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傳統節費電話之不足,揪科以IM軟體之姿切入手機市場

2014.01.01 11:00PM
是補足傳統節費電話之不足,揪科以IM軟體之姿切入手機市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工研院為了推廣 Juiker app,上個月找了一些部落客、媒體開了一場小小的聚會,本來對於節費電話原本並不是那麼有興趣,以個人的看法而言,企業要的不就是便宜?技術什麼的也不是重點(更精確一點來說,技術這部分是用來評估價位以及通話效果),只要通話的效果好就行了,不然到時申請了沒有什麼人使用,節費的意義也不高。

延伸連結:

Juiker 揪科 Android 下載

Juiker 揪科 iOS 下載點

後來因為同事有裝,也被建議安裝使用(不愧是公司,這個時候也順便評估Juiker能不能幫助省一點電話費),所以也過去一趟了解這個產品。聚會時主講人談了不少東西,有些東西其實還滿有趣的,揪科所切的點不太一樣。在聚會中所談的面向很多,不過有些東西太細節,通常是企業端本身特定的需求,而這部分可能每家都不太一樣,如果企業端對於揪科有興趣的話,可以與他們聯絡,以了解更進一步訊息。在這邊大概就個人所認知的,來聊一下揪科不錯的切入點。

一、Juiker(揪科)名稱的由來

在談他們切入點之前,最讓人好奇的,大概就是他們的名稱了。為何要取名為Juiker呢?至少這個名稱從表面上來看很難與節費電話有所關聯。根據廠商所提:「Juiker是Juice Up Intelligent Kernel的縮寫,意為「智慧薰修」,唸起來像「揪科」,同時也是台語的「揪客」,呼朋引伴、共襄盛舉的意思。此外,Juiker以台灣翡翠樹蛙作為品牌圖示,象徵國內自主開發之技術,如同台灣塮有的翡翠樹蛙一樣。」

嗯,雖然還是沒辦法聯想到節費電話,但來由說起來還是滿有梗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至Google Play / App Store下載。成為金色蛙會員會比較有價值(偷偷跟各位講,目前因為在測試中,而我的問題其實不少,所以有幾次以訊息方式與廠商聊過,看廠商態度就知道目前要成為金色蛙不難,隨便找幾個人弄個團體的名義去申請吧,科科)

二、傳統節費電話最常被比較的是費用,但有些細節被忽略
回頭來聊聊他們的切入點,企業既然會找節費方案,相信第一時間馬上就是考慮可以省多少錢。比如以遠傳電信企業節費方案來看,他就直接列表給你看:

的確,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既然要用節費電話,最關心的自然就是費用。這當然可以很快換算出可以省下多少錢。

但事實上,如果只考量費用這點其實是不夠的,在節費電話效果好的前提下,還要同時考慮的是使用頻率,是否真的能有夠降低費用?因為公司申請節費電話,但員工不一定都會打,一旦使用難度偏高,會使用的機率就降低。使用頻率一旦降低,所能夠節省的費用自然就打了折扣(公司如果申請了節費電話,一定會希望所有的員工使用,但你撥出之前要撥簡碼,然後有時候通話效果不佳,到最後大概會是幾個重點人物被要求使用,絕大部分的員工懶得用就不用了)。

再來就是節費電話的設計,幾乎都是架構在市內電話基礎上。如果你的公司絕大部分都是使用桌上電話的情形下,例如台北打至高雄,國內打至國外,只要克服使用頻率的問題,基本上節費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最大的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用桌上的電話來談事情的,至少在外面跑的業務就是用手機了,這部分在傳統節費電話來說,著墨不多,反正就是把費率算出來給你看。以目前企業端的做法來說,由於不太可能釐清電話撥出是公務還是私務,大概的做法就是全額或是部分補助手機費(或是要求員工使用Skype之類的,如果是要員工列帳申請金額的話,就又會多出人力成本)

這些東西在企業評估的時候幾乎都是被忽略的,因為這問題不在提供節費電話技術的廠商端,而是企業端自己的問題,變成企業端要做教育訓練讓員工了解這件事情。

三、雖然都是節費電話,但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市場
在現場聽主講人講的時候,主要是提到揪科前景以及使用型態。第一個時間我所想到的,揪科所要切的正是傳統節費電話沒有完成(或是說不會特別注意,甚至是認為這是企業端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很明確是從手機端來解決起。

 

而具體解決方案的使用形態,看起來就是利用IM軟體架構起使用介面。原本沒有想過以IM軟體形態有什麼好處,但發現了他直接整合了手機的聯絡人,因此在使用傳統節費電話方案來說,聯絡人的部分可以說是較佔優勢,至少不用為了使用傳統的節費電話,還要另找手機或是Outlook一類來翻電話多少,如果號碼沒有背起來的話。

 

當然,手機上的聯絡人通常是私人的,並不是公司專用的。揪科當然也有考量到這點,我們可以看到有「揪科」的項目(其中的「英雄聯盟」,讀者就想像一下是企業名稱吧XD),這部分事實上可以建置企業名單(這部分應該是企業將名單丟給揪科,由揪科建置吧,沒特別問就是),成為這個企業專有的聯絡人資訊,而在軟體介面整合的情形下,打電話是透過這個軟體,不需打電話直接用這個軟體發訊息,不需要去記一些有的沒的簡碼,而且有完整的通訊錄,使用習慣與平常打電話不會差太多,再加上又有訊息機制輔助,甚至可能不用打電話就可以解決,就使用量來說,會比傳統節費電話應該更能有效提高。此外,因為企業通訊錄是雲端備份,就算是換手機(我有換過兩次)聯絡人還是可以保持下來。

然後再進一步想,因為是由這個軟體打出電話,所以就企業端來說,就可以有效知道打了多少電話,花了多少錢。企業就可以據此核發相關費用給員工,就手機撥打費用上來說,就不會有灰色地帶。(不過這部分機制看來還沒做完,根據廠商提到的內容:「能夠透過通訊方式整合,透過界面整合、分辨通信業者,確認讓使用者選擇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撥打電話,並確保對方即使手機未能聯網也能透過節費電話的方式聯繫到對方,未來企業客戶可透過系統產生Juiker APP內的通話明細報表,讓企業提供實際的公務手機費用」)。

看到這兒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是以IM為基礎架構的話,使用Line、微信等軟體就好啦,相關介面揪科會比LINE與微信做得更好嗎?就個人來看,介面設計這當然是研發廠商要傷腦筋的問題,不過LINE與微信以目前的發展來看,顯然不是以企業需求為主的設定,介面整合與應用自然也不見得符合企業發展方向(例如封閉性與安全性),目前也沒有要走節費電話的跡象。因此對於企業而言,如果會使用IM軟體的話,也只能是搭配使用。

 

另一方面其實個人也滿懷疑揪科是不是也打算走像是LINE消費者娛樂、生活用途的路線,還弄了不少貼圖上去。企業端用這些華麗貼圖也太神奇了吧XDDDD。

 


在預設中有兩套完整的貼圖。

 

更沒想到的是居然還有貼圖小舖,有不少套圖還可以新增(這真的只打算走企業端嗎XDDD)

 

四、利用揪科撥打電話與訊息

對於IM軟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能夠貼圖貼照片這種應該都算是常識了,我就不要寫太多操作相關的東西了,不過有一些東西是揪科所獨有的(畢竟他主攻節費電話嘛)還是需要提一下。不過目前這套軟體正處於發展階段,軟體功能與介面的修正算是非常勤快(我現在抓的圖與我第一次裝的時候,已經有不一樣的了),底下圖片只是做參考,也許日後的介面會與現在的不太一樣。

 

如果你所打的對象是揪科會員的話,旁邊會出現蛙頭。上面這位是金色會員,所以旁邊有金星。

 

選擇你要撥打的人,就會出現揪科電話與免費訊息。

 

透過揪科來撥的話,就會出現「等待揪科總機回撥」。

 

成功的話,你的手機會先響起來,你要先接這電話。

 

你接起來後,揪科才會再撥過去,這時你要等對方,對方接起來後就可以開始講了。以通話效果來說,我這邊所測試的都相當不錯。不過我測試的結果請當作參考就好,畢竟通話狀況每個人都不一樣。
此外,有一個地方非常不錯,這一點我想可能連廠商都沒有發現(應該說廠商技術方面的聯絡窗口),如果是開啟一對一與對方聊天訊息視窗的話,右下角有個撥電話的符號(這部分廠商知道)。

 

按下後會出現三種形態:「揪科電話」、「免費訊息」以及「取消」三種。如果只看一張圖的話,你會覺得很正常,沒有什麼感覺。

 

不過之後我再打給同一人的時候,結果變成了「免費電話Juiker」、「行動電話」以及「取消」。

 

對照上面兩照片有沒有發現不一樣?除了第三項「取消」一樣之外,另外兩項名稱不同。而第一項的不同,我猜想只是名稱沒改到(軟體畢竟在發展中,改版有些小地方沒改到),機能是一樣的,但第二項一個是「免費訊息」,一個是「行動電話」,很明顯就不是單純名稱不同了。

這兩個有什麼差異嗎?答案是有的,前者電話打不通(當時對方剛好在醫院,手機沒電),後者電話打得通。換句話說,當你是在訊息模式下來找對方撥電話時,在開始撥之前就可以知道對方的電話是不是通的,這點實在是不錯(反而從聯絡人這邊進去是沒辦法事先知道的)。至於這樣的判斷方式準不準,我也不知道,就剛好偶然碰到這麼一次XD。


五、Juiker其他優勢之處

除了以IM軟體形態所推出的節費電話外,研發者還提出了幾點比其他節費電話還有優勢的地方,在這邊提出來參考:

1、通訊錄整合
這點之前也有提到,由於聯絡人電話、電郵資訊整合在軟體中,再加上企業通訊錄是備份在雲端中,就不會有通訊錄散落的問題(像是在outlook、手機或是其他通訊錄),不過,若只有手機端(目前有Android、iOS)的話,就有點可惜,畢竟不少員工都是在電腦前做事的。揪科相關人員提到,也將推出windows/MAC電腦版,這樣子就相當完整了

2、即便是對方離線狀態(手機沒有上網),也能夠撥電話出去
使用IM軟體打免費電話沒人接或是通話品質很差長斷斷續續打不出去,這應該都是滿常見的狀況,所以在想要省電話費打給朋友的時候,都嘛會先丟訊息或是打電話確認後,然後再用IM軟體打。而Juiker採國際主流通訊SIP規格協定設計,就算對方沒連上網路,也照樣可以撥到對方的手機(我在測試的時候,有一次撥不到,對方手機沒電XD)。

3、智慧判斷
電話撥出去後,會先判斷網路OK不OK,若OK的話走VoIP,若不OK的話再走GSM(如果都是在揪科的群組內,當然是有界接的,就是節費電話啦),以達到通路最適,費用最低的目的。不過目前是測試中,至少可以確定在今年12月底之前,是走GSM的節費電話,但也因為是測試中,基本上金色蛙等級的會員打揪科群組內的人不用錢就是了)


4、更進一步的企業需求
現今IM軟體都會傳出重要資訊被攔截,監聽等隱憂。如果是個人端,就是看隱私風險評估,可是對企業端而言呢?有沒有所謂的機密問題呢?我不知道企業端要傳機密訊息或是照片,是不能能夠信任LINE或是微信。

行動網通資安問題對於某些企業來說絕對是個重點,而Juiker在不久的未來會提供傳輸資料封包時、進行加密及不可逆向破解等技術,確保會員間傳輸的資料能安全無虞,不受到被監聽被監視等隱私洩漏的隱憂干擾。

當然,以上是廠商說辭,至於信不信還請有興趣的企業親自去確認。老實說,揪科現在才發展,規模與LINE、微信相比,規模小到不行。再加上這又是工研院研發,有需求的企業寫信去確認這件事情,遠比LINE或微信容易得多。


六、那到底能節省多少呢?
我也不知道,因為金色蛙蛙等級打給範圍內的都是免費呀XD,而在測試期金色蛙蛙又沒有月租費的問題。而且廠商沒有給相關數據,自然沒辦法評估,但據說如果你一個月用到一千多元的時候,所節省下來的費用會非常有感覺。猜想揪科才剛出來,而這模式目前似乎還沒有人走,還在摸索當中,有需求的企業想要知道相關具體細節的話,需要跟廠商親自確認。

 

其實來看揪科切入的點很有趣,從不同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的思考。

如果以節費電話的觀點來看的話,揪科剛好以現今智慧型手機的優勢,IM軟體的潮流,來補節費電話傳統上一些不足之處。但反過來說傳統節費桌上所使用的市話似乎沒有什麼著墨,畢竟很多員工都在辦公室內,不會用手機打電話吧。要我來說的話,這是揪科不足之處。這部分我有問過廠商,廠商提到未來會切入,如果以廠商所切入的概念來看,個人覺得的確是很有競爭力,不過現在談這塊還太早,就看揪科的發展如何了(老話一句,有興趣了解的企業請寫信給他們吧XD)。

再來如果我不從節費電話的觀點來看,改從IM軟體來看的話(我其實不太想這樣看,不過廠商沒事弄這麼多的貼圖,不多做聯想是不可能的),可以這樣想。現今手機上IM軟體LINE與微信是最大的兩家,台灣的M+ Messenger可以說是苦戰中。如果以純粹的IM軟體來看,揪科剛發展不要說LINE或是微信,就算是比上M+ Messenger,真的是XX比雞腿,沒得提。

但揪科以節費電話為基礎,已經有不同於檯面上幾家商業模式。不發展起來就算了,一旦發展起來就後勁來看是很驚人的。我不知道其他節費電話業者會不會用這樣的角度切入。就算IM軟體方面做得不如檯面上這三家,但光是能夠實質上的省錢就能夠吸引不少人(當然,要能夠省錢還是有條件的限制,至少要以企業或團體的名義進去)。不過揪科這樣的商業模式也不是必勝,人家郭董都發豪語說電話、簡訊免費。過了兩年,會有什麼變化,就不是我們所料知的了。

 

有興趣的企業,可以上他們的網站,若要聯繫的話,可以在網站上寫信聯絡他們

延伸連結:

Juiker 揪科 Android 下載

Juiker 揪科 iOS 下載點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20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20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