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尺寸下繼續挑戰機構工程極限, Sony RX100 III 動手玩

2014.06.01 10:24PM
是在相同的尺寸下繼續挑戰機構工程極限, Sony RX100 III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RX100 的出現,可謂讓可交換鏡頭相機興起與手機普及後沉寂許久高階隨身相機市場再度活絡起來,尤其將 1 吋元件以及等效 24-105mm 的光學結構濃縮在能收納進襯衫口袋的尺寸內,讓不少採用 1/1.7 吋元件但體積大上不少的同質性相機汗顏。

當然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相機, RX100 在推出一年左右發表第二代 RX100 II ,在體積幾乎未改變的前提下,將感光元件由 Exmor CMOS 改為背照式的 Exmor R CMOS ,並且加入翻轉螢幕以及機身熱靴供以安裝閃燈與電子觀景窗,另外導入 WiFi 與 NFC 功能,改善高 ISO 表現以及拍攝的彈性。然而光是這樣還是未能滿足玩家對它的期待,尤其是最大僅 f4.9 的遠端光圈。

於是 Sony 再次推出 RX100 III 這款第三世代的 RX100 ,雖然外觀幾乎與前兩世代相同,但 Sony 的工程團隊彷彿哆啦 A 夢一般的在這第三次的進化,設法將先前消費者的願望實現在如此緊湊的機身內,雖然結構有所取捨,但換來的是整體的大進化。

跳轉開始介紹

72aed4e1acc155fa58b9056bbe855d70

a3420d968767adb46b4484a868b79e81

f0103bda0db10168e582eb621ddaa111

5ff53b9846b676203010c22023aa8e19

RX100 推出時,就已經讓人對於 Sony 能把如此複雜的機械結構塞進一台僅有口袋大小的相機內感到驚訝,而 RX100 II 則在略為增加重量與體積小幅增重下增加翻轉螢幕,而到了第三代的 RX100 III ,外觀與尺寸也大致延續前兩作,但卻是一次較大幅度的改版。

f3c870cf878a0a309e071d904e01e314

df9152142bb54952e70363412e408077

RX100 III 的物理結構改良的地方有三個重點,首先是全新設計光學焦段略減的光學鏡頭模組;其次是把可翻轉 LCD 結構改變;最後則是機頂機能的重新配置,取消熱靴並將內建閃燈轉移至此,而原本的內建閃燈的位置則給了一個大驚喜。

e1d07fb2399f482994443b25e586ed0d

(廣角)

d2ae6f168b322c1490410d110a352434

(望遠)

RX100 III 放棄了原本的等效 24-105mm f1.8-4.9 蔡司鏡頭模組,改用全新的等效 24-70mm 模組,如果光看焦段的數據會很難理解 Sony 為何會做出此決定;然而有捨必有得,這個全新的 Vario-Sonnar T* 24-70mm 九群十片鏡頭模組並非降級,反而獲得 f1.8-2.8 的光圈值,原本被詬病的遠端光圈雖無法與廣角端同樣,但 f2.8 的光圈則提供更好的望遠端可用度。

55b4f6ff188fcb8a9e230f8ede47ddb3

先前的 RX100 II 開始導入翻轉式 LCD ,不過結構如同 NEX6 、 NEX7 一樣,僅能提供上下翻轉的拍攝模式,雖然已經比起固定式 LCD 有較多的使用彈性,但對一些不能翻轉自拍就馬上列入排除選單的朋友來說就有些抱歉,故這次 RX100 III 的翻轉機構可以向上翻轉 180 度提供自拍功能,滿足愛自拍的玩家的需要,翻轉後也會提供倒數 3 秒的機能提醒即將自拍。

7998b68a0e3fef17416c87c39647dec1

0ddea41d98118d67efacd64b50e37b76

至於機頂的重新配置可謂 RX100 III 的重點,此次捨棄 RX100 II 的機頂熱靴設計,將內建彈出式閃光燈的位置移到中央,至於原本的閃光燈位置則加入一個相當驚人的設計,就是彈出式的電子觀景窗結構。

bee330703f59b7f9a7743354401a6919

為何會採用彈出式設計?這也是因為不想改變原本的尺寸大小,若要採用固定式電子觀景窗設計,機身勢必會變大,且 LCD 可能也無法翻轉自拍,所以乾脆把電子觀景窗融入原本收納內建閃燈的位置。

d1e575cf9839bb54863cf0e47e82f2f1

38db3590deccba7d9dc5c34b96996aa4

bb04c4d751b3ffda34f04dfa08ff34ec

49928bee4a6d1ebc9bb34ee576dd0b1b

這個電子觀景窗採用 0.39 吋 144 萬畫素的 OLED,預設彈出與收納會與相機開關連動,使用時需要把觀景窗拉出才能正常工作,另外屈光調節也藏在拉出後的機構上,而且這個電子觀景窗也與鏡頭同樣採用蔡司的 T 鍍膜,可減少眩光的情況。

30129e72d239cccd5533527af0426b3e

8db6633fa930adee8c15c684be311c9f

9f2ab5dda0f6b999a765bd04bdfdce4b

e34c91fbe830f552a7c6c2c7891ac221

1e55c9804af96927f5d30c9d2aaa5540

103549250ac453d99e9fe6140a23301c

至於 RX100 III 機身的電子性能大致延續 RX100 II ,採用同樣的 20.1MP 1 吋 Exmor R CMOS 元件,不過搭配更新一代的 BIONZ X 引擎,除了加速照片處理速度外,也導入高感光局部降噪的新機能,可針對雜訊較多但細節較少的暗部進行明顯的雜訊抑制,而明亮處則盡可能在不破壞細節的前提下進行降噪處理。使用介面大致延續 RX100 II 。

d6590794ecec090fc44fc3fd9e825c3f

3ca8bec7400b41f3b316679295da661b

至於非連續對焦連拍達 10fps ,連續對焦下為 2.9fps , ISO 範圍為 125-12,800 (可擴充至最低 ISO 80 ),並且也導入針對高畫質錄影可保留較多資訊的 50Mbps 高流量 XAVC S 格式以及同時記錄 XAVC S 或 AVCHD 搭配 720p MP4 的雙格式錄影模式。

cf247afb42fb02affbab20e824c91b08

8346423e03c5633da2b0f8ecb58c5178

aad058e03fdb0954737f4c3882fa3f86

909a9433251946fde29c650721a734d8

f76baf2c9486ac416a00aca997c9d110

bc5bf69178b957f0e26b1adabfca2ef5

c1509c3d74cdbc762cde1657fd1fed49

f1bcbd1158bae0640dbd84e75c40ba52


1f48063482b66ea02a762573a222da08

5228b75c4c8a38f3f8ba79f110cfd5cb

21ee60a5426cc9dc29ac63abb65941cd

b015e7729ea570cfb2a2d9260807be41

5c2cd5941da55e4ea2659850f49876b3

612e52b613829edb795690ec75dd6d8f

113b774ccfe8561e1f9d8254f6ddbf47

c75891e1190cdf1fcc71630342147d2d

d089516d77029db8097358408d4fdfdd

e8b5eacf36785926c2e7ef53a7686a8e

883675e5a57507d07eb86153a3d94f91

01dd647e5ecaac81377c34f641608ec2

467f35d7ac21984cc927d0b55042a986

ef3c367df0c8f79b1191e3a0c6660182

dd52f86975b0889ef5bff4d6b9d11c67

63bf20fe4b26e9a550c90be96864c524

165ea87c5667277e94b25115b41907de

1bb329d0e2375d3b916603f8de559d4b

82806b61f1519fe3eedb297b7be3bcb5

ac81b13b213d0a67e63319d64976a421

a2a65b65d0e814da942674e721eae1cc

75a5dc1299272d402c97e6778d7043de

c72d9d402dc4ebc5e5577569c5ee532c

fd42ab654d5409e989c23589e4f19450

06bdc30a053311b258ad3d7d02fbd388

c8f88be41fb6922ac67e2fa261f91c62

此次採用 RX100 III 拍攝的照片如上,相較於前身 RX100 II ,可感受到整體的解像力在全新設計的光學鏡頭組變焦範圍較小的優勢下有些許的提升,不過更驚艷的是低照度下的望遠端終於不用如前兩代一樣死命提高 ISO ,可使用較大的光圈成功拍下照片。

a3b9a44d0baa32b513dd200313bfe8e3

雖然 RX100 III 捨棄了機頂熱靴,且望遠端也稍微縮減,但換來內建電子觀景窗與更大的望遠端光圈,對筆者個人的使用經驗來說是相當值得的。雖然使用情境是見仁見智,不過筆者使用此類隨身相機時連內建閃燈都鮮少使用,更何況會加掛幾乎比機身還巨大的外接閃燈。

0f4d8b4f06164c4302b6e5ed8959fa40

其次就是電子觀景窗原本是昂貴且需要加購的選配品,但 RX100 III 卻將電子觀景窗收納於機身內實在是高招;為何筆者會覺得這是好事?因為在強光下拍攝,電子觀景窗仍能不受強光影響提供正常的取景,且夜間拍攝時使用電子觀景窗的握持姿勢也比使用 LCD 拍攝更為穩定;在與 RX100 II 定價僅有些微提升下,筆者個人會趨向放棄熱靴選擇具電子觀景窗的 RX100 III 。

至於全新的鏡頭望遠端降為 70mm 但換取更大的遠端光圈,筆者認為在未改變相機體積下已經是了不起的工程,雖然硬要做到 24-105mm 具備更大的光圈不是不可能,不過體積就不可能只維持在口袋大小,高倍光學、大光圈以及維持影像品質都是需要增加光學結構體積的。

746326734f9a49205bcb5c299b988160

雖然多數人希望能夠在小體積內納入高倍變焦與大光圈又要求畫質,但這不過是緣木求魚罷了,越高倍的變焦就越難維持影像品質,越大的光圈也需要更大的光學結構,比起採用相同等效焦段的大元件機種的巨大光學設計,或是如 RX10 為了高倍變焦與大光圈的龐大尺寸, Sony 最終決定犧牲些許望遠距離換取遠端供圈及能容納在同尺寸的光學機構。

RX100 家族的賣點就是小巧的體積與具備顛覆如此尺寸相機的光學品質,歷經三代的進化, RX100 III 再次展現 Sony 工程團隊近乎瘋狂的技術力,設法在同樣的體積內將玩家的需求與機構工程盡可能的實現,比起前兩代的設計, RX100 III 幾乎可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也為高階隨身機再度樹立一個新的基準。

8d57c91d0ca402febc3a2fd71ae32e43

延伸閱讀

原來正妹Aniki選擇智慧型手環的原因是這個...我聽了也有點訝異...

一定不能錯過且要收藏的 Youtube下載影片方法大整理

最煩惱的 Android root 解鎖問題終於靠這個APP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