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MD這次在MWC 2017大會上發布了Nokia 3、Nokia 5兩款Android智能手機之外,同時也發布了全球萬眾期待……經典中的經典……沒錯!就是Nokia 3310!雖然改了一個十幾二十年前曾經風靡全球的型號名字,但很可惜的是這個Nokia 3310已經不再是當年的Nokia 3310,不但用上了彩色屏幕、配置攝像頭、追加記憶卡擴充等等~
那麼到底這款外型可愛的功能手機,到底是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呢?還是這樣的外型設計其實更合你口味呢?一起來看看吧!
Nokia 3310規格參數:
- Nokia Series 30+系統
- 2.4寸QVGA級彩色屏幕
- 16MB儲存空間(支援記憶卡擴充)
- 200萬像素後置鏡頭(沒有前置鏡頭)
- 支援藍牙
- 支援3.5mm耳機介面
- 高達25天電池續航能力
售價:49歐元(約RM229)
經典回顧
回想17年前(2000年) 的Nokia 3310(上圖中間藍色那一款),這部手機拿在手上給人有種很紮實、很實在的感覺,每一個按鍵帶來的都是讓人超懷念的觸感和反饋,最記得就是上課時偷玩貪吃蛇的時候~最新發布的Nokia 3310相較起來感覺更萌、更可愛,而且機身整體更纖薄、更嬌小,握在手裡,只能說是……此3310不再是當年那款3310!
不過新一代的Nokia 3310卻更符合現代用戶的審美觀,或許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外型速看
新版Nokia 3310 依舊採用了想當年的圓角設計(但新版更為圓潤)、塑料機身,肥肥胖胖的有點可愛,外型上和當年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再配上2.4寸的QVGA小彩屏(已經不是黑白了哦),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以前晚上不睡覺,躲在被窩裡發SMS的情節咧?
但很可惜的是,對於手大的小編來說這個機身大小,其實手感並沒有很讓人滿意~
從3310鍵盤設計上來看的話只有撥號鍵延續了老款3310的元素,但菜單鍵部分就有所不一樣了,中間按鈕為主菜單(外圍的四方邊緣是上下左右控制鍵)、左為導航鍵、右為退出鍵。按鍵反饋屬於比較軟型的,所以按起來沒有那種讓人懷念感~
Nokia 3310也搭載了相機功能!新版3310配備了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而且還有閃光燈加持,用來應付日常生活需求基本上還是OK的,但因為是一款定位超入門的功能機,其實這個規格也算是差不多的了。不過這個機背最吸引小編的,始終還是NOKIA標誌~
新版Nokia 3310配備了16MB儲存空間並且支援microSD記憶卡擴充,而記憶卡槽下方其實也就是SIM卡槽,依然為可拆式背蓋設計。作為功能機的新版3310,擁有連續通話22小時、待機高達25天的能力(這應該就是它的最大亮點了)。
另外3310頂部還有3.5mm耳機介面,可以插上耳機來聽聽音樂。
因為時代的變遷,充電介面已經從老版本的3310更改為Micro USB介面。
當年的 Nokia 3310 內置的遊戲 10個手指數得完,最經典的莫過於《貪吃蛇》了!而新版的Nokia 3310 當然帶上了這款遊戲啦!
但是hor,這個《貪吃蛇》是一個升級版哦!操控只能用導航鍵的左右或者數字鍵的4和6來操作(之前人家都是用上下、或2/8來控制的嘛),小編個人感覺怪怪derr。好吧,放在現在來看就只能當個緬懷想當年的 bonus 吧~!
全新的3310 可是配備了四個很kawaii的鮮艷配色:黃(超像一顆芒果)、紅、啞光灰、藍色,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彩色的外殼讓Nokia 3310拿在手上有點新潮feel~(畢竟五顏六色看起來比較年輕)
總結
這次的MWC 2017上,Nokia 3310出奇的成為了焦點,甚至搶走了大牌子Sony、LG等的風頭!雖然Nokia 3310不會真正取代你的Galaxy S7或者 iPhone 7(畢竟總不能以智能機的角度去看待3310),但若是為了情懷,而去買一部3310的大有人在,再配上人人負擔得起的價格,Nokia 3310復生版的存在是絕對有價值的。
小編認為會特別期待Nokia 3310的用戶,一定都是當年用過Nokia 3310的80后,所以作為其中一份子的小編其實更希望……新版3310直接用回以往3310的外型設計就好,相信這樣會有更勁爆的吸引力!你覺得呢?
更多Zing彩:
- 這都是回憶啊!新版NOKIA 3310、NOKIA 3、5、6真機圖賞:不買一部看門口,對得起自己嗎?
- 歡迎回來!全新NOKIA 3、NOKIA 5正式發布:採用PURE ANDROID系統,售約RM650起!
- 換上時尚彩殼的NOKIA 3310正式回歸!貪吃蛇,經典鈴聲依舊在!新增2MP相機,續航25天,售約RM229!
本文:
【MWC17上手】除了經典深藍色之外,已不再是我們熟悉的NOKIA 3310!更萌、更強,橘黃色更搶眼!
更多精彩科技資訊,請留守Zing Gadget或 Facebook 、 Twitter 、Google+ 以及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