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緩解血荒,未來有望利用細菌將A,B型血液變成通用的O型血這篇文章的首圖
血液的科學進展:利用細菌將A、B型血液改成通用的O型血
(圖片取自pixabay) 因為10月22號傍晚的普悠瑪號出軌的重大意外,捐血成為全台彼此呼籲的重要話題。大家都知道,因為血型分為A、B、AB、O四型,其中除了O型可全體共用,其他三型都不能互相捐輸;除了捐血的麻煩,血型的不同也容易造成部份血型的血荒。未來這個問題有望克服,今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發現一種腸道裡的細菌可讓A、B型血液都變成通用的O型血。 為什麼血型會分成四種? 一樣都是血,為什麼會有A、B、O、AB四種血型呢?其實是抗體與抗原反應在作祟。 所謂抗原,可以視作「引發過敏」的物質,而抗體是「識別抗原並啓動免疫機制」的
6 年前
友站推薦
雖然不到全面推廣的階段,但疫苗混打絕不只是權宜之計
關鍵評論 - 德國之聲
專家談Omicron變異株:病毒走向「流感化」追加劑有其必要,嚴重性需待更多科學證據
關鍵評論 - 潘柏翰
印度血清抽驗67.6%成年人有抗體,估COVID-19死亡人數可能較通報高出10倍
關鍵評論 - TNL 編輯
感染Omicron痊癒後免疫力就像吃了「無敵星星」?聽聽專家怎麼說
關鍵評論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