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研究在近年已經成為主流,就連音樂串流平台也透過數據分析的方式提供精準的音樂推薦,而 KKBOX 稍早亦宣布藉由數據中心統計的巨量資料、攜手尼爾森合作的數位音樂調查與由編輯團隊小數據的觀點分析,由這些大、小數據中, KKBOX 也整理出五項可能連音樂愛好者們都不知道的音樂趨勢小秘密。這五項分別是:(1)人氣經營是爆紅關鍵、 (2)聽串流和看線上 Live 是主流、 (3)電音西哈正夯、 (4)聽歌酖超越聽單曲以及專輯 、 (5)跨螢聽歌倍數成長。
從大數據資料庫中所得到的結果,可發現在熱門歌唱節目爆紅的翻唱歌曲也會讓使用者瘋狂熱搜,並且讓原唱者關注度增加, KKBOX 以田賦甄演唱薛之謙的"演員",不僅帶動"演員"的被搜尋率,也使薛之謙的關注度因此提升,而演員也因此佔據人氣日榜達 200 天,並且在 5 月華語薛之謙的作品也在前 50 名中佔有五席。
此外 KKBOX 也提出網紅效應在音樂上的影響,如知名社群粉絲團"那對夫妻"翻唱創作歌手蔡佩軒的單曲"妮妮",也讓:妮妮"在榜上蟬聯 12 周;而近期爭議不斷的網紅"聖結石"進軍歌壇推出的自創曲"安儷"與"真的不想嘴"也衝上華語歌曲新歌榜冠軍,顯現人氣網紅也會影響音樂排行榜。
從 KKBOX 委託尼爾森進行 2016 線上數位音樂市場的研究行為,也看出台灣消費者聽音樂的來源漸漸變化,選擇免費平台的使用者雖仍佔多數,但比例已經不再成長,不過要注意的是買斷下載、購買實體 CD 與聆聽廣播的比例下降,而透過月費型服務聆聽串流音樂的比例相較 2015年成長 5%,其中25-34 歲的年齡層有 40% 的使用者選擇月費服務。
為什麼他們會選擇付費服務?可從便利性還有附加價值兩點來看,便利性包括離線聆聽、跨平台、曲風多元以及曲庫豐富、還有個人化推薦等功能都是吸引使用者的主因,另外有達 40% 使用者曾看過直播演唱會;同時在台灣, KKBOX 的用戶有達 9 成是透過行動裝置聆聽音樂。
另外在熱門曲風方面, K-POP 對於全球音樂界的影響也可在 KKBOX看到,在過去一年台灣使用者聆聽 K-POP已經超過 10% ,另外電子音樂以及華語饒舌也有相當顯著的成長,電子音樂從 2.7%到今年成長至 6%,而 2017年上半年有超過五成使用者聽過華語嘻哈音樂、有 6% 使用者每天會聆聽兩次以上。以整體趨勢來看,可見電音與嘻哈正逐漸成為主流的音樂曲風。
另外,使用者聽歌的型態也漸漸在改變,過去多數使用者多以聆聽單曲以及整張專輯為主,但就 KKBOX 的行為分析可看到,消費者在串流平台越來越能接受歌單,目前有高達 67% 的使用者曾經使用過歌單,雖不是壓倒性的高於單曲與專輯,但顯現更多元、主題與情境明確的歌單已經成為聆聽的新趨勢,同時也不再僅限於聆聽單一歌手或是特定音樂,另外一些行為也顯示使用者可能的行為,例如在周末,使用者可能會與好友預計去 KTV 飆歌,此時錢櫃國語點歌榜的歌單點播次數會大幅提升並持續到周日,且點播率相較周間差了兩倍之餘,可見這類特殊目的的歌單能在特定的情境被使用者所需要。
KKBOX 在去年第四季開始推出更豐富的跨螢幕、跨裝置的多元應用,包括結合擴增時竟、車載、智慧電視與智慧穿戴,從現在後台數據的資訊也可看到已經有成效出現,透過 Android TV 聆聽 KKBOX 的使用者提升達 300% 、利用 Apple Watch 的使用者成長 110% ,而利用 CarPlay 聆聽的用戶也成長 250% ,同時在車載平台的假日使用量更高於平日,顯示使用者假日出遊時也越來越喜歡透過串流服務聆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