體等也獲得更好的主動散熱,此外在進行持續測試時也不會出現這類微型電腦在進行持續高負載後發生明顯效能限制的現象,顯見在此結構設計下較傳統。
華碩接手後的NUC仍持續進化

由於筆者最後一次測試NUC是仍在Intel的時期,雖然以微型電腦效能確實有相當水準,不過當時若選擇Core i9等級處理器,在執行負載較高的任務時,處理器往往出現偏高的溫度,風扇噪音也有些偏高,更不用說由於當時架構設計的關係,記憶體往往無法獲得妥善的散熱效果;然而華碩自NUC 14系列開始針對散熱架構進行改革,全新的NUC 15 Pro+延續相同散熱架構概念,輔以搭配新一代Core Ultra 200H處理器,可提供出色的整體效能及體驗。

雖然這類的迷你PC在市場並非如筆電、桌機般熱門,不過華碩團隊接手Intel NUC部門與產品線後可感受到NUC仍持續進行從外而內的進化,不僅在設計更具時尚感,內部的結構、散熱等採用革新的設計,當然若以筆者的觀點NUC 15 Pro+比較瑕不掩瑜的地方就是第二條M.2插槽受到機構限制選擇較罕見的M.2 2242規格,但包括散熱、快拆安裝設計等都相當的出色。
提供可擴充性以及一些SSD搭配的建議


由於NUC 15 Pro+可提供不含記憶體與SSD的準系統形式,在組件部分如此次測試的處理器為Core Ultra 200系列系列,故M.2 2280可支援PCIe Gen 5 SSD,預載為1TB的PCIe Gen 4 M.2 2280SSD,倘若要換成PCIe Gen 5 SSD,筆者建議盡量避免選擇使用發熱較明顯的Phison E26主控的初期產品,優先考慮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推出、採用鎖定平價市場的Phison E31主控或是SiliconMotion的SM2508主控的新品。

由於受到M.2 2242插槽未具備M.2 2230的固定插槽,倘若想要構成雙SSD配置,就需要專程購買M.2 2242 SSD,當前市面上提供M.2 2242規格SSD的品牌選擇不多,不過市面上確實有第三方的轉接器或轉接座可用,但需要驗證才能確定是否可正常使用,如果華碩能透過某些方式使M.2 2230 SSD能固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