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風的4大迷思,冬天更須小心

by Knowing
2017.12.05 09:16PM
是關於中風的4大迷思,冬天更須小心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關於中風的4大迷思,冬天更須小心這篇文章的首圖

(圖片取自pixabay)

冬天天冷血管收縮,老年人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中風、猝死,因此民眾在冬天往往保健意識更強;然而,如果觀念不對可能適得其反,心血管更容易出問題。以下列舉4個常見保健迷思。

1.辛勤運動

雖然運動有益於改善心血管疾病,但對上班族來說,一天當中最好的運動時機往往就是清晨,所以很多人會抓緊早上時間,一大早就爬起來去外面晨跑。殊不知,冬天清晨特別冷,天冷突然起床會增加血管壓力,結果更容易中風。每年冬天有許多中風案例發生在清晨,早上起床過於急促是其中一大因素。建議清醒後先在被窩中做一些簡易的運動3~5分鐘,等身體暖和後再緩緩起床,最為安全。

另外,冬天冷空氣易沉降,早晨都市髒空氣不易散去,所以出外晨跑有利有弊。另外,清晨室外天氣太冷,如果身體沒有暖起來就冒然去室外活動,也會拉高中風風險。

2.早起喝一大杯水

經過一整晚體表、呼吸的水氣蒸散作用,早上的血液濃度特別高,確實須要補充水分來降低血液濃度。然而,很多人迷信早上要喝大量的水,這樣會使血壓一下升得太高,反而有較高的風險。專家建議早起喝溫水,且少量多次地喝。

3.膽固醇過低

大眾聽到膽固醇、油脂總是心驚驚,其實適量攝取好的膽固醇與油脂有益於身體健康。有人長年奉行素食主義,身體膽固醇偏低,結果仍然中風;原因在於缺乏俗稱「血管清道夫」的高密度膽固醇,反而使血管的健康狀況更差。

要提高高密度膽固醇的含量,除了養成正常的作息、控制體重外,平時要多吃蔬菜、豆類、魚等食物,炒菜多用橄欖油;適量的飲酒也有助益。

4.保持低血壓

雖然高血壓是中風的因素之一,但血壓太低也有可能導致中風。原因在於,血壓太低會使心臟輸送到腦部的血流量不足,或使血管萎縮扁掉,結果變成缺血性中風。因此,高血壓患者控制飲食不應矯枉過正,仍要照常吃食;若食慾不佳或腹瀉造成脫水須注意低血壓休克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