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

2017.12.15 06:14PM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在 11 月發表了下半年的旗艦機種 HTC U11+ ,延續 U11 的 4D 曲面玻璃設計以及 Edge Sense 擠壓功能,不過整體設計導入時下蔚為風潮的 18:9 全螢幕設計,此外還增添了獨特的透視黑,以漸層工法為背後的玻璃呈現若隱若現的質感,這次也借了透視黑進行試用。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圖

HTC U11+ 設計大致承襲 U11 的風格,不過由於導入 6 吋 18:9 超寬比 LCD 後,雖然將正面指紋辨識挪到機身後方,仍比起 U11 的長寬比例更長一點;此外也由於將指紋辨識轉移到機身後方,故多了後方為了指紋辨識的開孔,但並未直接與按壓開關功能整合,機身側面仍有獨立的開關鍵設計。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圖

雖然 U11+ 相當早就開放媒體借測,不過筆者一直到現在才借測的原因無它,就是為了等這款特殊的透視黑的測試機,根據 HTC 在記者會時的說法,透視黑的玻璃處理比起另外兩色更為複雜,因為透視黑乍看下是燻黑色,不過卻是由邊緣往中央漸淺的漸層處理,故在外圈的可視度也較低,也因此上市時間較晚。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圖

搭載 18:9 全尺寸顯示器在握持上最大的優點是顯示器對角線的延伸,這是因為寬高比例改變後,由原本 16:9 變成 18:9 ,同時縮減手機螢幕正面上下的組件空間,使得 6 吋的 U11+ 在握持感相當接近 5.7 吋的機種,不過筆者個人在過去還是較偏好 5.5 吋以下機種,使得 U11+ 握在手上還是覺得略大了一些。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圖

至於透視黑最大的賣點就是可以若隱若現的看到機身內部的一部分組件,最明顯的大型線圈很可惜並非無線充電,據稱只是 NFC 用的線圈範圍,實際測試確實 NFC 感應點就是在線圈中央,同時由於電路板、電池也較完整封在機身內層,也無法像當初 LG 為 Firefox OS 所推出的全透明機身的 fx0 那樣可看到電池與一部分 PCB ,但仍是相當有特色的設計。關於 fx0 可見先前報導:請點此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7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8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0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2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4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7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8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1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0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2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4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7圖

在核心規格方面, U11+ 延續 U11 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35 應用處理器,搭配 4GB RAM 與 64GB 內建儲存,至於相機為 12MP UltraPixel 相機,並藉由調教軟體部分強化 HDR ,電池容量高達 3,930mAh ,可支援 QC3.0 快速充電,機身也提供 IP68 防水,當然也如 U11 一樣取消 3.5mm 耳機孔,需搭配 USB Type-C 轉換器或是 USonic 耳機。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8圖

同時 HTC U11+ 的顯示器也具備 HDR 能力,提供 QHD+ 解析度,並可支援 HDR10 影片播放,同時還提供 DCI-P3 色彩支援,這也使得 U11+ 的螢幕顏色表現相當亮眼;相較 U11 , U11+ 的 18:9 顯示器帶來的是在多媒體應用時更寬敞的視野,不過在直握使用除了在 app 清單可容納較多行的內容外,還有是機身正面的螢幕利用更佳。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2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0圖

此外隨著高通調整 aptX 系列的授權模式, U11+ 不僅可支援 Sony 主導的 LDAC 高音質藍牙音訊協定,亦可支援高通 CSR 的 aptX HD ,這也意味著 U11+ 所使用的藍牙晶片是高通 CSR 的高階晶片,筆者也試著搭配 Sony 的 MDR-1000X ,可確實使用 LDAC 模式連接。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2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4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7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8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3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0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2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4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7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8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4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0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2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4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5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6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7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8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59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0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1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2圖

U11 的拍照能力原本就在今年屬上乘, U11+ 當然也是延續 U11 的拍照能力,也藉著出差之便使用 U11+ 拍了一些照片,在使用體驗大致與 U11 相同,不過由於使用 18:9 螢幕,故在拍攝 4:3 照片時,取景畫面會有較多的黑邊,另外 Edge Sense 在拍照時也相當方便,尤其是只能使用單手握持手機的場合,不過在光線較差的場合則需要留意手振的問題。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3圖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4圖

U11 + 以旗艦機來說也繼續維持 U11 超值的特色,相較韓系品牌下半年旗艦機的價格也顯得物美價廉許多,包裝中也提供原廠硬式透明保護殼,而功能、規格也屬於相同水準,同時 Edge Sense 在後續軟體更新後,也提供可在軟體中客製化操作的新功能,同時迷人的透視黑也能為喜歡手機外型能展現個人風格的使用者提供個性化,更是 U11+ 透視黑與其它兩色與眾不同之處。

是解放大視界, HTC U11+ 透視黑動手玩這篇文章的第65圖