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擷取自:蘋果官網
蘋果此次在 iPhone 7 與 iPhone 7 Plus 發表活動時,以為了在新機中加入更多精密元件增加功能為由,故決定刪除原生的 3.5mm 耳機孔,雖隨機附贈可透過 Lightning 橋接的 3.5mm 轉換器,但蘋果更把重點放在由原本內附有線耳機演化而來的 Lightning EarPods 與無線設計的 AirPods 。
對於不用手機聽音樂的消費者而言是不痛不癢,但對於重度仰賴手機聽音樂的朋友,取消 3.5mm 介面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的使用行為衝擊,雖然蘋果包裝中附贈了 Lightning 轉換器讓既有傳統耳機的使用者仍可使用現有耳機聽音樂,不過以其設計,筆者個人認為這個轉換器的耐用性將會備受考驗。
因為 Lightning 原本就是相當複雜的傳輸介面,即便比起具備耳麥需要四芯的耳機線, Lightning 內有更多通道的線芯,雖然轉換器的線材不長,但由於手機聆聽聽耳機的模式往往會把手機放在口袋或是包包內,而還要把耳機連接在 3.5mm 的轉換頭上。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過耳機延長線一類的商品,線材最容易受損的地方,多半就是在於轉換頭與連接器附近的線材,因為端子頭不像線材一般柔軟,即便不刻意去抽拔線材,也因為這些較硬的部分壓迫線材,使得線材耗損率也變高。
另一個不確定性則是 Lightning 的端子設計,因為相較傳統 3.5mm 端子的圓柱狀, Lightning 則是板狀設計,在受力時相較圓柱狀的 3.5mm 端子或是以金屬框型包覆接點的 USB Type-C 理論上來的脆弱,若習慣將手機放到褲子口袋連接耳機的使用者可能要多加留意。
除了蘋果以外,不少耳機品牌也都已經或是即將推出 Lightning 介面的 MFI 數位耳機(蘋果 MFI 表示:又可以賺一筆認證費用啦),雖然蘋果目前在 MFI 對於使用的接收晶片以及規格限制有些多( MFI 需使用指定的接收晶片,該晶片將規格限制在 24bit 48kHz ),不過至少消費者想使用有線耳機也有些除了原廠 Lightning 以外的選擇。
關於 Lightning 與 USB Type-C 數位耳機的ˊ優點可見先前文章:請點此
不過對於求方便的朋友,其實也可以直接使用藍牙耳機就好,市面上可選的藍牙耳機也相當多了,倒是不用太擔心找不到可用產品;至於原廠的 AirPods 的重點筆者認為在於便利性,畢竟從外觀設計推測,耳機單體應該是沿用現行的 EarPods 加入無線化,但價格會比起有線版本高出許多的原因,則是因為多了光學感測器、動作偵測感應器等機能。
由於 AirPods 採用所謂的真無線設計,而且機身可容納電池的空間相當小(畢竟是利用原本 AirPods 的外殼修改),故續航力帳面上單次僅有 5 小時,雖號稱搭配具備充電功能的收納盒可使續航力總和達到 24 小時,但別忘了每 5 個小時就要進行充電。
當然 AirPods 由於搭載獨家的 W1 晶片,比起使用其它藍牙耳機也多了不少專屬的功能,例如可主動偵測說話並進行通話時的環境背景音消噪,以及透過光學感測器感測佩戴耳機並主動播放音樂等;另外若單純進行通話,也可只使用單耳使用。然而其連接模式基本上就是與市面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相同,透過一耳連接到手機後,利用藍牙的延伸模式達成立體聲。
至於對追求高音質聆聽體驗的朋友,筆者覺得更不需要擔心了,因為市面上早有不少通過 MFI 的外接音效卡,或是利用 Camera Kit 及可搭配的外接音效卡,手機本身沒有 3.5mm 端子根本無所謂,畢竟只要一定程度以上的外接音效卡或是 DAC 都能比原本 iPhone 的耳機輸出來的理想。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