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十足的 OM-D 最新成員, Olympus E-M10 動手玩

2014.04.03 05:08PM
是誠意十足的 OM-D 最新成員, Olympus E-M1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Olympus 繼以經典的 Pen 相機之名推出主打輕便的 m43 相機後,也再啟用經典的 OM 相機的名稱作為 m43 專業型機身的系列名稱, OM-D 以主打輕巧、復古、高規格電子性能與趨近專業單眼相機的使用體驗闖出一片天地, E-M5 、 E-M1 以精巧的設計,還具備防潑水能力,獲得不少專業攝影師的青睞。

不過 OM-D 系列也由於機身規格與電子性能較高,對偏好其復古設計的消費者價格門檻也較高,是故 Olympus 在今年推出第三款 OM-D 家族成員,省卻一些機能,但保留其操作性與設計精華,並且配合全新設計的電動變焦鏡頭,主打小巧的體型,也就是這次所借測的 E-M10 。

e2f2cfbf572daf3f79a8338c99490efe

E-M10 在 OM-D 的產品定位,並非屬於 E-M5 的後續機種,而是定位在 E-M5 之下,並且以維持同級的操作性與追求更輕巧的體積為目的所設計,雖然有著相同的設計 DNA ,然而 E-M10 的體型反而與先前推出的高階隨身機 Stylus 1 更接近,不過相較於 Stylus 1 的科技感, E-M10 則維持 OM-D 系列的典雅復古風格。

f8a5d09bf31b7f56ad6b6e651e50f7e7

cfefa8aa51472acc1bb905a1e7536e5a

112827a1bbf58721610593f4f83c5d27

913d33c24ab71ba1cf95bcf4e6f7a617

c1e33869e5d0e8dbcf9d22a8adbb9f0e

9b2e165d74328b5a1a8edfe718e2bf20

feb1fc88d69615ad8a803ada091effec

7da28ec69e27892408d8e8aee9859e3a

48eb8f73539877412ac424ec9aa1458b

468965a792b923360e237734136f82ae

fa70a57567810eea6990efd55b2d0d98

7f987b18367cf81a289a9052be455c11

為了縮小體積但同時維持高質感設計, E-M10 同樣採用鎂鋁合金機身,不過把 E-M5 與 E-M1 主打的五軸光學防手震移除,改為體積更小的三軸防手震,另外也將機身的防潑水能力去除。雖然較為可惜,但 E-M10 也因此獲得更小的體積與更平易近人的價格。

b8ff644ebf5958e527a813fe5fc50454

在介面設計, E-M10 的邏輯是基於 E-M5 而非面對更專業使用者的 E-M1 ,但仍舊保留中高階機種必備的雙轉盤設計,意味著 Olympus 仍把 E-M10 視為一款平價的中高階機種。操作介面與 E-M5 較明顯的不同,則是多了內建閃燈的開關。 E-M10 所具備的內建閃燈,也是其與 E-M5 、 E-M1 最大的差別,也是第一款搭載內建閃燈的 OM-D 成員。

ae94f7d2801b8148e9ae69f3e975f15a

E-M5 機背的 LCD 與另外兩款 OM-D 一樣提供可翻轉的 LCD 顯示器,同樣為上下翻轉設計,無法進行自拍;不過若是想要自拍也可透過內建的 WiFi 與手機連接,透過手機進行自拍的遙控拍攝。此外提供 144 萬畫素的電子觀景窗,雖不及 E-M1 的 236 萬畫素觀景窗,然而顏色不若 E-M1 濃郁,觀景窗顏色較為自然,更貼近實際拍攝的照片。

15c61a02022181833170be6301c01d76

E-M10雖然有著近似 E-M5 的外觀,但 Olympus 也不斷吸收消費者意見進行設計的調整,握柄部分經過角度的改善,也提升握持的舒適性,並維持拇指操作轉盤的便利性;另外針對守較大的男性使用者, E-M10 也提供外接握柄設計,雖無電池擴充與垂直快門,但能提供男性更好的握感。

695b554330378b34ae21d256de6a21d6

99e77ac5dd5ad64df6eba23b2946320b

這次 E-M10 能有如此輕巧的整體體積,也要搭配輕巧的鏡頭才能彰顯其價值,不過 Olympus 的標準 Kit 鏡頭相較於競品還是大了些,且 E-M10 機身並不具備防潑水機能,若是沿用 E-M5 的 Kit 鏡頭也有點大材小用。故這次 Olympus 專為 E-M10 重新把 14-42mm 的 Kit 鏡進行潛胴式機構微縮化,在基於相似的光學結構下,把 14-42mm 變成一款電動變焦的餅乾鏡。

793d7d6a8bf28d8eefeda281a1295181

雖然體積微縮了,不過收納後與先前 17mm 定焦鏡幾乎一樣大的 14-42mm ,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維持與標準 14-42mm 同級的光學結構,除了把變焦結構改為電動式外,仍提供手工對焦用的電子對焦環。不過這款 14-42 雖有著類似變焦環的設計,然而它的結構卻是把撥桿偽裝成轉環,但好處則是手指不需壓在特定的位置,只要在膠環範圍扭動即可操作。

623802ce6f104478cc4ea21f7259ad1c

d339ba025319c44d43470b24f513a13b

另外,這次也還借到 Olympus 的新款定焦鏡 25mm f1.8 ,雖不及競品的 f1.4 大光圈,不過小巧的體積與便利的放大倍率,加上等效 50mm 的標準焦段設定,很適合生活隨拍與人像速寫,像是喜歡拍攝美食,也能提供充裕的放大率。另外這款定焦鏡採用靜音對焦馬達,若是拍攝嬰兒或是在需要較安靜的拍攝環境與錄影下,相較一般鏡頭安靜許多。

a7007ee03bc7ae794bfc8cdcd374d637

89e40e83b6599873a759bd7f2888f7eb

da5601fb87fd9ac449581ce70d1e7a9b

db817854be07a53284030f1cc0b39ecc

3699f537ab1376beb527a6bd67164f2a

851e83667c6a4faf6a868407945c09ff

69ccecf23af0964976b8a2ad9e5bb280

7d0f6f21d46da0f3bc385be263e526a3

54e94f92c917535d1419692e72149550

fce5bb566a9bc123a15b48cdbd30e3c2

92a69418c6b3f7315b819cffea34d6d4

01227a9cec8c2c2e18a67cc773d7779f

470dd9c2d0a4c46ced2019edfd837047

49ffa83835d4ce3ea74b1347f0ec5b3f

0d25fd887e4640afab99f7e9c3fdcc82

890fa0d8571dfec5942e253b1f18c6b6

18e40b2e0dffee13a806a550e8968378

3cee76ad95770e919a420c1be71b8e93

ff938dfd8beb50adc0a0ed4796182aaf

f0d6eef1562358e2bde8ef73b6d16cca

312b445ce1c660e2b2312fe8eab98b16

5536935d2b699ae5d27dd4e4c34b5bdb

9ab68f57ab43223882e11522ae524748

447557aa5a879797446be70bd016aa96

4fedcd8487c9f589ce99280d6fae802d

990155b7a5d5a84614aa5a2ae646f335

69df85398fa23e819e0efd80f3f586a7

c8976fce2f45bff232f6d25008417d61

e28d54a68e9f31240b01975b2d424771

30c103fe7ad52dacb53a1551d9177c0d

1300f75c9642720523405669a2a59c1d

95b3e6d420b37e9ffb35bcc521b20a85

467a4cd12b6f1b583d0f1ddd1e5705ea

451f185174b19f59d5f898f3beced79e

4e4f08fd729158bfd7a7f08953fd104c

cc98823995d463d2f2e3ad1d99a0aca3

aabab4b17c23ee74a5f49de6b3dddeca

b272fb9f21d22fe4124aadcde8456dc2

944395509c5a05d02bb58594df3e39a8

924ff6cb5ce763eb6c2f3aeab4a586fc

cd0a8351c4b31ed29bab863dc4d78315

e87c04f4bd9d41eb18752e3e4e1827a7

4ab9c048fbaadb3f7198a255de983b14

e53f92d40c8669edb1c3626041e5dc69

ee3a9a8c63e44567fb7db38acb128c7b

9c9ebb20329cf6742a8f450cc75724b2

b02a84490c86fbd869090fa6fb117387

E-M10 拍攝的照片如上,由於測試期間筆者剛好人在國外,沒有較適合縮時連拍合成的情境,很可惜就沒針對這項 E-M10 的特色進行介紹,不過該項功能大致上就是透過定時拍攝的方式進行多張照片的合成,達到類似長曝的效果,但相較於長曝,由於並非連續曝光,元件較不易散熱,且可在白天不需搭配減光鏡即可拍出類似長曝的效果。

a584eb23d1f40c1a839d54906ff45f40

E-M10 與 E-M1 的關係,讓筆者回想起 Olympus 43 系統時的旗艦機 E1 與第一款小型化機身 E410 的關係; E-M10 類似當時的 E-410 一樣將 E-1 的高性能與主要的操作手感元素濃縮在更小巧的機身內,然而不同於 E410 與 E-M1 有更明顯的等級落差, E-M10 已經具備中階機身的水準以及雙轉盤設計,但有更平易近人的價格。

7753803cb391ffe202e18f920ae7aa86

至於相較於 E-M5 , E-M10 不光只是 E-M5 移除防水設計的精簡版本,搭配更新世代的影像引擎還有吸取消費者意見調整的機身設計,還有更為小巧的機身,使 E-M5 適合追求小尺寸但操作性不打折的挑剔玩家。

而且全新的潛胴式 Kit 鏡頭不僅是提供小巧的體積,操作性以及光學品質也未因此打折扣,還提供完整的手動對焦環,這也同級微型變焦 Kit 鏡少有的設計,如果再搭配專屬的自動開閉式鏡頭蓋(而且現在首購還是免費贈送哩!),還可兼顧保護收納時的鏡頭前玉與使用的便利性。這款 Kit 也使 E-M10 兼顧體積與光學品質的表現。

60bc114c513446135521330486270a35

在 Olympus 的產品線內, E-M10 與 E-PL6 在價格相當的類似,不過由於機身設計理念上,隸屬 Pen 家族的 E-PL5 強調輕鬆拍照的設計,使用介面與握持設計比較接近消費級機身,並提供翻轉自拍設計;而 E-M10 則繼承 OM-D 系列以正統單眼相機操作性的理念,雖 LCD 無法自拍,但卻提供內建電子觀景窗設計,加上推出時間晚,電子性能也更強悍。

相較於同為 m43 陣營的 Panasonic 主打高度電子化的設計, Olympus 則是更重視其引以為傲的光學技術與一路從底片到數位的技術傳承, m43 系統也不乏高品質的鏡頭,不過 Olympus 一直到推出 OM-D 系列後,才有較趨近追求高品質鏡頭的玩家偏好的準專業級機身與操作性。而今 E-M10 的推出,則給予更多喜愛 OM-D 設計的玩家能夠輕鬆負擔的體積與價格。

延伸閱讀

還滿喜歡收集這些可愛的三國卡牌的

不能保證但依然可以嘗試的一鍵 Root APP

價格和功能真的是無可挑剔的小米盒子,你猜幾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