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調查時最重要的「黑」盒子,其實是橘色的

by Knowing
2017.11.14 03:15AM
是空難調查時最重要的「黑」盒子,其實是橘色的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空難調查時最重要的「黑」盒子,其實是橘色的這篇文章的首圖

(黑盒子;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駕駛幻象2000的何子雨上尉失聯後雖然軍方積極動員搜救,仍搜索未果來到了第7天;目前最新進展是空軍在雷達光點消失處附近約7浬海域,偵測到幻象戰機黑盒子的訊號,經海軍定位,確認訊號來自水下80~100公尺。目前軍方正在做進一步的分析與搜索。

黑盒子是什麼?

黑盒子就是飛行記錄器。雖然俗稱黑盒子,實際上外觀為橘色,這樣顏色較鮮艷而利於搜尋。黑盒子會安裝在飛機、直昇機等飛行器上,除了用於航空事故的事後調查,所記錄的數據也可提供飛行器維修、實驗的數據參考。機尾在空難後最常完整保存,因此黑盒子安裝在機尾上。

飛行記錄器可以提供飛機失事瞬間和失事前一段時間裡的飛行狀況、機上設備的運作情形等數據。空難的結果往往很嚴重,缺乏人員證詞還原當時狀況;因此,能夠記錄飛行器各系統運作情況的黑盒子格外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發生空難時各方人員都急切尋找黑盒子的原因。除了系統運作,黑盒子也會保留駕駛艙的通話紀錄,有助於調查人員分析失事原因。

是空難調查時最重要的「黑」盒子,其實是橘色的的第3張圖

(維基百科-NTSB)

黑盒子原本乏人問津

1956年,澳洲的工程師大衛華倫(David Warren)與同事試做了一個可保持4小時語音和飛行數據資料的飛行記錄器,是現代黑盒子的雛形;沒想到遭到航空業的排斥,認為這種設計沒太大用處。幸好華倫找到一名英國航空官員的支持,才得以精進、販售他的發明。

很諷刺,僅僅4年後的1960年,因為澳洲昆士蘭發生一起嚴重空難,當初排拒黑盒子的澳洲竟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制要求飛機安裝黑盒子的國家。以此開頭,黑盒子的設置漸漸普及全球。

其實黑盒子的雛形還能前推至二戰時期,是個記錄飛行器運作數據、做為修改飛行器的參考的記錄器,記錄器外觀就是一個黑色的盒子;雖然後來華倫設計的飛行記錄器改為橘色,黑盒子一詞仍保留下來。

黑盒子的重要性以後可能縮減

為了讓黑盒子發揮功能,黑盒子須設計得十分堅固。據美國民航局的規定,黑盒子必須能在1090°C的火焰中燃燒30分鐘而不熔毀,能承受230公斤之鐵塊從3公尺高處落下擊中、能承受2萬英尺深的水壓。除此之外,黑盒子必須能夠抵抗電流、磁場的破壞。

隨著通訊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或許能讓飛機在失事瞬間將飛機運行數據傳送至接收站;這樣不僅能更快定位失事地點,也不怕黑盒子找不到或毀損。未來黑盒子的重要性可能會越來越小,甚至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