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le Audio 在去年陸續將旗下通用型入耳式耳機換上全新的金屬外框體,同時也宣布了品牌的高階新耳機,以武士刀的日文發音為名的 Katana ,雖然以單體數量而言是少於 Kaiser 10U 10 單體的 9 單體,但售價則略高於 Kaiser 10 U ,同時也有著與 Noble 一般金屬外殼耳機不同的設計。
先前恰好 Noble Audio 創辦人" Wizard " Dr. John Moulton 訪台,對於這款 9 單體耳機為何會在價位還高於 Kaiser 10 U 做了解釋;他表示,單體數量、單體的類型並非決定耳機等級與價格的唯一關鍵,他過去也規畫過高達 20 單體的耳機,但最終還是在於耳機給人的感覺是否是聆聽者所要的。
他個人當時表示, Katana 與 Kaiser 10 U (註:當時還未宣布改版的 K10 U )屬於同一等級,不過兩者的價差則在於兩款耳機的元件與工藝, Kaiser 10 U 所使用的元件都是一般常規元件,但 Katana 則採用訂製的單體,故也因此反應在售價上。
比起一般的 Noble 金屬外框, Katana 的側面板顯得相當獨特,不同於一般 Noble Audio 耳機的蜂巢狀顆粒處理,像是要呼應 Katana 的名稱一樣, Katana 的側板有著類似刀鋒般的線條紋路,但側邊反而呈現菱紋,並且施以類似刀具的鈦銀色;另外內側也與 Kaiser 10 U 同樣採用金屬材質,而非 6 單體 DJANGO 以下耳機的塑料內側。
不過 Katana 的整體設計還是維持 Noble 新款金屬耳機的外框,整體的尺寸與配戴感皆是相同的,雖此次並未拿到配件,不過耳塞等配件就是 Noble 標準通用型耳機的配件,包括使用客製耳機常見的 2 Pin 插針,另外從出音孔位可看到 Katana 採用三頻獨立導音管設計。
雖然 Katana 外殼由原本的塑料改成了鋁合金材質,不過整體的框體尺寸與舊版變化不大,雖然側板的造型由塑料版的圓弧面變成了切銷感的平面,但內側仍維持圓弧造型;而耳塞導管的粗細仍維持原本偏粗的設計,對耳孔較小(尤其通常都會選用 S 號耳塞)的朋友可能較難配戴。
由於當初測試的樣機是採用工廠包裝,故沒有完整的配件,筆者考慮到 Noble 的導管較常規的導管更粗,故選用筆者習慣的 SpinFit 矽膠耳塞,畢竟 SpinFit 的管柱的耐用性筆者是比較信賴的,至少先前套在幾款導管偏粗的耳機上都未曾有崩裂的情況。
不知道各位對於 Katana 這個名字有甚麼直覺的想法?一般都會想到武士刀斬鐵如泥般的犀利,然而同時聽過 Kaiser 10 U 以及 Katana ,乍聽下卻會有著反而 Kaiser 10 U 反而更有犀利感, Katana 則反顯得陰柔、溫和。
確實比起 Kaiser 10 U 的大鳴大放與直接, Katana 並不是那種鋒芒外露的犀利耳機,畢竟當初 Kaiser 10 U 的調音是刻意往大眾喜好靠攏,聲音風格有特別強化低頻的凸顯感與量感;至於 Katana 呢?它的音色較強調中頻的華麗感與低頻的質,宛若一把鋒藏於拙的精密武士刀,或者以逆刃刀形容也不為過。
乍聽下 Katana 的音色相當強調中頻的華麗感,以逆刃的一面隱藏犀利的刀鋒,意味著對於抒情音樂、尤其以人聲為重的渲染感比起 Kaiser 10 U 來的悅耳,但細聽低頻的部分雖沒有那麼地凸顯,但有如將逆刃刀刀鋒一轉,雖僅是輕輕揮過卻仍刀刀命中要害。至於音場方面,雖稱不上廣大,不過仍在平衡電樞入耳式耳機屬於中廣音場的特質。
當耳機等級高到一個程度,價格與等級並非絕對成正比,或者是說,聆聽感受與個人喜好,原本就難以加以量化以及與金錢衡量,怎樣算是有顯著的落差也因人而異,筆者認為與標準的 Kaiser 10 U 對比, Katana 確實屬於相同等級但調音不同的旗艦,筆者個人認為偏重低頻刺激感的朋友仍可考慮 Kaiser 10 U ,至於 Katana 則適合偏重中頻人聲綿密的玩家。
你或許會喜歡
4G LTE 高速上網免費試用 30 天,30GB 傳輸量不綁約、不預付、免月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