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蓋高樓大廈水壩隧道之前 先做好一顆混凝土保齡球吧
台灣科技大學舉辦纖維混凝土保齡球,學生們透過自製混凝土保齡球並親自測試球體撞擊球瓶的強度和韌性,第一名的團隊還要出國比賽。 這個消息乍聽之下有點荒謬,但癮科技編輯群剛好有20年從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畢業的同事,知道在台灣科技大學弄混凝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必須組隊設計混凝土的配比,包括水泥和水的成分、要加多少的爐灰等易流動的添加物,才能讓混凝土在灌漿時容易流動,凝固時又達到建築物強度的標準,每個細節都不能馬乎。 不僅如此,第一次參與混凝土實驗的同學,還得學習手動攪拌混凝土,體驗現場工作人員的辛勞。這一切的成果應用在一顆混凝土保齡球上也相當有趣,如果混凝土加太少水則不易做成球體,加太多水可
5 年前
友站推薦
舒國治《遙遠的公路》:當心「紅頸」,南方很多,他們是很奇怪的一種人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紐約首傳伊波拉病例 志工醫師自西非返國後發病
關鍵評論 - Sid Weng
詹詠然謝淑薇 亞運女網復仇摘金!周佳溱保齡球再奪冠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