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ThinkPad X230鍵盤的改變,小黑系的朋友會繼續支持嗎?

2012.06.01 08:02AM
是Lenovo ThinkPad X230鍵盤的改變,小黑系的朋友會繼續支持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為底下所引用影片之截圖)

最近這一、兩週,聯想的X230動手玩在國外曝光可以說是非常密集。不過個人所關注到的,大概就只有鍵盤吧XDDD。我稱不上小黑迷,但因為就是鍵盤以及小紅點因素,所以才考慮了聯想的小黑(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啦)。

當初X230剛曝光時,看到鍵盤心都碎了Orz。可以理解因為時代的潮流而需要一些變化,但這變化波及到鍵盤,實在是令人難過呀……。



我整理一下國外動手玩講到X230鍵盤的部分,那些有的沒的好話我就不提了(最好是可以提供更理想的打字經驗啦-_-),我提一下所認知到的鍵盤改變:

一、    引以為傲獨家的七列式鍵盤,變成很普遍的六列式設計。最主要的影響如下:1、獨立的編輯鍵區被打散。
2、PrtSc與Insert還保留,但Pause與ScrLk就……
    3、Enter特殊色消失,鍵帽印字變得比較簡潔(這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

二、    鍵盤具背光設計
三、方向鍵左上與右上方的網頁「前一頁」與「後一頁」快速鍵取消,PgUp與PgDn移進來(這是我唯一覺得比較好的改變,不過當初是希望維持七列式設計,然後將這位置的快速鍵整個取消不需要按鍵)

其實本來考慮要買X230,但現在很令人猶豫要不要放棄小黑系。不過想到小紅點……唉,真的是很讓人難以決定,只好X61再戰十年了(講講而已,撐不住的時候還是要換呀Orz)。

底下有國外的鍵盤對照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就瞧瞧吧(其實X230測試的影片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一下)

 

 

9 則回應

  • CYL

    俺長期用過這一類的 "孤島式鍵盤" 或 "巧克力鍵盤"

    (至少 3 個廠牌的 NB....像是 : A??? / A??? / T?????? / F????? ) , 

    不論是在快速敲擊的準度 , 及鍵盤力道的反應 ... 等 , 

    長時間下, 就只覺得 "累" , 不好用

    跟早先的 IBM NB 的鍵盤不能比 , 也許是個人觀感吧

    更改的原因 : 究竟是 Cost Down 因素呢 ? 還是迷失在潮流 ? 不得而知

     

    希望 Lenovo 可以出個 "選項式鍵盤" , 一比之下 , 從訂購狀況 , 就能高下立判了

    或者 "市調" 也 ok ~

     

    2012-06-04
  •  這問題整個很妙...

    我沒用過老黑,頂多教授的老黑經過偷摸一下。摸過的兩台,印象最深的是小紅點,一台調得力度適中,另外一台感覺整個鬆掉了...不過對於鍵盤我沒這麼大的感覺(不過我也從來沒喜歡過新式鍵盤就是了)

    而我現在正好在觀望某台小黑,等著預算足了就要入手,而鍵盤我只要求不要打下去感覺得到組裝不良就好...我現在的機器(二線廠等級),鍵盤敲下去會有一種整塊鍵盤區都沉下去了的感覺,或者說,好像有兩個鍵程底似的

    所以新型的鍵盤,有那些問題?對於老黑使用者來說,鍵盤排序改掉了,敲打時的感覺呢?雖然有去店頭敲過機器,但是實在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就是了。只聽到有些使用者說新款鍵盤的手感變差了,不知道是如何變差的?

    2012-06-01
    • sean_robot wrote:

       這問題整個很妙...

      我沒用過老黑,頂多教授的老黑經過偷摸一下。摸過的兩台,印象最深的是小紅點,一台調得力度適中,另外一台感覺整個鬆掉了...不過對於鍵盤我沒這麼大的感覺(不過我也從來沒喜歡過新式鍵盤就是了)

      而我現在正好在觀望某台小黑,等著預算足了就要入手,而鍵盤我只要求不要打下去感覺得到組裝不良就好...我現在的機器(二線廠等級),鍵盤敲下去會有一種整塊鍵盤區都沉下去了的感覺,或者說,好像有兩個鍵程底似的

      所以新型的鍵盤,有那些問題?對於老黑使用者來說,鍵盤排序改掉了,敲打時的感覺呢?雖然有去店頭敲過機器,但是實在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就是了。只聽到有些使用者說新款鍵盤的手感變差了,不知道是如何變差的?

       

      我自己有X60s、X200s,借玩比較多次的是X32、X40之類的,老實說我覺得手感差異有限,尤其是打字打越多,鍵盤的抗力就會越鬆、反彈也會越慢

      但是我不能忍受對六塊肌的變動,尤其是好處不夠明顯,只是「為了改變而改變」的行為。像是上次X220那個ESC跟兩倍大DEL,誰可以告訴我這個改變的好處是什麼啊啊啊啊~~~

      我想了很久,唯一合理的解釋到X230的圖片出現,我才悟出來:「測試看看TP用戶對改變鍵盤這件事情有多排斥」,結果似乎大家都被溫水煮青蛙了,X230上面才會跑出這種<s>混蛋</s>消費機鍵盤

      2012-06-01
  • 聯想大概認為不會有人因為鍵盤排列改變而不買THINKPAD,又或是不認為影響有那麼大。

    也許影響真的不大,重度死忠用戶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但以我個人來說,多了WINDOWS按鍵後多拖了一代以上才換,增加TRACKPAD的那一次我至少多拖了快兩年才升級,從4:3螢幕換成寬螢幕後多拖了兩年才把 X41t 換掉,但那個無聊的DELETE鍵更改(是,就研究結果而言DEL鍵確實是在六鍵中最常用到,但既不是位置不便,也不是容易按錯,所以並沒有放大的必要,反而是放大後因為INS鍵位置改變而造成編輯上的不便才真的是沒必要)就真的讓我忍無可忍,之後轉換SONY陣營,反正一樣是要改變使用鍵盤的習慣,沒有必要繼續偏愛THINKPAD。

    對於一個工作上需要編輯輸入大量文字的工作者來說,任何沒有絕對必要的鍵盤排列改變都是令人不耐的。當然,不是說無法適應,但工具本來就是個人化的東西,就像機械工具的「手感」一樣,不順手就是不順手。像我這樣「龜毛」的使用者也許不多,但總還是有的。懷念舊款THINKPAD那種最接近標準鍵盤的排列方式跟適合打字的觸感行程的一定不只我一人。像我一樣不再戀棧的也一定不只我一人。不再為專業工作者考量,沒有堅持,越來越像一般消費機的THINKPAD也許可以賣給更多人,但如同一般消費機的產品線,大家都相似,沒有理由一定要買THINKPAD。至於用像我這樣原本死忠,還努力推薦給別人的小黑迷所換來的新消費族群是否能維持,這個品牌產品線會不會變成短多長空,我不是分析師,也沒消費數據,只好等待時間來告訴我們囉。

    2012-06-01
    • Dominic Wu wrote:
      奕之華 wrote:

       

       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對於鍵盤使用的那段

       

       是說上面的圖片還少了有六塊肌的Classic Keyboard(而且沒有touch pad),可能把這個補上更能夠加強心痛的感覺

       

      (望向前幾天才從eBay買回來收藏的THINKPAD 380) 要拍張照上傳麼?(^_^)

      (1997年的產品,那時候絕對沒有什麼狗皮倒灶的雙倍大DELETE鍵,沒有WINDOWS KEY,沒有TRACKPAD,但也沒有網路孔,USB還不知道在哪,光碟機只有CD,軟碟機還是制式裝備,新買的THINKPAD裡面會附一張回函,填完寄回去給IBM還會收到一塊刻了你名字的銘牌讓你貼在THINKPAD前彰示所有權....)

      上面 sean_robot 說的老黑跟新小黑鍵盤的事情,假設「老黑」是指像X220,「小黑」是指像是X230的孤島式鍵盤,那我的感覺跟 DOMINIC WU 的類似,只是我覺得在快速大量打字時鍵盤抗力越鬆其實「老黑」也有,只是要到「非常快」時才比較明顯,而「小黑」會在「稍快」時就浮現,同時伴隨鍵座(底?)反彈的問題。至於為什麼可能要奕之華先生解答了。至於手感問題,就非常個人了,特別是從薄膜式鍵盤盛行的年代開始使用鍵盤的人的手感偏好多半會跟從機械、半機械式鍵盤年代開始使用鍵盤的人的手感偏好有些差異,加上各人手掌尺寸、肌肉發達度、觸感靈敏度的差別後又會更不同。事實上就算是「老黑」,X系列與T系列、R系列就多少有些不同,同一系列的年代不同也會不一樣,像T42與T410就有些許不同,更不用提早期300系列,700系列之間的絕對不同 (特別是早期像是350那種非常微妙,不知如何形容的觸感) 所以手感有沒有「變差」最好還是找機會實際試看看。個人其實並不排斥新鍵盤,鍵位分明的狀況在手指習慣間距差異後還會稍微減低誤鍵率,抗力變鬆及鍵座(底?)反彈的感覺在調整打字速度後還是會不舒服,但至少可以壓制,只是鍵盤排列,那種套DOMINIC的話,「為了改變而改變」,就真的莫名其妙了。

       

       

       

      2012-06-01
    • 奕之華 wrote:

       

       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對於鍵盤使用的那段

       

       是說上面的圖片還少了有六塊肌的Classic Keyboard(而且沒有touch pad),可能把這個補上更能夠加強心痛的感覺

      2012-06-01
    • saijiyo wrote:

      聯想大概認為不會有人因為鍵盤排列改變而不買THINKPAD,又或是不認為影響有那麼大。

      也許影響真的不大,重度死忠用戶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但以我個人來說,多了WINDOWS按鍵後多拖了一代以上才換,增加TRACKPAD的那一次我至少多拖了快兩年才升級,從4:3螢幕換成寬螢幕後多拖了兩年才把 X41t 換掉,但那個無聊的DELETE鍵更改(是,就研究結果而言DEL鍵確實是在六鍵中最常用到,但既不是位置不便,也不是容易按錯,所以並沒有放大的必要,反而是放大後因為INS鍵位置改變而造成編輯上的不便才真的是沒必要)就真的讓我忍無可忍,之後轉換SONY陣營,反正一樣是要改變使用鍵盤的習慣,沒有必要繼續偏愛THINKPAD。

      對於一個工作上需要編輯輸入大量文字的工作者來說,任何沒有絕對必要的鍵盤排列改變都是令人不耐的。當然,不是說無法適應,但工具本來就是個人化的東西,就像機械工具的「手感」一樣,不順手就是不順手。像我這樣「龜毛」的使用者也許不多,但總還是有的。懷念舊款THINKPAD那種最接近標準鍵盤的排列方式跟適合打字的觸感行程的一定不只我一人。像我一樣不再戀棧的也一定不只我一人。不再為專業工作者考量,沒有堅持,越來越像一般消費機的THINKPAD也許可以賣給更多人,但如同一般消費機的產品線,大家都相似,沒有理由一定要買THINKPAD。至於用像我這樣原本死忠,還努力推薦給別人的小黑迷所換來的新消費族群是否能維持,這個品牌產品線會不會變成短多長空,我不是分析師,也沒消費數據,只好等待時間來告訴我們囉。

       

       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對於鍵盤使用的那段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2-06-01
  • 他這麼搞,的確讓我不太想繼續支持小黑了....編輯鍵區被打散實在很無言 -.- 

    2012-06-01
  • 他這麼搞,的確讓我不太想繼續支持小黑了....編輯鍵區被打散實在很無言 -.- 

    201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