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等待已久的Intel UltraBook終於來了!
PC產業經歷了蘋果的衝擊之後,終於打破以往的設計,發展出了全新的UltraBook,第一位搶到首發的就是由Acer所推出的S3,小編秉持了一定要給各位Postants的朋友們最快最棒的消息,透過秘密關係,搶先敗家,搶先入手了這款Acer UltraBook S3,並且要替各位對UltraBook有興趣的朋友先來個開箱測試,準備好了嗎?要開始啦!!
首先我們先看看S3的規格與S3的廣告吧!

acer Ultrabook S 系列廣告
[youtube]GxKW8wsNVr4[/youtube]
準備要開箱了,各位朋友是不是跟小編一樣緊張?

箱體上寫著大大的Aspire S3驗明正身

打開了,打開了

把夾層丟一邊,裡面有變壓器,還有使用說明與UltralBook的DM,不過由於小編太心急了,忘記要拍,哈哈!
沒關係,直接來看配件吧,相較一般筆電的變壓器,可以說算是較小的一款

19V-3.42A

看看變壓器的大小,跟十元硬幣差不多高

跟打火機比大小,只比打火機稍長一些

這個外頭罩著防塵袋的東西,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S3啦!

我拆!!漂亮的Acer Logo,上頭有紋路的處理,整台筆電的外殻也有做髮絲紋路的處理,質感真不錯

鋁合金打造的機體,質感真的還不賴

廬山真面目出現了!!這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Acer UltraBook S3!
13.3吋,最高解析度1366x768,採用與MacBook Air相同的面板規格,都是由友達製作,看來友達對製作薄型面板的相關技術相當有心得!

鍵盤採用孤島式的鍵盤設計,打字的回饋還不錯,算順手的一款鍵盤

可惜的一點是方向鍵設計稍微偏小,使用上會有些不便

單顆鍵盤的大小比五元硬幣還小

觸控板,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取消下半部左右鍵與觸控區分離的設計,完全整合在一起

觸控板的大小示意,同樣以十元硬幣為基準

以往筆電上總是會貼著花花綠綠的廠商貼紙,這次為了整體設計感,Intel與微軟也特別將貼紙設計成較符合整體設計的顏色

電源鈕的設置在軸承上,旁邊有燈號顯示

由於設置在軸承上,所以筆電蓋上之後從外部還是可以看到電源開關

搭載杜比音效,讓UltraBook的音效表現也不馬虎

S3側面設置相當簡潔,左側只有耳機插孔

右側只有讀卡機

上蓋掀開可以明顯看見讀卡機標示的位置

S3將所有的I/O設置都移至機體的後方,讓左右兩側看起來更加簡潔

AC電源插孔,HDMI插孔

兩組USB2.0,其實這個設置有些讓小編失望,原本以為應該會配置USB3.0的插孔

散熱孔設置在後方,散熱的效能相當不錯

接著來看看S3的背面,沒有任何傳統筆電硬體更換蓋的設計,完全都將硬體收在機體內,左上方白色的那一塊區域,下方就是硬碟的部分

S3整體的背面設計相當簡潔,不過小編個人很感冒的是防滑墊的設計也未免太突出了吧,雖然架高可有效加強散熱,可是又大又凸真的不是很好看

揚聲器設置在大大的止滑墊旁

左側也是一樣

接著我們來看看厚度,後方的厚度比較,基準一樣為十元硬幣

側面的厚度

前方的厚度

看完厚度之後,接著我們請出一個神秘的小幫手-電子秤,準備要來幫S3量量體重

S3重1355g,數據跟官方公佈的差不多,不過由於小編入手的這款是SATA的硬碟,所以重量也會較SSD的款式重一些

接著我們請出同事的MacBook Air來看看兩者的重量差距吧!Air重1321g,比S3輕一些,不過我想如果S3換上SSD重量就差不多了!

看看S3與MacBook Air的面板厚度,友達承襲製作MacBook Air面板的優良技術,在S3上採用同款面板,所以兩者的面板厚度其實是差不多的,些微的差異是外殻的影響

外觀告一段落,接著就是小編的實際測試啦!
4G的記憶體,使用64位元的Windows 7作業系統

搭載Intel Core i5-2467M處理器,Hitachi 320GB的硬碟與Intel HD Graphics Family顯卡

最高解析度1366x768,螢幕亮度與顏色都表現得相當出色

看看內建的效能等級吧!

CPUID

CPU-Z

CPU-Z

CPU-Z

CPU-Z

CPUMark

CrystalMark

NuclearusMC

IntelBurnTest

散熱效能測試,CPU滿載的狀況之下,整體溫度雖然達到75度,但S3摸起來並不燙手,散熱效能相當出色

Cinebench

Chess Benchmark

HD Tune Pro,HD版本可預期的效能不彰,不過可購買SSD的版本,或是自行更換SSD,相信就可以提升不少硬碟的效能!

FullHD影片播放測試,CPU使用率約10%上下,播放相當順暢

Youtube 1080p HD影片播放測試

Youtube 1080p HD影片播放測試,CPU使用率約15%上下,一樣相當順暢

測試告一段落,總結一下!
Acer首款UltraBook S3整體外觀還算不錯,雖然輕薄度與MacBook Air相較之下還是稍厚一些,但是對於PC廠來說,也是一大邁進,效能的部分由於小編入手的是SATA硬碟的版本,所以尚未享受到官方公佈的休眠中快速1.5秒開機,與完全關閉6秒內開機,不過進入開機後2.5妙的Instant Connect快速連網真的相當不錯,讓使用者開機後可以更快速的使用網路功能,其他效能部分雖然分數不算特別突出特別強大,但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都相當足夠,況且打著輕薄,重量又僅有1.3kg,對於常攜帶筆記型電腦的朋友也是有相當足夠的吸引力!
外觀測試篇到此先告一段落,搶先預告一下,下一篇小編將會把S3拆開,給Postants的各位朋友看看S3的秘密,也會在下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自行更換SSD到S3上面喔!
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多多把文章分享出去!
另外,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給小編一點鼓勵,小編可是為了Postants廣大的網友們,親自讓小朋友出走,只求趕快給大家最新的消息XD(謎之聲:明明自己想敗家),所以各位朋友行行好,幫小編按個讚吧,感謝你!!
最後來個小編簡單的優缺點整理吧!
優點
1.薄型的設計與輕量化的重量
2.散熱效能佳
3.由友達製造,與MacBook Air相同的面板,不管是亮度或是顏色都表現的相當出色
缺點
1.小編個人覺得異常凸出的止滑墊相當的不美觀
2.I/O統整到後方雖然令左右兩側簡潔許多,但後方的I/O配置設計有些草率,較不美觀
3.方向鍵盤過小與USB2.0的設置有些可惜
您也許對這些文章也有興趣
ASUS N45s絕佳美聲筆電實際測試報導
超級書!! Ultrabook會贏嗎?
高C/P值才是王道-Acer Aspire 5750G筆記型電腦
更快獲得更多消息,歡迎加入Postants粉絲專頁

6 則回應
呃... 既然背面都設計成這樣了, 那"自行更換SSD"應該不是一般使用者可以做的吧... 那螺絲看起來也不像一般的
如果價差沒有跟自購SSD差很多的話, 那麼還是直接買SSD版本比較正確, 不過這麼一來跟MBA的價差就更大了orz...
感謝介紹囉..期待拆機文
全球第一的Ultrabook不是Air嗎?
另外癮科技的文章內容,怎麼老是在獻給Postants的讀者?
Macbook AIR13.3的螢幕解析度是1440*900 跟15吋的macbook pro相同
並不是1366*768
有種來錯地方的錯覺
我很喜歡那一張MAC與Acer的筆電螢幕厚度照片,拍出來真是一目了然
此外Acer筆電上面也不再貼上花花綠綠的貼紙了,這一點也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