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從Linux大神的抱怨瞧瞧Intel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下) Intel Pentium Pro總工程師之一的Robert Colwell曾在其回憶錄寫得很清楚:研發1顆x86處理器,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是否可保證它相容絕大多數的現有應用程式。更不幸的是,基於軟體相容性考量,指令集這種東西是「易加難砍」,畢竟天底下沒人知道究竟有哪些軟體用到哪些指令,是不是還有新型的電腦跑著老舊的程式,更罔論古早那種「軟體利用處理器的Bug」的案例,像知名的HMA(高記憶體位址區域)與HIMEM.SYS驅動程式。 筆者沒事就會看到那種「在個人處理器,AVX-512砍掉就砍掉了,淡出就淡出,沒什麼大不了」的幼稚言論,講這種話的人到底有沒有用腦袋想過一件事:Intel真的這樣幹 痴漢水球 2 年前
硬科技:從Linux大神的抱怨瞧瞧Intel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上) Linux創造者Linus Torvalds「終於」為了x86指令集的版本碎片化這個陳年宿疾抓狂暴走了,他希望為了高效能運算和人工智慧而生的AVX-512「痛苦的死去」。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上):MMX到SSE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中):SSE2到SSE4 硬科技:淺談x86的SIMD指令擴張史(下):AVX到AVX-512 源自於1964年IBM首款商業大型主機S/360的「計算機結構(Computer Architecture)」一詞,源自於「指令集架構相同的電腦,可執行相同的應用程式」,因為在S/360誕生之前,每台電腦都有自己獨特的指令集架構, 痴漢水球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