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進一步解釋旗下產品線新命名緣由,每個名稱皆有對相關領域的意涵

2025.07.01 06:13PM

Arm在2025年5月中旬由執行長Rene Haas宣布為旗下IP產品組合導入全新產品命名,Arm於2025年6月26日在官方部落格進一步解釋各個不同領域的命名所象徵的含意,並強調新命名也彰顯Arm的企業轉型與專注提供在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Arm除了IP以外,也針對如車用、終端產品、基礎設施等領域提供經過預先認證的運算子系統(CSS),以及針對物聯網的邊際AI平台產品,然而Mali仍會繼續作為Arm的GPU產品品牌。在後續Arm會在新IP標誌後方加入代表次代的數字,例如2025年將推出的手機用平台換稱為Arm Lumex 1。

▲Arm對於每個產品線的新名稱皆有對應的涵義

物聯網的Orbis源自拉丁語的軌道或迴圈,象徵持續運動、連接、訊號與覆蓋;智慧型手機的Lumex源自Lumen與Execution,展現輕量化精準設計與高效率的行動裝置效能;筆電的Niva來自斯拉夫與的New Field與Terrain概念,說明可適應、高效率的個人運算領域;汽車的Zena結合Zenith與Graceful,傳遞精準控制、巧妙平衡與智慧汽車移動概念;資料中心Neoverse則是把Neo與Universe結合,代表為數位世界建構的基礎架構。

前幾天筆者才與朋友討論到該如何看Arm現在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Arm現在遭遇的現況相當複雜,在物聯網領域Arm需抵禦RISC-V的來襲,在高階運算則面臨繼蘋果後高通也轉向授權指令集但架構設計另起爐灶的模式。

Arm近期積極推出子系統的原因可說是為了解決客戶面臨的設計複雜性問題,筆者認為此策略在資料中心與車載應該能發揮不錯的效果,但在智慧手機平台意義就不大,畢竟(勉強算起來)四大手機晶片商當中的蘋果、高通已經跳脫在Arm標準微架構之外,聯發科則專注在全大核設計,唯一有可能說服的僅存狀況不佳的三星。

至於在PC領域,即便有Arm的架構授權,因為PC要解決的問題相當複雜,尤其是不同於智慧手機需要經常更新驅動程式,還有GPU對於內容的持續最佳化、GPU專利問題等,都是導致新興廠商難以踏入PC級處理器的原因,Niva只能依賴聯發科與NVIDIA的同盟結果了,但如此一來恐怕也不見得需要使用Arm的CSS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