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解開電影奧本海默的疑問:彩色黑白畫面代表意義?天能是拍攝本片的契機、麥卡錫主義是什麼?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奧本海默,改編自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描述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二戰期間,研究製造原子彈的過程,以及二戰結束後他所遭受到的多方質疑。看完奧本海默後產生許多疑問,例如電影中出現某幾個角色,左右了奧本海默的職業生涯,而電影中所提到的許多專有名詞包含曼哈頓計劃、原子能委員會等等,也都是參考歷史中的事件拍攝而成,以下文章整理了10個QA,將透露部分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曼哈頓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曼哈頓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至1946年的秘密軍事計畫,由麥克戴蒙飾演的美國陸軍少將萊斯利格羅夫斯領導,將計劃交由奧本海默負責。曼哈頓計劃總共雇用了約13萬人,花費共
2 年前
友站推薦
余杰《美國左禍與自由危機》:「麥卡錫主義」抑止共產主義對西方民主制度的顛覆,是美國精神的真正代表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白色恐怖」下的中研院——從費正清的「紅帽子」說起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真彭派番外篇】共諜、獵巫、冤罪——「麥卡錫主義」究竟是什麼?
關鍵評論 - 彭振宣
我們用異獸對抗著麥卡錫,純真是拯救世界的唯一解藥
關鍵評論 - 方格子vocus
《平等》:政府所謂「社會正義」或「分配正義」的舉措,具有正當性嗎?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喜劇泰斗卓別林:人生受困消沉時不以為杵,反而安之若固
關鍵評論 - 王薀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